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观后感800字
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相关内容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山海经观后感,欢迎查阅!
山海经观后感1
在暑假里,爸爸送给了我一个礼物《山海经》。看到了这个书名,顿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无数的景像又是山又是海的,勾起了我很浓厚的兴趣。
但是当我看完了这本书我太震撼了。
《山海经》约成书于4000年前,它是一部先秦古籍。分为《山经》、《海经》两大类,共18卷。书中记载了古代的各种奇形怪状、拥有超人神通的奇灵怪兽500多个,内容包括了地理、神话、宗教等方面,也同时记载了许多具有神话传说性质的事情,在我看来称得上是一部神奇的百科全书。里面有的怪物可以治病,有的怪物一出现会发生天灾,还有的怪物名字就是自己的叫声,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其中还有两种奇异的动物让我难忘:一种是比翼鸟,每只鸟只长了一只翅膀,所以必须得两只鸟并在一起飞才能飞的起来。还有一种叫相柳,它长了九个头,可以同时吃九座山上的食物,凡是相柳到过的地方,都被掘成沼泽和溪谷。
在海经第六卷,海内西经记载了让我感觉十分神奇的树。珠树:传说只生长珍珠的树。文玉树:当然就像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生长五彩美玉的树。玗琪树:生长红色玉石的树。还有最神奇的不死树:就是一种长生不死的树,人服食了它长生不老。
总结最后我觉得《山海经》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知识的山、知识的海,它以丰富和奇特的内容,为古往今来的人们所称道、所叹服。所以要想学习和探索中国的历史在我看来不可不读《山海经》。
山海经观后感2
伴随着夏日阵阵暖风,我深深的陷入了《山海经》的神话故事之中: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瑰丽的画面,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情节,就像放映电影一般,依依闪现、历历在目、久久难忘。
在《山海经》中,我最喜欢的是“夸父逐日”这个故事,夸父为了让太阳一年四季平均地发光发热,造福人类。他不惜辛劳,就不停地去追赶太阳。他越过高山,越过大海,跨过千山万水,心中的目标是如此的坚定:太阳不管你跑得多快,我也要追上你。太阳,不管你的光有多厉害,我也要抱住你。不惧困难,坚持不懈地追赶,直到被太阳炽热的光灼伤自己,直到最后轰然倒下,脸上依然凝固着坚毅的神色。
我被这个故事感动了,被这本书感动了,像人类之母女娲,她可以为了救人类而舍身,像锲而不舍的精卫,她为了让别人不要像她一样被大海侵吞,她永无休止地填海。这样的精神,这种斗志,让我震惊。
再回头想想我们,生活是多么美好,但我做事不够认真,总是马马虎虎,半途而废。难怪妈妈总是说:做事要有耐心,要有恒心。我现在才明白一些道理,原来为了一个梦想,一个目标,为了有好成绩,是要付出辛勤的汗水,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才会有丰富的果实,骄人的成绩。
从现在起,我要听妈妈的话,做事不任性,不乱发脾气,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每一件事。特别是认真完成课内外作业,多看好书,做一个懂事的,上进的好学生。
山海经观后感3
《山海经》,先秦古籍,作者说法不一,有夏禹或益作等说。研究者认为很可能产生于战国到西汉初年,最后由西汉末年刘歆所编定。
《山海经》共十八卷,包括山经五卷,海外经、海内经各四卷,大荒经四卷,另又海内经一卷。其内容以记载海内外山川形势、殊方异国、人物珍宝、草木禽兽、昆虫麟凤并杂以神鬼天命、祭品贡物、巫卜方术之类。《山海经》的重要价值包括记载了民俗、历史、科学、文学的古典知识,而且是后代志怪小说的一个起源,是“古今怪语之祖”、“小说之最古者”。
1、民俗
《山海经》最重要的价值也许在于它保存了大量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除了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羿射九日、鲧禹治水、共工怒触不周山等之外,还有许多是人们不大熟悉的。如《海外北经》中载:“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在昆仑之北,柔利之东。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
