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大业》观后感200字(2)
昨天,我去电影院看了《建国大业》这部影片,影片讲述了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间发生的一些故事。影片向我们展示了许多爱国人士的风采,其中毛主席和周总理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
影片中,毛主席常常因为战事而彻夜不眠,每当有主要战役的战报还没有传到时,他总会跑到屋顶上凝望远处,希望搜寻得到一点象征着胜利的标志。其中有一个镜头很有意思:在得知国门的反动派的55万大军被红军全部吞噬掉后,中央领导们摆酒席庆贺,毛主席喝醉酒后倚靠在床上,酣然入梦。在平时因为牵挂战事而难以入睡,而如今得知自己的军队大胜而不由得酣然入梦,这样的人领导的军队不取得成功还有谁会成功呢?毛主席也时时刻刻以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革命的目标,心中始终是在为人民着想。正是由于毛主席这种为民的精神以及尤为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才训练出来不贪民众一分利的红军,才会打败独裁的蒋介石,建立起新的中国。
《建国大业》观后感5
影片的结尾,当刘德华扮演的俞济时去请示蒋介石是否需要轰炸天安门时,蒋介石正站在别墅的楼台前,外面寒雨淋漓。灰暗的画面映照着蒋介石黯然的心绪,预示着国民党的惨败结局,还有就是李宗仁和白崇禧在郊外打猎的场景,蒋介石和蒋经国在公园中谈事时那来回飞翔的群鸽,这些画面都让人印象深刻。
《建国大业》观后感6
最让人难忘的是,影片中,淮海战役结束后,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我们敬爱的元首,听到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那一刻,四个改变了中国历史的男人,四个改变了中国命运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让人十分的感动。那一刻,毛主席说,长江以北,再无大战。那一刻,他们几十年经历的苦难,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发。五次围剿,突破封锁线,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无数人的生命,换来了这革命转折的这一刻。让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来,喝起来,哭起来,笑起来,跳起来。
《建国大业》观后感7
当刘德华扮演的俞济时去请示蒋介石是否需要轰炸天安门时,蒋介石正站在别墅的楼台前,外面寒雨淋漓。灰暗的画面映照着蒋介石黯然的心绪,预示着国民党的惨败结局,还有就是李宗仁和白崇禧在郊外打猎的场景,蒋介石和蒋经国在公园中谈事时那来回飞翔的群鸽,这些画面都让人印象深刻。
《建国大业》观后感8
看完《建国大业》我承认对我是有所触动的,这种触动不是仅仅是因为新政权的建立的不易,因为从小到大,我们长在红旗之下,已经太熟悉这个过程了,真正叫我感动的是影片对于我们曾经一定要蔑视的“蒋家王朝”有一种新的感情,这种感情或许就是易中天先生所说的历史的同情心吧。而这种同情心我认为是非常可贵的,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史观的进步,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七十年前接替……的新政府的终于有了一点自信,希望这种自信不断发扬光大,因为这个自信是言路广开、民主进步的基础。
《建国大业》观后感9
从建国到现在,我们的新中国曾经经历了70年的风风雨雨。随想起1949年10月1日,那是一个大喜日子,记得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今日成立了!"从那时起中华人民站了起来了。改革开放犹如一股新鲜血液,注入中国体内。
今年的10月1日,是国庆节。也就是我国七十岁的生日。七十年里,我经历了许多的事情,我國的繁華,我國的振兴,我国的屈起,我为此感到骄傲!
一次,晚上我们全家坐在一起吃饭时,爸爸跟我们讲爷爷的时代,因爷爷那代,还没有现在有钱,原来以前最高发明就是四大件是:手表,自行车,收音机,缝衣机。到了爸爸妈妈的时代的四大件是彩色电视机,录音机,摩托车,·····不像我们这一代有车,有摄像机,手机,mpc,耳机,电脑,电视·····
假如没有新中国,就不会有现在美好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