2020年观看疫情剧《在一起》有感(2)

关键词: 在一起,疫情剧在一起,看在一起有感
淑娟0 分享 时间:

说说我身边的大人吧。张叔是个种田人,每天都需要去菜市场卖菜,劝他戴口罩,他不戴,是言“没必要”,并且绝对劝不动他“戴”的那种。于是呀,他每天还都正常地进出菜市场。直到前两日,本区明确要求“不戴口罩不准进入市场”,这时,没有人劝他了,他倒主动戴起了口罩!我们也是无力再论。但谁知,他其实是带了个口罩,待到市场门口,再意思性地戴起了口罩,进去之后又摘下了口罩。真的是很可笑,说出来旁人或许都不相信!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也努力过了,但就是没用。很多事情,只能靠自觉,再不然,对于这些“无知”之人,也唯有以强制性手段来处理了。毕竟,疫情关乎人命,怎容得这些人随意“挥霍”!

老一辈人存在不少“无知”、“随意”,“戴口罩”无关紧要的,而当代许多年轻人、学生党等,向往自由自在,想要尽情“翱翔”的,倒是过惯了潇洒自在的生活,“宅”几天便坐不住了,以为“我戴个口罩出门不就完事了?”要知道,一个口罩就能解决的事,岂不简单?帮忙倒不会,尽来惹麻烦!

现在口罩也脱销了,医院更是急需用到,而有些人却还如此肆意挥霍!再者,有些毫无良知的人,竟还借此发国难财,制造假货,将口罩二次转卖。人家戴口罩就是为了防止病毒侵袭,他们倒好,转而将病毒这般“扩散”、转到人们身上!

……

我们这些普通人,或许帮不上忙,无法像白衣天使一般救死扶伤,但其实我们只要做好自己,不给国家惹麻烦,疫情好转之日便是指日可待。到那时,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们自己的良心也不会受到谴责,也算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力了。看看那些为这次疫情无私无偿无尽地付出的人,任何一个心存一丝良知的人,又岂能不感动?

各种新型冠状病毒抗疫手册、心理防护书籍,以及各大媒体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相关播报,各方的捐款驰援等等,我们可知,无数人正在努力抗疫,正在奋力抗击疫情,保护国民,身为中华儿女的一份子,你我当是责无旁贷!

加油吧,所有人,放下“无知”,克制“冲动”,正视这次疫情,重视每一步影响疫情的抉择。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为抗疫情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乌云遮不住升起的太阳,疫情挡不住春天的来临,相信不久,我们将能迎来山花烂漫之际!

2020年观看疫情剧《在一起》有感5

今天是大年初二,可我的假期提前结束了。

作为一位医务工作者,我十分清楚这次的任务与自己以往参加的医疗任务大有不同,是在高度危险情况下和医学领域的新病魔搏击、抗争,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更需要勇气、智慧和信心。

陈俊医生。早上8点起床,洗漱之后等待蔡院长和袁师傅来接我,内心既激动、又忐忑。

主动报名参加抗击新冠肺炎的一线救治工作,让我这名精神科医生有了机会去帮助患者和呼吸科同事。回想2008年,一份请战书如愿把自己送到了汶川抗震救灾的一线。

这一次的主动请缨让久违的慷慨激昂又回来了。但是,既往的工作经验告诉我光有激情是不够的,需要有计划、有观察、有应对。__年在什邡时有徐勇医生一起工作,老大哥在让我省了不少心,而这次只有我一个人。

穿越上海城区时,原本熙熙攘攘的人群不见了,偶尔几个行人,也都是戴着口罩,行色匆匆。

到达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后,我再次感到气氛十分紧张,这就是著名的上海版“小汤山”。不,它比小汤山更先进、更全面、服务能力更持久,是上海医疗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

有人问我:去那里你怕不怕被传染?我内心笃定的很,我相信上海医疗同道们的专业水平。

一进入A3病房隔离区,在经过短暂的了解适应后我就投入了一线工作。

陈俊医生在公卫中心工作。首先,在院感科黎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穿脱隔离衣,这是医务人员自我保护的重要一环,半点马虎不得。待我穿戴整齐,感觉自己就像航天员一样,头戴帽子,手戴手套,还有口罩和防护眼镜,身穿防护服,脚穿隔离鞋外加鞋套,工作起来很笨重、艰苦。

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要坚持4-8小时的工作,我立刻体会到感染科工作人员的不易,尤其是那些平日里看上去弱弱的护士们。

下午床边会诊了两个有些焦虑紧张的病患,在了解病史后我给予了他们支持性心理治疗和一些药物;晚上在病房主任和护士长的支持下,辟出了一楼茶室作为医护职工的心灵减压室,并且用微信二维码做了宣传海报供有需要的医护人员单独联系。

在这里我暗暗发誓:再难、再险也绝不退缩,一定要战胜病魔!


2020年观看疫情剧《在一起》有感相关文章:

2020在一起抗疫报告剧

2020《在一起》观后心得

《在一起》抗疫报告剧观后感

2020新冠疫情的感悟

最新2020全国大学生疫情防控观后感5篇

2020《在一起》观后感体会范文5篇

2020年疫情最感人的句子

2020年疫情感谢祖国句子

2020疫情防控思政大课观后感范文5篇

2020疫情防控思政大课观后感200字

26714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