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观后感1001无标题范文(2)

关键词: 流浪地球,流浪地球观后感,流浪地球观后心得
涵樱0 分享 时间:

(题外话:我曾问过在国外工作生活的同学,外国人吃不吃瓜子?他们都说没有,但加拿大的同学说超市里可以买到卫龙。中国人的消遣活动,太独特了,不是吗?)

二、历史格局

姥爷韩子昂开车带众人经过上海地段时,望着上海标志性的建筑冻砌在一片冰雪世界中,他说:“这是我们的家啊……”(韩子昂上海遇难,也算是落叶归根。)电影中将很多镜头给了被冻透了的北京和上海,昔日的繁华,不止凋落,而且被长久地冰封了,让人顿生出比读咏史诗还沉重的惆怅感。

面对太阳系前所未有的灾难,刘培强说我们的孩子的孩子,总有一天会看到冰化成水,会看到春天。那一刻我想到了愚公移山和土尔扈特部举族东归,大概也只有中国人能想出历时2500年、历经100代人的“流浪地球”计划,大概也只有中国人讲的不只是在太空中利用各种高科技随意穿梭的神奇,更有集世界之力建设遍布全球的发动机护送我们的地球走向重生的众志成城。流淌着5000年文明的中华民族,大海广袤要一枝枝地填,门口大山要一代代地挖,太阳要爆炸,就有种带着地球去流浪!这是中国人的历史格局,历经沧桑仍生生不息,有长城巍峨、黄河奔流的的壮阔气度。这样的思想维度,无疑是世界科幻故事中一抹亮丽的色彩了。

(题外话:一些人总说刘慈欣架构的故事是伪科幻,“流浪地球”计划漏洞百出,作为文科生,里边的科学问题我不想探讨什么,只想说大家看什么《银河护卫队》《环太平洋》时,可没这么多矫情。)

三、青春群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太白这诗句是从个孩子说的话上化用来的(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虽是仕途坎坷,年岁渐老,太白终是燃起一番横渡沧海、直抵理想彼岸的少年英雄之志,这青春壮怀造就了这闪闪发光的千古名句。少年似朝阳,青春总迷人。当我看到刘启怀着“哥是天才”的强大自信开动从未上过手的车辆,当我听到刘启说着“姥爷的帐再和你算”的狠话依旧和王队长合作运送火石,我觉得这位倔强的小平头给这场带着灾难背景的科幻之旅带来了最浪漫的青春气息和血性脉动。

有人说他们兄妹一次不听话的出行就拯救地球啦,刘启个学机修的比科学家还聪明能想出办法拯救地球啦,这一群年轻人比那么多救援队都坚定地付诸行动拯救地球啦,吴京同志一出来就又要豁出自己拯救大家啦,牺牲着三十万吨的燃料和人类文明的记录去拯救儿子、拯救地球啦……若非得抠什么理性与逻辑,我倒是想说说青春的逻辑与选择。整天迷奥特曼和蜘蛛侠的孩子们,知不知道我们中国有一位神通广大、悲悯众生的英雄,他叫孙悟空。在他年轻的时候,自认为自己本领通天、无所不能,划了生死簿,吃了永生丹,闹了灵霄宝殿,尿了如来一手。你见他怕过吗?你见他很理性地思考这样做会给花果山的猴子猴孙们带来兵患吗?他没有!你自己年轻的时候是不是也比人生其他阶段更勇敢、更感情充沛、更相信理想?

作为开创并踏上“流浪地球”计划的第一代地球人,作为2500年宏大计划最初的实施者,满屏硬干到底的勇力和不顾一切的拼劲儿,我不觉得有多么刻意地强调英雄,也不觉得有多么牵强地进行煽情。刘培强说“没有人的文明不叫文明”,有些高大上的腔调,但我却十分赞同。伟大的计划需要伟大的人物去实现,一味地理性保守,这样的一群人能不能把“火种”计划进行下去还真不一定(加之太空环境还有很多人类预料不到的问题)。这样的情节设置,我觉得是初代流浪人应有的青春气概,而且是青春群像、集体英雄,最后点燃木星行动的完成可是世界人民大团结、天下大同齐努力的功劳!

流浪地球观后感4

我们置身大地,不忘仰望星空,这是一个古老民族向浩瀚宇宙发出的呼唤,这也是独一无二的中国视角进行的思索。

《流浪地球》是2019年的一部大型ip电影,电影改编自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同名小说。刘慈欣也十分认同“一部再好的科幻小说,也不能预见地球的未来。”这部小说的故事架构为:面临着太阳氦闪带来的生存威胁,人类集中全部力量建设地球发动机,准备花两千千五百年时间,将地球推出太阳系,泊入比邻星轨道,建设新的家园。

导演郭帆从原著庞大的故事结构中抽取了一条时间线,再以改编成了木星危机——地球被木星引力捕获,将于三十七小时四分十二秒后撞击木星。在此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空间站与地表面两条分界线,开始了与死神的竞赛。上演了一出感人至深的保卫地球的故事。

