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猫大电影的观后感范文

关键词: 龙猫,龙猫观后感,龙猫观后心得
涵樱0 分享 时间:

大自然是上天送给人们最好的礼物,人们不能去改变大自然的规律,只能去适应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龙猫观后感,欢迎查阅!

龙猫观后感1

如果用一个名字来代表当代世界的经典动画电影创作的话,这个名字毋庸置疑应该是:"宫崎骏"。安徒生童话是写给小孩子的,受感动的却是大人。托尔斯泰 评价说:安徒生因为寂寞,才诉诸儿童,其实儿童没有同情心。能安慰安徒生的,只有他的童话。在宫崎骏的动画面前,大人往往会变回儿童---这正是他所衷心祈愿。《天空之城》带我们进行了一次寻找空中浮岛的冒险之旅;《千与千寻》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平凡女孩的不平凡经历和成长过程.....他的作品中有着最清新的画面,最绚丽的色彩,最纯真的微笑,还 有最优美的意境。曾缔造《千与千寻》、《幽灵公主》等诸多经典电影的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即将退休,于是最近又复习了宫崎骏大师的一些经典作品。其中最喜爱的就是《龙猫》。

这是一部浪漫和温馨兼有的童话。在童话里没有关于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和遐想,没有人类对世间万物的考察与追问,唯有世外桃源般温馨而甜美的生活和浪漫而奇异的冒险经历。这场甜美的梦是以搬家作为开端的,从情节设定来看搬家是为了让患有结核病的母亲在新的环境中身心都得到休养,并且让五月和May两姐妹能感受到家的温馨。而在搬家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却是种种怪异迹象。满载着行李的三轮机动车在两姐妹一路的欢笑声中向前方驶去,青青的远山,洁白的云朵,碧绿的田野,清澈的小溪,别致的石林和树林隧道。这时导演宫崎骏让观众的视野变的明亮开朗,让观众的心情变得轻松自然仿佛亲临其中。纵观全片,整个作品都是以五月和May为轴心展开的,两姐妹的性格既有相通性又有相对性。搬家当晚,五月和May与父亲一同入浴,外面狂风骤起。五月和May表现出了恐惧心理,还 问父亲这个屋子会不会坍塌,父亲的安慰并不能消除两姐妹的恐惧感,因为她们缺少的是一个家庭本应有的母性的关爱,这是父亲无论如何也给予不了的。

接下来的情节就触及到了全片的核心,五月和May要跟着父亲去一起探望在七国山医院休养的母亲。这段情节就更能展示两姐妹的各自的性格特征:五月像一汪深潭,表面平静但内心自有波澜;May像一条浅溪,喜怒哀乐溢于言表。现实生活的重担是五月成为这样性格的深层原因,在家里她不但能帮父亲分担家务,还 能照顾妹妹。在学校里,五月能很好地与同学相处,学习也很认真,对房东老婆婆,她也总是毕恭毕敬。由于一个家里缺少母爱,作为姐姐的五月就必须成为一个懂事的孩子,所以她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懂事,矜持,克制。然而May在片中则展现出 活泼可爱,天真烂漫的一面。而当本片最大亮点的豆豆龙和猫巴士的出现让这两姐妹活泼可爱一同展现出来。第一次出现是在May一个人在自家院子里玩耍之时,当May落入那棵大樟树的缝隙后遇见大豆豆龙时,她对这个既像猫头鹰又像狸猫的庞然大物一点不感到恐惧反而感到亲近,于是当她趴在豆豆龙的柔软的肚皮上甜甜地进入梦乡时,观众都会被这种温馨的气氛感染。所以当五月叫醒睡在灌木隧道中的May时,我们宁愿相信这是真实的。第二次相遇是在五月和May在一个雨夜为迎接工作归来的父亲而在车站等待时,姐姐背着睡意朦胧的妹妹等待父亲的归来,孤独,害怕,无助的心情一定会有,就在这时豆豆龙以及猫巴士的出现无疑给她们恐惧寂寞的等待增添了奇异的乐趣。第三次豆豆龙的出现是在初夏的夜晚五月和May进入梦境之时。在这个梦中梦的梦境里五月和May身心的疲惫得到了酣畅淋漓的释放,在现实生活中压力,负担与不愉快都烟消云散。在梦境中只需尽情的趴在豆豆龙那柔软的肚皮上与之玩耍,五月也展示出了与妹妹一样活泼的一面。 豆豆龙的第四次出现正是五月最需要它帮助的时候:母亲病情加重,父亲不在,妹妹失踪。于是五月按照妹妹说的路去寻找豆豆龙。在豆豆龙和猫巴士的帮助下,五月遇到的一切困难都迎刃而解:猫巴士带着五月顺利找到了迷路的May,于是带着两姐妹直奔医院,得知母亲的病情没有想象的严重,把自己亲手摘的玉米献给母亲后高兴而归。

龙猫观后感2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小月姐妹离开母亲,搬到新环境产生的心理分离焦虑。小梅在新环境不但没有了妈妈的陪伴,而且怕黑,怕交不到新朋友,心中充满了不安。

