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观后感心得体会(2)

关键词: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大会观后感,深圳特区40周年心得
淑娟0 分享 时间: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新时代为广东创造了许多重大历史机遇,全省上下要牢牢把握总书记、党中央的战略意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改革精神,振奋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全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观后感心得4

经济特区给了我新力量

“深圳培养了我敢闯敢拼、努力奔跑的人生态度,通过奋斗改变命运。”

见到戚卓,是在深圳电视台“都市调查”栏目录制时。专业的分析、缜密的逻辑、从容的谈吐,让人很难将她与20年前的打工妹联系在一起。

“深圳培养了我敢闯敢拼、努力奔跑的人生态度,通过奋斗改变命运。”坐在记者对面的戚卓,眼神里透出从容与自信。

戚卓与深圳结缘,是在上世纪90年代。她的父亲在深圳打工,常说起深圳发展速度、温暖的大海、世界之窗……从那时起,这些点点滴滴就刻在戚卓的心里,到经济特区去,成为戚卓心中的向往。

2000年,这个生在东北、长在东北的女孩一路南下,来到了心仪已久的经济特区。刚到深圳的她,在北郊公明镇的创维电子城找到了工作,“印象中厂区很大,一进来就看到很多身着蓝装的工友,都很年轻、有活力,来自全国各地,为了各自的梦想打拼。”戚卓说。

就这样,戚卓在创维集团电视机厂有了第一份工作——生产部统计员。每天,她要跟进生产计划表,在插件、机芯、整机等不同工段之间进行协调,满车间跑上跑下。

虽然对打工生活的艰辛有心理准备,可让戚卓没想到的是,上岗第一天就忙到晚上11点。“在老家,大家晚上10点就休息了,可这里的人们却依然精神抖擞。”戚卓说,厂里会给加班到夜里的人发加餐券,可以领牛奶和面包。“那段时间,大家相互鼓励着。晚上碰到加班的同事,都会相视一笑,说‘一起去领券吧’。”

“老家的日子很安逸,但我更喜欢经济特区的氛围,来深圳就为拼一拼!”戚卓说。

“记得当时一个新项目启动,工艺图绘制工作需要有人兼职承担,我下了班连饭都没吃,就去镇上买了一本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教材,一边自学一边做。”戚卓记得,那时候经常和办公室一位来自江西的同事“比赛”,看谁晚上在办公室留得更久、学到的东西更多。

“在深圳,企业普遍提倡内部选拔和招聘,只要你努力就可能得到更好的机会。工作总结范文”戚卓说。

由于表现出色,创维集团成立品牌部时,戚卓作为其中一员来到位于深圳南山区的集团总部工作。从郊区来到摩天大楼林立的市区,这段路,戚卓走了3年。深南大道、地王广场、华强北……这些曾令她艳羡的景观成为生活中的日常。

繁忙工作之余,戚卓保持着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2012年,一次偶然机会,她参加了海之梦心理咨询中心组织的体验式沙龙,受到很大触动,对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心生向往,开始着手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学习相关知识。

那时,已经34岁的戚卓没有任何心理学基础,她能行吗?

“最初我也很犹豫,觉得自己早过了学习的年龄,但在同一个学习小组里,既有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也有50多岁的职场资深人士,大家的相互鼓励让我燃起信心。”戚卓说,从那时起直到现在,只要有空余时间,她都会约朋友去图书馆看书学习。“深圳的图书馆里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在学习充电,来晚了就会找不到座位,只能‘转战’咖啡馆和书吧,正是这种氛围激励你去学习。”戚卓说。

2014年,36岁的戚卓决定,离开创维集团,挑战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看到这座城市在改变中进步,身边朋友在改变中成长,我也想改变一下。”戚卓说。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除了要取得资格证外,还得经历长期的实习锻炼。2016年,她进入海之梦心理咨询中心开始实习。然而,实习非但没有工资,还得“倒贴”学费。

“前半年的实习期,各类理论学习、接受培训的费用加在一起,我一共花了近两万元。由于还没达到签约条件,后半年的实习期,我给自己加大了学习和培训强度,心得体会范文又花了三四万元。”戚卓说,尽管那段时间经济压力和学习压力都很大,但她还是坚定地往前冲。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戚卓通过了海之梦心理咨询中心考核,正式成为签约心理咨询师,开启了自己人生的崭新一幕。“在常住人口超过1300万人、竞争激烈的深圳,有很多人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戚卓深深地热爱着这份工作。

戚卓喜欢骑车去深圳湾公园,沿着滨海栈道骑行,凉爽的海风吹过,视野中的大厦高耸入云,近处的公园草木葱郁,让戚卓更加热爱这座城市。“虽然已经人到中年,但我还是想不断奔跑,因为深圳的活力、朝气给我力量,让我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观后感心得5

这一次,我来到了深圳,看到了深圳这个大城市的风采。

那里几乎每天都是艳阳高照,很少有阴天。天空是瓦蓝瓦蓝的,没有一丝灰蒙蒙的感觉,只是偶尔飘过一辆片洁白的犹如哈达的云,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要给我们献上洁白的哈达。刚把行李放下,我就迫不及待地冲进了我期盼已久的——荔枝园。刚进荔枝园,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树木的清香和海风的凉爽,顿时让你焕然一新,内心充满了愉快。荔枝园里密密麻麻种满了荔枝,偶尔还能看见几棵香蕉树和大榕树。荔枝树的树冠出奇的大,夏天在荔枝园里散步的话,丝毫不会炎热。远方,丝毫看不见荔枝园的尽头,只是觉得远方的绿色好像溶成了水,在一点一滴向天边流去。大树上栖息着各式各样的鸟,每天都在叽叽喳喳唱个没完没了,给原本静寂的荔枝园增添了不少活力。

紧挨着荔枝园的是高高耸立的南山。南山上同样是一片碧绿,虽然没有经过人工的修整,但上面的树木却整齐得像刚刚切好的蛋糕,山上的碧绿有浓有淡,两种搭配在一起,给人一种奇妙的感觉。

当我还在陶醉其中时,妈妈突然跑过来叫我回家,说大家要在一起好好聊聊天、说说话。到了家,见到饭桌上已摆上了荔枝、大闸蟹、基围虾……各色饭菜看得我直流口水。吃饭的时候,大家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谈得不亦乐呼,大家都是笑呵呵的。

在舅舅家呆了几天,马上就要走了。是呀,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又在不同的城市,怎么能忍心分别呢?但是,我们是要面对现实的,最后,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分别了,但还是一步三回头。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观后感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深圳特区40周年大会观后感范文五篇

32394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