2、历史
《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不仅仅是神话传说,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它又是历史。虽然由于浓厚的神话色彩,其真实性要大打折扣,但是,它们毕竟留下了历史的影子。把几条类似的材料加以比较,有时还是可以看到历史的真实面貌的。例如上文所引《大荒北经》中黄帝战蚩尤的记载,剔除其神话色彩,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场古代部落之间的残酷战争。又如《大荒西经》、《海内经》中记载了一个黄帝的谱系:黄帝妻嫘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海内经》)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乃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印)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大荒西经》)这个谱系具有传奇色彩,具有神谱的性质,但是,它与《大戴礼记·帝系篇》、《史记·五帝本纪》、皇甫谧《帝王世纪》基本相同。
3、科学
《山海经》又是一部科技史,它既记载了古代科学家们的创造发明,也有他们的科学实践活动,还反映了当时的科学思想以及已经达到的科学技术水平。例如,关于农业生产,《大荒海内经》载:“后稷是始播百谷”,“叔均是始作牛耕”。《大荒北经》载:“叔均乃为田祖。”关于手工业,《大荒海内经》载:“义均是始为巧亻垂,是始作下民百巧。”关于天文、历法,《大荒海内经》载:“噎鸣生岁有十二。”《大荒西经》载:“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次。”诸如此类的记载不胜枚举。有一些自然现象的记载尤其珍贵,这在其他书中是看不到的,如《海外北经》载:“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暝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上启下月}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4、文学
神话乃文学之母。神话与文学的关系,就像《山海经》神话中所见的盘古与日月江海的关系。神话说盘古死后,头化为四岳,眼睛化为日月,脂膏化为江海,毛发化为草木。盘古虽死,而日月江海、人间万物……都有盘古的影子。神话转换为其它文学形式以后,虽然往往消失了它本身的神话意义,神话却在作为文学中艺术性的冲击力量而活跃起来。(语见王着《神话与小说》)例如:先秦文学的南北两大代表:《诗经》与《楚辞》,都有古神话的痕迹,尤其是《楚辞》,保存极大量的古神话。《老子》、《庄子》、《淮南子》的道家思想也大量吸取古代神话而加以哲理化。
山海经观后感4
你看,所有的神,都是与山水四季日月有关,这也是为何山海经之所以为山海经的原因。神,自然生也。我们敬畏神的同时,也是敬畏自然,敬畏自身的时刻。
同样,万物有灵亦是如此,虽然我不知道说得是否准确,但我个人认为古代佛教就应该多多少少宣扬过这样的思想,而古人也或多或少受过这样的教育。万物有灵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认为在你不知道的空间和时间里,有很多真实而存在生命,而正是万物有灵的想法,打开你的想象力,使你好奇,使你探出头,使你忍不住去以柔和的姿态去对待、去想象万物。
其实,是真的是假的又何妨呢?世界原本就不是什么都有答案,当我们的想象力打开,看见这个世界以另外一种绚丽的姿态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不就是一种更深刻的舒展吗?
节目中也就此提出了为何宫崎骏的想象世界会被全世界人民所喜爱的原因,因为他赋予这个真实世界童真而奇幻的一面,简单而纯粹,直击人心底。
回到山海经,去翻看那些离奇的神话故事,那些本应该是比白雪公主、灰姑娘更加让孩子们熟知的故事,却被掩埋在厚厚的书下,看不见了。
而同样,让人遗憾的是,就在我上大学的9月份,奇幻这本伴我走过数年的杂志,停刊了。
你看,很多事就是这么猜得到开头,却猜不到结尾。
或许吧,现代人早就靠着仙侠之类的游戏再来重温那些远古的神话人物与奇珍异兽,又或者,这些神话人物和奇珍异兽只是一个摆设,一个背景,为了交代男女主角?为了开启下文?亦或是,为了泛泛娱乐大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