真正的未来不可捉摸,不可预见。

“什么是希望?”电影这一片段中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提问,班长起身回答:“希望是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起初,韩朵朵对此不屑一顾,而在片尾面临着孤立无援的困境,终于承认希望在那个特殊时间的可贵。

小说中对希望的理解可能更充分,是一位父亲口述的:“你听着亲爱的,我们必须抱有希望,这并不是因为希望真的存在,而是因为我们要做高贵的人,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需要拥有金钱权利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有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不管活多长,我们都要拥有它!明天把这话告诉孩子。”

听到或是看到这段对希望的理解时,我泪如雨下,在偌大的生存危机面前,人类渺小如沧海一粟,却因着有共同的期望,拥有着同一颗钻石,碰撞在一起,迸发出精神的高光,这是谁都想不到的,希望的力量竟如此之大。

因为存在着一点希望,各国救援队听见韩朵朵发出的呼吁后直奔苏拉威西,众人排成长队合力推针,保证了发动机重新发动,催人泪下。有细心的网友指出,各国救援队撤离的顺序,竟与十余年前的汶川大地震时,各国入川救援顺序惊人的相同。不是偶然,是导演用十二帧画面在向这救援行动的致敬。

我猜只有中国人才能拍出这样精彩的片子吧,只有拥抱希望,众志成城,才能战胜困难。

《流浪地球》是一个在极端环境下绝望的设定。它注定是一场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灾难,是面对生存压力之下的心理挑战,没有希望是无任何可能突围。在一次又一次的考验来袭时,人类可以选择在绝望中放弃,低下头颅,也可以选择希望,再度奋起,拼尽全力创造一个新的可能。

希望是一个小精灵,翻遍历史,不难发现这个小精灵四处出没,在每个人的心里都留过足迹。潘多拉打开魔盒,释放出诸神送给人类的诅咒,而希望则被压在盒子底部,嘤嘤而泣。在绝望轰鸣作响的时候,如何与这个世界和平共处,还是要祭出希望这个法宝。它是来自天堂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蒙上尘埃的心灵,引导众生穿过重重黑暗。

人在每一个分叉口都面临有两种选择,希望抑或绝望,祝福每个前行者都能选择希望,并在它的庇佑下历经苦难,终至坦途。

流浪地球观后感5

现在我们生活一个美丽丰富的地球,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独特,也有许多的国家面临着一些危险和国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看似这安详的地球平稳无事,谁又曾迎接的就是人类的灭亡。

流浪地球讲述的就是人们不断地破坏环境,不断的破坏地球,导致太阳系承受不了,地球要移到木星。全世界人民团结一起将地球推向木星。这时没有战争,大家也感受到自己面临的危难,曾经繁华的上海,谁也都不曾想被海平面的上升而淹没,只露出了东方明珠的顶部。海平面的上升,气温下降得零下40°,所有的高楼大厦,都成了冰川,人们生活在地下城。而全国几十亿人,只有一小部分生活在地下城。在地下城的人们。人们没有太阳,没有树木,一切都是模拟的。模拟的树木,模拟的太阳,模拟的灯光。在狭小的地下生活几十年不过他们虽然生活的范围不大,但是他们是幸运的,至少可以活下来,活下来,而活下来的人也是最幸运的。但是,但是也有一些并不幸福的人在地球上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冻死,被淹死还有的被动在冰川里。影片中有一个片段就是d一只被冻成雕像的鲸鱼,就像男主角所说的,仿佛他估计他也是在回家的路上而被冻住。

面对全世界遭到了危险。几个联合国组织一起推动地球的任务,许多人有为了这个地球dt/为了让地球更多人活下来,当汽车滑入冰谷时自己为了保护车上的火石,在最后一刻把车头和车身分解,自己掉入了山谷,它是用生命而保留了下这颗火石了。像他这样的人有很多很多,最后让我记深刻的是联合国的话:“是要把地球放弃,让地球上的人们好好的跟自己的家人聚一聚,在这七天里,然后要带着空间站寻找神心神秘的地方。”但是影片中的刘培强并没有赞同直接把酒瓶洒向机器人并说你知道为什么加加林那个时代不能带酒。然后把太空站给脱离了独自驾着主导站。去点燃了木星,留下一句话,没有地球的文明还算是地球吗?我们是地球派来的代表,既然是为了留住地球,我们就应该要救地球,它不仅仅是地球,而是我们的家,我们的一切,没有了他还有什么意义呢?

这部影片显现出未来的样子,很有可能未来就是这样子,北冰洋上的冰川融化,地表温度下降,有很多繁华的城市都被淹没,也有许多无数条亡灵找不到自己的家园,所以趁着现在而保护环境,把那些曾经以为不管自己什么事,那些小事,从现在开始做起来做,从不随地扔垃圾,如果每如果地球上每个人都那么做,那环境不就会更好了吗?所以我要倡议大家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现在动物的每一个灭绝就代表人人类的危险。最后就是人类灭绝。


流浪地球观后感1001无标题相关文章:

《流浪地球》观后感说说

《流浪地球》观后感800字参考

《流浪地球》观看心得说说|影评《流浪地球》简短句子

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作文范文

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刘培强参考

《流浪地球》观后感说说|短评

电影观后感800字作文流浪地球参考

31164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