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传800字观后感(2)
推荐文章
直到今日,时隔一年,我才把他当时给我推荐的电影给看了。看到快结束的时候,我突然变得急不可耐起来,当时我唯一的想法就是等电影一结束,就给他打电话。说时迟,那时快,当电影就剩下最终的一分钟,而我也即将拿起电话拨打他电话时,突然他的头像亮了。于是,我们自然而然地就聊了起来。我兴奋地告诉他我最终看完了《阿甘正传》,他随即问我感觉怎样样,我没有说,而是把问题直接又抛给了他。本来以为他会将当年的话再说一遍,让我弥补过去的遗憾,怎奈,我想错了,这一次他并没有滔滔不绝,甚至连简短的评价都没有。问他,他只是说自我不明白该怎样说。
好吧,我尊重他,所以我决定不再问他了。他不说,那就由我代言吧!其实,我很能理解他的感受,因为我自我也不明白该怎样评价这部影片。关于这部影片的影评,早在1994年,就铺天盖地,漫天飞舞了起来,各种专业影评人的观点遍地开花,包罗万象,似乎让之后人很难再挖出其他的任何更有意义的东西了。所以,今日我在此,并不是想写影评,只是就其中的某一点说说自我的观后感。
这部影片的大的背景,反映的主题,目的,意义,我都不是很了解,也不想了解,但其中的友情和感情却让我的心久久也不能平静。
首先,阿甘和丹.中尉、阿甘与桑巴的那种情同手足的深情厚谊,让我深深地为之动容。在当今这个尔虞我诈,朋友虽多,真心没有几个的社会里,我尤以为阿甘能收获到那么两个交心的朋友,阿甘,无疑是最聪明,也是最幸福的的。
其次,阿甘与珍妮之间的感情。对于阿甘,几乎所有人都是持支持态度的,这点是不容置疑的。但对于珍妮,褒贬不一似乎是注定的。很多人认为珍妮是个自甘堕落的女人,不配或者不值得阿甘这样一个真诚的老实人为之付出全部的感情。然而,我则对珍妮大家赞赏。我不仅仅欣赏珍妮追求自我的人生态度,也欣赏她敢作敢当的气魄。首先,不得不承认,有梦想,谁都了不起,而珍妮无疑是怀揣巨大梦想的----她想在闪光灯下唱歌。为了实现自我的梦想,她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多次离开她的挚爱----阿甘。有的人会怀疑珍妮到底对阿甘有没有真感情,我觉得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有,那是肯定的。我从来就没有怀疑过珍妮对阿甘的那份浓得化不开的爱意,否则珍妮就不会在阿甘还不懂男女之情时就想把最完美的自我无条件地给予阿甘;否则珍妮就不会在当自我已经不再纯洁如雪时说出那一句“我想你不会愿意娶像我这样的女人的”;否则珍妮就不会在阿甘极度思念自我时突然地出现,然后在与阿甘发生关系后的第二天早晨一个人黯然神伤地离开。
整部影片看下来,好多人都会说一句话,那就是阿甘是个傻瓜。独于我,则不然。我一点已觉察不到阿甘哪点比别人傻,反而觉得阿甘异常的聪明,超出常人很多倍的聪明。否则他断不会取得那么多的成就,也不会收获那么真的友情与感情。在阿甘身上,让我看到了洒脱人生的活法。他能够很爱很爱一个人,可是他只是那么远远地,深深地爱着,并不会去强行干涉对方的生活。他给予对方足够的自由,足够的私人空间,心中有着一份至真至诚的爱。他在任何时候,都只做最真的自我。他心里比谁都明白,何为傻子做傻事的人才是傻子。显然他从没做过傻事,所以他从来就不是个傻子。就是这么个简单的问题,却让很多聪明人回答起来显得异常的笨拙。孰傻,孰不傻,由此可知已。
阿甘正传观后感4
人生就像各种各样的朱古力,你永远不会明白那一块属于你。”阿甘母亲的这一理解,向我们阐明了:每一个人的生命轨迹都是存在,并且是独一无二的。阿甘,正是听着这样的教诲,一步一个脚印地踩出属于自我的生活的奇迹。从智商仅有75分而不得不进入特殊学校,到橄榄球健将,到英雄,到虾船船长,到跑遍美国,阿甘以先天缺陷的身躯,到达了许多智力健全的人也许终其一生也难以企及的高度。
在影片的开头和结尾你都会看到:在广阔的蓝天下,一根轻盈而洁白的羽毛从天而降,缓缓地降落在阿甘的脚下。这其实是影片在暗示: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人把生命看得像羽毛般纯洁,平淡而美丽,那么,这个人必须是阿甘。
