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电影观后感(2)
推荐文章
此次战役空前绝后,被喻为“赤壁之战”《赤壁》一片以现代高科技的手段重现了古代宏伟的战斗场面,实在令人震惊。在了解历史的同时,我不经感慨到:团结力量的伟大。影片中,刘备与孙权结盟把弱小两国变为了强大一国,击败了曹军。可见团结的力量不可小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弱小的蚂蚁团结起来的威力。
生活中,人更应该如此,与家人、朋友、同学友好相处,不要闹不和。分离只会带来更多的伤害,团结才能凝聚精神和力量。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亚马逊森林里,一场森林火灾包围了一群蚂蚁。蚂蚁们迅速合拢,变成一个“蚁球”。蚂蚁们冲出火海,外表的蚂蚁牺牲了,可大多数蚂蚁因为蚂蚁的团结而得救了。不团结也有坏处,“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这就是不团结的坏处。
上次接力赛,我班表现不错,大家的速度十分快。眼看胜利在望了,可是由于我们不团结,掉了棒。我们得了第二名。可见,大家不齐心协力,触手可及的胜利也会擦肩而过。团结,一种我们身边经常可以做到的事,可多少人做到了呢?希望大家生活中要团结,团结力量大!
《赤壁》观后感4
《赤壁》观后感
日前,回忆起早前看过的年度巨片《赤壁》,回想起当中群星闪耀,不觉有感而发,属予作文以记之。
首先,这部年度大戏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明星众多。既然大家都熟知,我就不需详细说明了。其中,我认为演技最好的就是曹操的扮演者张丰毅。事后我将此感告诉母亲时,她很是惊讶:“曹操打败仗你还喜欢?”
是的,或许这是我的“习惯“吧!为什么呢?举些例子就可以说明:在楚汉战争中,我喜欢项羽;在欧洲反法战争中,我喜欢拿破仑;在二战中,我甚至倾向于拥有巨大破坏力的德军(当然,只是喜欢军队的作战能力,与其他无关)。
看了上面的例子,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你选择的最终都是失败者?是的,但我看重的,是这些历史人物坚毅不拨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说到这里,我就不得不评价一下《赤壁》中曹丞相。
在戏中,张丰毅把曹操的豪迈、胸怀大志,但多疑、猜忌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船上大声朗朗诗歌,与百官举杯共庆显示出他的豪迈;在对待战局的分析上,表现出他的胸有成竹,认为可以一举破敌;而对待两位水师降将时则凸显出他的多疑。仅从张丰毅一人扮演的曹操,就可以看出电影的精彩之处,更何况拥有梁朝伟、金城武等众多明星压阵呢!
另外,诸如林志玲扮演的小乔,赵薇扮演的孙尚香等角色也是表现的可圈可点。更令人叫绝的是,这部大戏竟然分成上下两集,制作费用和演员片酬恐怕也是一堆“天文数字”。
最后,愿中国电影越来越好,祝中国电影事业前途一片光明!
《赤壁》观后感5
《赤壁》观后感
七七的这天,禁不住无聊的我们还是去看了无聊的赤壁。
虽然是一部不被看好的大电影,可是票房却一路凯歌。这就是中国电影的特点,已经上映快一个月,可在这一天我们还是遭遇了满座,实在有点汗颜。
早早听说这是一部幽默十足的古装剧,除了华丽的排场,绚丽的服装和浩浩荡荡的人流(突然想起无痛的人流),被评论最多的还是他们的台词。后现代词语泛滥,褒贬不一。对诸葛亮的“略懂”一词尤为经典,第一次听说大冷天扇扇子可以用来保持冷静的头脑,还有曾经帮牛接生的诸葛亮跑去帮马接生。这个博学的诸```葛先生,让我们从新认识了。
影院笑声是此起彼伏,都是梁朝伟和金城武惹的祸。其实花瓶林志玲也可圈可点,对她不是很熟悉,连她是周瑜老婆都不知道,难怪看他们有点暧昧。她台词不多,我觉得还是凑合吧,不出色也不逊色,起码让我们男同胞把眼球放大了点。
里面很多的人物都让我看得很不习惯,包括草包刘备,枭雄曹操,少主孙权,还有众将士。刘备整一个乞丐似的,一点王者之风都没有,虽然是一位以德治天下的贤者,但也未免太寒酸,表现手法失妥。再说曹操,震慑力不足,缺少外在的霸气,内敛的沉着,能以枭雄冠名,可见英雄气概不凡。孙权不是很熟悉,人选不是很好,就是看得不舒服。最欣赏的还是赵子龙,从台词,动作,形象都深入人心,是最成功的一个电影人物,特别是舍身救太子的一幕,怎一个帅了得。
听说下部将在11月出来继续敛财,既然我们已经被上部忽悠了,当然也顺理成章的被下部继续忽悠,也想看看金城武与梁朝伟会擦出什么搞笑的火化,期待十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