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公寓电影观后感大全参考(2)
推荐文章
我本以为每个人都是这样做的,而事实证明我错了,错在相信评价的客观性,而忽视人的主观性。
首先,我没有去看爱情公寓的电影版,起初是因为我对这部电影不抱好看的期望,它本来就是拿别人的段子堆出来的剧集,极缺原创性,如果拍出来很可能又是由老套路老段子拼出来的,而且我个人认为将情景喜剧拍成电影有难度,不容易拍好,连他们抄的美剧老友记都还没拍电影呢。之后爆出是套的壳子以后,没想到还有这种操作,为了赚钱真的是啥招都想的出来。这种片子就凭它这种欺骗和不尊重观众的做法,我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去看的,都不值得我去评价。
其次,我看过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一个字,烂,这是我快进着看完全片后的唯一感受,导演自作聪明的自创叙事方式,胡搞十多条线,结果一条线都没讲好。
好,现在我们来谈谈如何看待看《盗墓公寓》电影后去给逐梦打五分的行为,如果这群打五分的人不是水军的话,那么他们这种行为不客气的说就是:犯贱( •̅_•̅ )
我们来看这群人,一些打着反抄袭的名号去支持逐梦,一些打着支持国产原创的名号,一些说白了就是被盗墓公寓骗了,心里不爽,就找烂片打高分来寒颤盗墓公寓。
为什么说这群人犯贱,这就好比,这群人一开始来到一个饭馆吃饭,这家饭馆做的饭很难吃,这群人吃了也都评价难吃,后来,有一家新的饭馆开业了,这家饭馆做的菜很出名,即使有人爆料这家饭馆的菜是偷的一家老字号的私房菜谱改做的,但还是有很多人喜欢这家店的菜,而听说新店开业,这群人慕名前去,却发现这其实是一家面馆,因为怕面没人来吃,就套了饭馆的名字来卖,这群人感觉被欺骗无处发泄之时,不知怎的想起了那家很难吃的店子,然后就觉得这家店虽然难吃,但好歹也是原创的,比那个套马甲的盗墓公寓好多了,于是纷纷向其点赞。
你们当其他开馆子的不存在吗?
…………
你们支持原创没问题,但比逐梦好的原创作品多了,无论是现在的还是过去的,没见过这群人去支持,这种烂片竟然还感起恩来了,这群人难道就只看过逐梦和盗墓公寓?他们完全就是高个子里拔矮子,照这群人这样做,我敢说不仅不会让国产电影质量更好,反而会让其标准越来越低。如果将这群人的想法扩展开来,好多搞电影的人怕是脸都要笑歪,原来这群观众这么好糊弄啊,反正我是原创的,不管多烂都会有人给我点赞。
反正我认为这群人不是有预谋的借盗墓公寓的势头来给逐梦刷评分,就是真的犯贱,不过我相信这些人只是少数,只要大众能明白事理,不被这些人带偏,豆瓣就不会沦陷的。
爱情公寓电影观后感5
很多朋友问我昨天的《爱情公寓》电影的感受,但我昨天一直他逃避回答这个。昨晚仔细想了一个晚上,现在我想明白了,我的感受就是:快乐&失望。
我不是资深的影评人,我只是一个平常的观影老百姓。我不会因为豆瓣评分和网友的过激而去左右我的看法。我认为其中的快乐是有的,能看出来大家对这部剧的用心,包袱足够,笑料也还不错。但用心过多了也不是一件好事情,里面的广告植入也是很多的,各种各样的五花八门的植入让我感到些失望。
可我的失望不仅仅在广告里这里,哪个商业电影里面没有植入呢?或许有,那一定是很少有。当初我喜欢看《爱》不是因为它是喜剧,它有很多笑料。是因为它很新鲜,它也不完美。它不是《家有儿女》一样的家长与孩子的模式,也不像《炊事班的故事》一样的离我们很远。它是我们作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的倒影,很有趣很有意义。我会感到很贴切,所以我很喜欢。它至少让我知道,原来生活也可以这样的有意思。这部剧从一开始到第四季,每个角色都有成长。可以说那不是成长,那是成熟的演化,也是伴随着我们90后一起长大。
可到后来,越往后越会发觉,这个剧离它的初衷越来越远了,也离我们看他的初衷也是一样的越来越远,所以我想王传君和金世佳才会选择退出。所以我很失望,我不仅仅因为上映之前的版权纠纷而失望,更因为这部电影的缺憾而失望(我指的并不仅是王,作为平常的观影人我很尊重艺人)。电影制片方也知道王的消息,很玲离尽致的实践了电冰箱理论。
我还是推荐去看电影的,客观的说,里面还是有些地方是很不错的。为数不多的亮点里,邓家佳最后的哭戏是很精彩的,毕竟唐氏表演法还是很厉害的,毕竟人生是无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