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抗日战争电影观后感范文(2)
抗日电影观后感3
今日电影赏析课上观看的影片,慕名许久,一直没有抽出时间的决心去看。
黑白的映画,开场就是荒诞的喇叭乐曲,一时间竟然想到了《驴得水》,配乐中似乎也有这种欢乐又荒唐的黄土音乐。我与身旁的朋友说这样的感觉,他说可能是致敬这部电影吧。谁知道呢?只是这种荒谬感确实在两部影片中都有所痕迹,让我感到熟识吧。
老师在播放之前,告诉我们,这是在他心目中在中国电影中排名第一的片子。
“谁阿?”
“我。”
即便是第一次看这部电影,这段经典的桥段也让我有着奇异的既视感。姜文想要给观众们留下的,大概就是这样的满腔惊吓和疑惑把。兴致高昂的性事被不速之客打搅,且不速之客的脸、名字也不告诉我,竟然还拿枪指着我,无缘无故扔给我这么一大摊麻烦事。真的好气啊。那个“我”究竟是不是代表“正义”的中国人也不是那么重要了,正是不知道是谁,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接到这个生死任务,所有的一切前线都是迷雾,都是黑色的窟窿,但主人公不得不接下这个烂摊子。这才徒增荒诞。
说到这一幕,不经想dis一下当代大学生。你们真的看过很少尺度比较大一点点的中国电影吗?露点0.5s也要全场惊呼???扶额
这部电影在某种程度上有点像悲喜剧吧,披着喜剧外衣的纯粹悲剧。粗实的台词和场景,翻译梗和审讯梗让全场哄堂大笑,托腮,真的有那么好笑吗????冷漠脸。
但对待非商业电影,我心中总是存着一点莫名的敬畏的,想要严肃地对待它,何况是一部好电影。不因粗鄙而大笑,不随意对剧中某个角色犯花痴。因为总是觉得,严肃的电影角色是脱离于让人们欣赏外貌的低级趣味的,每个面孔都是生长在角色之上。尽管酒冢队长真的有点帅。
每次喇叭队来,中国人为了日本人“馈赠”的六车原本就属于中国人的粮食而感到狂喜和感恩,中国人和日本人扯皮聚会假装和解,国家沦陷也可以在日本人手下苟且生活为自己的生活而烦恼的中国人,一句一个“天皇”的中国人,心中装不下庞大的爱的中国人。每每同学们笑起来的时候,我觉感到全身冰凉的荒诞感。
明明是这么不合理的、天杀的一切!!!!为什么大家这么容易满足地、屈辱地接受着!!!笑着!!!沉默着!!!默许着!!赞同着!!!
可怕的年代啊,就是这样的啊。
看到最后的时候,每次一个荒诞点出现,朋友就要转头看我一眼,一副“荒谬到我无话可说”的表情。
最为荒诞的,是中国人自己变成了狗,然后,狗咬狗,狗操狗。世界末日,连再打一次世界大战也比不过。
别人问我怎么看最后花屋小三郎对马大山的下手。我认为,这是一种报恩呀。轻风吹拂过一般的,手起刀落,滚九圈,眨眼三下,感谢你,让我的脖子还没有感觉到痛就已经升入仙境。
但我的心太痛了。痛到窒息,痛到说不出话,只能发出驴叫。
《鬼子来了》在国际上获得了那么多奖。
我很想知道,对这种尖锐敏感的历史伤痛,外国人是怎么看的?如果单论艺术性,人性的怯懦与黑色的善意当然是极棒的,但是放到具体的事件之上,不会涉及到今日的国家关系吗?外国人给奖,是认可的意思吗?
好想知道日本人这部影片,是不是会恼羞成怒,看到这样荒谬的结局,是不是也会有触及心灵但永远不会承认的承认。
离场的时候,听到有个女生说:“可是这样的价值观有问题呀!”
我认为没有啊,这是一场,宏伟的荒诞。
抗日电影观后感4
晚上无聊,无意中在电脑上搜到姜文的《鬼子来了》
其实这是一部早就有的片子,只是一直没时间看,以前只在网上看到此片形形色色的影评,赞许的有但唱衰的更多,关键是此片在国内被禁却在国外得奖颇丰,当然有人喊姜文是为了迎合洋人的胃口抹黑国人所以得奖,成为姜文汉奸罪证之一
以前我没看过,所以也不方便说什么
今晚我仔细把此片看完,第一个反应是想骂人,骂光腚总菊、骂那些排斥此片的人、骂那些污蔑姜文的人
如果真如那些愤青五毛狗所言中国人需要大清洗,我倒希望清洗掉国人的盲从和奴性,凡是骂姜文的人好多是根本就没看过此片的人、都是跟着造反认为自己跟国家保持一致的人,这些人的心理和片中描述的愚昧农民的心理有什么区别?
今日满天飞的抗日神剧不禁、做作的辫子戏不禁、胡编的历史剧不禁,看看我们的光腚总菊都在禁什么片子,今天的中国需要这种克格勃机构有什么用?保证国人的社会主义方向?在今天信息化发达时代,还想通过强制蒙蔽人民的眼睛?没听说过中国老话民心如水民动如烟吗?
