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勇士企业观后感5篇(2)
信念,坚定而不可磨灭;红军,不朽而千古歌诵!
爱国电影观后感4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我们不能改变,但我们可以尽力而为。也许人生中有许多情形,我们无能为力,但我们可以用心对待。无论艰难还是曲折,不论悲伤还是痛苦,我们都不能失去信心,放弃心中的信念。温塞特曾说过,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信念,他就能创造奇迹。这就是信念的力量。电影《勇士》就让我感受到了信念的力量。
电影《勇士》讲述的是1935年5月,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穿越彝区甩掉围追堵截的敌人后,北上与红四方面军汇合,红军巧布奇兵,以两个团的兵力伪装红军主力压向大渡河,然后飞夺泸定桥的故事。故事以孙营长率领的17位勇士以生命为代价强渡大渡河、勇士们穿着草鞋在崇山峻岭里超越人类极限的奔跑、勇士们冒着qiang林弹雨爬过没有桥板的泸定桥而展开,整个过程中,每一个红军战士都为理想而战,为信念而奔跑,面对困难不怕牺牲。他们用自己坚定的信念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艰巨的任务;以大智大勇挑战生死关头的非凡经历,锻造了红军战士的勇士之魂。场面巨大,气势恢宏,令人震撼。
然而最让我感动的还是红军青年王冬宇的故事,王冬宇为了向国民党炮手王生才学习如何打炮,在行进途中当炮手王生才想要放弃的时候,他毅然选择了背着炮手王生才奔跑,终因体力不支离开人世。只是为了学习打炮技能,为了这一信念,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一幕,让我久久不能忘记,因为它让我感受到了信念的力量。因为信念,所以坚持。这是一种超越了生死的信念,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他榨尽身体的每一丝潜能,最后倒在了路上,而后一睡不起。这种坚持,我若有十之二三便足以受用一生了。
这让我想起了几年前我生病的一幕,当时我生病要做手术,自己很受打击,精神不振,晚上躺在床上时,儿子对我讲:曾经有一个妈妈在她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她得了癌症,但她想把她的孩子养大,于是,她凭着她坚定的信念把她的孩子养到十八岁时她才死的。妈妈,你要坚强,要有坚定的信念,相信你的病肯定会好的,你每天都要对自己说,我的病一定会好的。听完孩子的话,我泪流满面,当时,我儿子才八岁,在感动之余,我开始实践儿子的说法,我发现,我一下子精神了,不再害怕担心了,我想,这就是信念的力量。信念让我们变得勇敢,坚强,无所畏惧。我们平时缺少的就是信念。因此,只要我们拥有信念,我们面对外界的纷繁与喧嚣,定能气定神宁,坚持不懈,定会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的豪情。
想想我们的学生,他们享受着这个社会给他们创造的优厚条件,冬暖夏凉,再也感受不到十年寒窗,再也感受不到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只知享受。我想,他们就是缺少了信念,才变得懒惰,不思进取,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因此真应该让这些孩子感受一下电影《勇士》,相信他们定会被这部电影所感染,相信他们定会被王冬宇的故事所感动,他们的内心定会产生共鸣:我们太幸福了,应该好好学习了。
我们生活于和平年代,虽无法身临其境地感受当时的场面,但这部电影却可以让我们感受和感悟红军将士们为了理想信念视死如归的精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你可以披荆斩棘,扬名千古;也可以随波逐流,洒脱来去。但我们若能拥有坚定的信念,敢于直视自观后感800字己的人生,拿出“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豪情,拿出项羽“破釜沉舟”的勇气,我们定能战胜一切困难,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成为新时代的勇士!
爱国电影观后感5
为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了由学院党委主办,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的 “看一场红色电影、发一条红色微信”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中,学院党委组织师生观看长征主题电影《勇士》、收看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带领广大师生学习伟大的长征精神,师生纷纷利用微信平台发送了红色朋友圈消息,使长征精神在更远的距离、更广泛的人民群众中传递开去。
10月19日,材料学院100余名师生前往大连华臣影院软件园店观看新上映的长征主题电影《勇士》。影片以红军长征途中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史实为原型,讲述了红四团官兵一昼夜奔袭120公里,由黄团长率领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飞夺泸定桥的壮举。对于此举,肖华上将在《长征组歌》中曾生动的有过以下描述:“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电影结构布局紧凑、剧情紧张而富有感染力,师生们被红军英勇向前、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深深感染,每每动情之处总有人流下眼泪。
观影结束后,老师和同学们感慨万千,纷纷拿出手机在微信朋友圈中发表观后感,为学习长征精神“刷屏”、“造势”。其表达的不仅仅有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还有继承发扬长征精神、继续走好长征路的决心。
电影勇士企业观后感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