其实龙猫并不是真实存在的生物,只是小梅因为分离焦虑而想象出来的一个移情物品。在电影中,龙猫不仅是小月姐妹的玩伴,还担任着她们妈妈的角色。看完这部电影,我首先感觉到的是和谐。小月姐妹和她们的爸爸刚搬到乡下,附近的邻居就过来帮他们搬运行李、收拾房间,还送来了一些食物。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看守这幢房子的阿婆。每每看到她对小月姐妹慈祥的笑容,我就感到阿婆不是她们的邻居,而是她们的亲姥姥。在小梅不见时,她更是带动全村的人一起寻找小梅,自己口中还不断念念有词地在那保佑小梅。还有就是小月。她在电影中也起到了妈妈的作用。她不但给小梅带好榜样,还很关心她。有一个情节是描述妈妈病情恶化,无法按时回家。小梅知道后很不开心,在那大喊“不要”。小月对妹妹的不听话感到很伤脑筋,还和小梅吵了一架。回家后,小月向阿婆哭诉,其实自己是担心妈妈的病情继续恶化,该怎么样向小梅表达。躲在角落里的小梅看着这一幕,流下了后悔的眼泪。

电影让我们发现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只龙猫,它就在那里,等着童年时代的我们去开启遇见的大门。所以,电影让我喜欢的不仅是那迷人的田园风光,还有可爱的小梅和那只永活在孩子们心中的龙猫。

亲子观影:

小时候动画片看得不多,记得只要看电视,就喜欢看点歌台。“龙猫”这个词早有耳闻,这次,是女儿自选的影片,娘儿仨家庭影院观起。在家里看,弟弟就坐不了那么久了,所以,我也没把整部影片看完,独留豆姐一人。不过,写这第二篇观影感受的时候,豆姐的状态完全不一样了,很兴奋地唰唰书写,事后让我也一定要写亲子观影评论,我只能就所看的部分谈一些感受了。

首先是电影的画风吸引我,小清新的感觉。然后更多关注的是关于亲子教育的思考。妈妈在另一个地方住院,爸爸和小月小梅两姐妹一起搬家到乡下,刚来的第一天,爸爸在忙着搬运整理,而小月和小满呢,也一起行动起来,他们体验到的是一家人共同劳动的快乐。相比当下的一些直升机父母,他们的爸爸真的是给足了她们自由成长的空间,我看到的是两棵任性生长的小树,恣意享受阳光雨露的滋养。

再是如何面对害怕的问题。刚搬来的时候,这里的小伙伴告诉她们这幢房子有鬼。搬来第一天的晚上,果然,风雨交加,气氛不对。他们仨在泡澡,印象很深刻的是,爸爸说,只要大笑,什么可怕的都会跑掉,然后,他们仨哈哈大笑,让阴森恐怖的画风瞬间逆转,他们的乐观心态让这所鬼屋变成了一座阳光房。

最后说说印象深刻的二孩幸福画面。搬家的那一天,妹妹跟着姐姐满屋子探险,姐姐做什么,妹妹一定要跟着做一遍,家里充满她们的欢笑声。这样的画面让我有很强烈的代入感,身边坐着豆姐和申弟,忽觉二孩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姐姐会像妈妈一样照顾妹妹,同时又特别懂妹妹的喜好。姐姐去上学,妹妹让阿婆送到学校去找姐姐,最后姐姐只能跟老师申请让妹妹坐在边上旁听。那个场景,别提有多暖人心。

豆姐说,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只龙猫,我想,我也是的。

龙猫观后感3

这部影片注重刻画家庭、亲情和社会的温暖。一家人在新居共同打扫房间、泡澡盆的场景,以及姐妹俩两次看望妈妈、到车站接爸爸,再包括邻居对姐妹俩的照顾和关心,构建了一个极为理想化的世界。

宫崎骏在他所有的影片中都不遗余力的宣传着环保,这是大师最为人所称道的悲悯之处。树的意象随处可见,而本部影片中龙猫一家居住的那棵参天大树,虽着墨不多,然而安详宁静,仿佛是这个小村子的守护神一般。这部电影不像其他多部影片那样以触目惊心的自然破坏的结果震撼人心,而直接给观者最理想的家园,让人憧憬、使人向往。

日本电影音乐的大师久石让为该片所作的配乐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同时又极富亲情,而最基本的,当然还是招牌式的空灵与悠扬。

综合以上的分析又不难发现,这是极为少有的没有一丝戾气的宫氏动画片。崎骏用神来之笔勾画了两个在生活中平常而难得的小女孩:姐姐“月”单纯而坚强,妹妹“米”活泼天真、富有童趣。而“龙猫”则只有她们才能看见,这也是为什么《龙猫》中没有明显的反面主角,但仍能透过这种玄妙来衬托女主角心灵之纯美。近一个半小时的旅程,给人的只是无限的完美,没有破坏、没有阴暗、没有死亡,有的只是最为阳光和清雅的人和事,只是最直接也最深沉的爱。其画风注重细节,真实而可爱。超多的田园风光不禁唤起孩提时代的回忆,令人心醉。它难得的脱开了日本固有的菊刀文化同时伴随的唯美和残酷双重性的影响,是最适合孩子看也最能让孩子理解的动画片。

31936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