《鬼子来了》拍得太好太真实了,根本没有某些人污蔑的所谓抹黑国人之嫌,只有仔细看完此片,才能理解此片在国内被禁在国外获奖的原因,换成我是光腚总菊我也要禁,因为它把事实赤裸裸地告诉了今天的人们,告诉大家当年的中国老百姓不是像神剧里一样家家户户梦想给八路做布鞋、写入党申请书,日占区百姓有反抗的、更多的是想怎么活下去,老百姓不知道什么是汉奸,老百姓只晓得活下去的难能可贵
而这些正戳中了那些整天占领影视舆论宣传阵地的人的软肋,因而恼羞成怒,这种心情可以理解
首先,此片绝没有为鬼子歌功颂德,这种狗嘴里吐出来的论调我不晓得怎么得来的,村民们只想过自己安安静静的日子,哪怕就在村口鬼子的炮楼下、哪怕家家都不能公开吃白面、哪怕每天看见鬼子得敬礼点头挨耳光,但终究活着,这有什么不好呢?我想起《我的团长我的团》里孟烦了的台词:老百姓过的是日子,不是牡丹亭里的戏文!
凡是责备村民不反抗的都是根本不懂中国历史的白痴愤青,中国有两千年的封建史,旧中国老百姓心中的那种奴性是世代相传根深蒂固的,记得日俄战争时期不管面对日军还是俄军,东北老百姓都是照章納粮、喜迎王师;清军和英军在广州大战,岸边挤满了为英军叫好的百姓。难道当时老百姓都是汉奸?非也,国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国,几千年的王朝更迭、城头变幻大王旗,使得老百姓已经麻木
其次,此片绝对揭露了日寇的残忍无情和国民党的无能,看着马大三被迫化妆成卖烟的斧劈日寇、看着受降大员让日寇处决马大三,我的内心感触太多太多,花屋小三郎为什么从寻死变成怕死?日寇海陆军联欢为什么最后变成屠村?挂甲台村民老少为什么始终相信鬼子送粮?此片都从当时人的内心给出了答案,战争使得鬼子变得残忍、多疑、狡诈,旧中国使得百姓愚忠、短视、盲从,但这些不正是当时中国民间的写照吗?
现在是和平时期,就是要像《鬼子来了》、《我的团长我的团》一样让今天的国人知道我们曾经的不足、缺点、品质才能让中国人永远不走老路,只要看看现在屏幕上打鬼子的镜头我就知道国人急功近利、虚荣自慰的风气,打鬼子都是一枪一个准、一扫一大片,如果当时八路按这个效率杀鬼子,鬼子投降时中国还会有两百多万陆军?鬼都骗不了只好在电视上骗骗自己,连阿Q都不如
现在的抗日剧我只看《我的团长我的团》、《鬼子来了》这样真实的作品,我觉得看一遍这样的影视作品比听老八路讲一百遍战斗故事都有教育意义,只有看了这样的片子内心才真正想爱中国,试问每天都看到杀鬼子如割韭菜你会热血沸腾吗?
抗日电影观后感5
看姜文鬼子来了,开始2113看是愤怒.居然把中国的人性5261弱点暴露出来:贪生怕死,4102打小算盘等.1653还是忍住看下去.然后,慢慢看出了点意思.我逐渐觉得我同姜文同学一体了,他的恐怖同时也是我的恐怖.如果真有人拿刀比着我的脖子,要我做啥我就做啥.也许比他还孬种.中国农民在强权面前,在生死面前,都是先给强权让路,像血酬定律的作者说的,人的行为受制于外界的最大权力,谁的权力最大,就有话语权.然后,有了生存,就开始计较利益.好的都想要得更多,坏的要得更少.两害相权取其轻.中国人的劣根性,只要自己还活着.所有其他人的生死可以不管,不关心谁.基本上变成了鲁迅文章翻拍的作品.然后听了几遍我是谁,似乎又觉得姜文意还不在此.他就像一个禅师,像在给我们参话头,我是谁啊.谁是我啊.为什么我会恐惧啊.在威胁面前,我可以低下头去,一直低到草堆里.我究竟有什么恐惧的?怕别人伤害我?为什么怕,因为别人杀我,我就怕,他打我,我也怕.为什么我怕.因为怕他摧残我的身体.我怕痛,怕死.总之,恐惧,在有害的时候,我一直恐惧,我想选择更少的恐惧.在利益面前,我选择最大的利益,我处于贪婪的心,一直不停歇.要吗处于恐惧,要么处于贪婪,从来就没消停过.说到这里,觉得应该姜文的原意可能还更深一些
我可能还不够理解.就先理解到第三层次吧. 电影里的姜文,最后终于放下了恐惧,可是电影外的人们,还是被恐惧所侵蚀着.一部分人不想看,一部分人看了骂,一部分人看了无话可说,一部分人点了赞.不想看的,觉得这部电影让我恐惧了,点出了我的内心,让我内心暴露无遗,没有安全感,宁愿逃避.看了骂的,我就恨日本人,可以砸日系车,砸日系
.虽然是别人的东西,但是是同胞的东西,伤害的是同胞的利益,他从未想过,也不愿去想,中国人真正被侵略的原因是自身的原因,是中国鬼子.看了无话可说的,意识到些许东西,五味杂陈,在反思,或者被其中的一点东西砸晕了头,还在思索中.点赞的,并不见得他就真正领会了姜文的意思,而只是说,姜文先生给我们说的,某个层次他懂了,或者说懂了一点.我在自说自话,自作聪明,我正是刚才我说的人之中.
看抗日战争电影观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