阿甘天生就注定不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但上天又是如此公平,往往,它会令起点不高的人比天生优越感十足的人更早,更深刻地认识到生活的真实。幼年的阿甘腿有残疾,阿甘的母亲不得不为儿子套上一个笨重的铁架子,以辅助行走。放学后,同伴们在路上讥笑他,玩弄他,追赶着扔石头。女同学珍妮喊道:“阿甘,快跑。”阿甘惊慌,拔腿就想跑,跌倒了挣扎着爬起。渐渐地,铁架子不在束缚着他,他奔跑如飞。同伴们追不上他,眼睁睁的束手无策。这是阿甘人生中的第一个奇迹。
跑得快真是好世界。凭着惊人的奔跑速度,阿甘进了橄榄球队,以后又进了大学并最终顺利毕业。不久,他参加了。在越南战场上,阿甘的部队中了埋伏,一声撤退令下,阿甘记起珍妮的嘱咐:“打可是,就跑。”阿甘于是转头就跑。他成了唯一幸免的人。看到那里,观众大概都会发笑。阿甘如果不是跑得快,就不可能之后回到去救出负伤的战友;阿甘如果不回去拯救战友,那么阿甘也就不是阿甘了。
阿甘因战功显赫而受到总统接见。这是导演为我们准备的一幕喜剧,但我们却不会为此而觉得夸张,可笑。有的人常感觉生活负担过重,面前困难重重,所以整天垂头丧气,郁郁不欢。阿甘的信念这样的单纯,目标这样的清晰,即便先天不足,前有穷山恶水,他也以平常心视之,并最终一一跨过,这并不是说愚人之福,坚持这种态度和意志的人,信念能减轻他许多关于生命的重负,而使他到达生命之巅。
阿甘一生中仅有一种爱支撑人生,那就是母爱;阿甘一生只爱一个女孩珍妮,除此他永远心如止水;他能够为了纪念死去的战友布巴,而干起自我并不熟悉的捕虾业(仅仅是由于布巴的一句话)……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阿甘的心中仅有一个目标在指引着他,他也只为此而踏实地,不懈地,坚定地奋斗,直到目标的完成,新的目标的出现。没有单纯的抉择就不会没有心灵的杂念;而没有心灵杂念的人,大概才能够在人生中举重苦轻。阿甘的一生中出现了许多奇迹,但这些奇迹没有、也绝不会引导你去羡慕他,你只会欣赏和阿甘一齐的那些岁月、生命和历史,体味个中的苦甜,以期“跨越缺陷,完美人生”……
阿甘正传观后感5
1994年是上帝想看看电影的一年,于是有了阿甘,肖申克的人们,变相怪杰的陪伴。这么优秀的电影到了将近20年的年岁我才看到,是我深深的遗憾。
我想,感染奥斯卡评委们的阿甘,不仅是代表美国一个时代的见证人,更由于他比别人少了5分的IQ测试结果但却直率得善良无比的人格。中国俗语说,傻人有傻福,阿甘的便是最合适的解释了。他相信珍妮,永远都那么相信她,不断的跑,让他逃脱了伙伴的恶意追赶,避开死亡的子弹威胁,感染了整个美国的信念。他的直率得善良,不愿违背诺言,看似傻傻的坚持,却为他赢得比人得不到的财富与荣誉。成为富豪的他仍然住在妈妈的老房子里,他心里并不为金钱荣耀所绊,心里是纯净的,于是他等到了珍妮,等到了期盼的生活。他的一生,不单能用传奇来形容。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阿甘觉得自己想跑步,就开始来回地往返美国东西海岸,他是纯粹地想跑步,可人们都急切地想知道他奔跑的原因,是否有着某种高尚的意义。在这有追求才可以被理解的社会,纯粹好像只能被嘲笑。你说你喜欢跳舞,人家会说,跳舞有什么用,就能有饭吃有房子住吗?功利的社会不会理解什么是纯粹,干净。一切都得有利可图才可以开始,否则坚持就是没有意义。
他是个信守诺言的人,试问现在有多少人会坚持完成对一个死人而且是无趣又不现实的承诺。他就是个纯真的孩童,妈妈的教导铭记在心,答应了别人就一定要做到。最初的失败也没有影响他的信念。还能感染消极的丹上尉,让他重新有爱生活爱生命的希望。
阿甘的故事,就是让人看到希望与信念的光,每一个受他影响的人都重新振作,有着美丽人生。如果我有这样的朋友该多么幸福,他就是满满的正能量,不会丢失的前进的希望和力量。
阿甘正传800字观后感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