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特别节目观后感5篇(2)

关键词: 全国脱贫攻坚奖观后感,全国脱贫攻坚奖特别节目
淑娟0 分享 时间:

此次颁奖晚会集中展现了近年来全国各地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中涌现出的优秀共产党员、各行各业先进人物的感人奋进事迹,塑造了全国决战脱贫攻坚的光荣形象,此次颁奖晚会更进一步坚定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凝聚了全国发展正能量,鼓舞了抓好脱贫攻坚的士气和斗志。此次颁奖晚会是在全国所有脱贫攻坚人物中评选出的集中带动脱贫,致力于脱贫攻坚事业不忘初心,将他们和身边脱贫致富群众的事迹用最朴质的语言、最真挚的感情感染着每一个电视机前后的观众。

我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一名驻村工作队员观看了晚会的全过程,原本平静的心,越看越激动,深深被一个个感人事迹感动和鼓舞着。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在即,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决战期,脱贫攻坚成为了当下考验党员干部、国家工作人员的主战场。

在获奖先进人物中,让我感到不能忘怀的有两个故事,第一是身残志坚的电商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李娟,身患残疾,脖子以下的部位完全丧失能力,她依靠嘴里的一支笔,依靠网络,带动了全村经济增收,诠释了一份奋进不放弃的脱贫致富品质。第二是原广州市副市长,现任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他不忘困难群众,不管是在任上,还是退休以后,长期深入百色老区,将帮扶困难群众作为毕生事业来做。他们都以优良作风推动脱贫攻坚,起到了广泛的模范到头作用。

看了此次颁奖晚会让我感触良多,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实施帮扶之初要尊重群众,积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党员干部要有扶危救济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自我标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不断的反驳群众的意见。在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把贫困群众当作亲友,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设身处地的谋划、实事求是的规划,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脱贫愿望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以大病救助、民政救助、教育帮扶等方式帮助生病的群众和学生渡过难关,让贫困户对生活充满希望,充满正能量去面对现在的问题,加大“智”与“志”的帮扶力度,永久脱贫、直奔小康才不会是一句空话,不是遥不可及的愿望。用没用“心”和“新”,群众是有感觉的;被动扶贫和主动帮扶,群众是心知肚明;有没有将工作落在实处,群众是看在眼里的。只有真心付出、真心帮扶,扶贫工作才会取得实效,而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要切实精准施策,做到真正帮扶到困难群众,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作为一名村官,我们一定要像电视里的先进人物看齐,一样为老百姓谋富足、谋幸福,帮助他们彻底摆脱贫困,一心一意地服务于老百姓,在自己的岗位上奋斗,把每一个困难群众都记挂在心里,悉心引导,尽最大的努力干好我的脱贫攻坚事业,完成国家交付给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特别节目观后感5

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不能止于“摘帽”。脱贫摘帽只是消除了绝对贫困,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不能一“扶上马”就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还需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为广大干部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决胜脱贫攻坚提出了更高要求。贫困帽子摘了,攻坚精神不能松,我们要切实做到“四个不摘”,为老百姓“送一程”继续在致富路上奔跑,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让决胜贫困和奔小康“齐飞”,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

“摘”帽“不摘”责任,拉紧思想“防滑链”,压实主体职责。摘掉“贫困帽”,不等于“船到码头车到站”,尤其深度贫困地区,一旦干部“打道回府”,贫困就有可能“卷土重来”,致扶贫工作退回“原点”。各级政府、广大扶贫干部要拉紧思想“防滑链”,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切实压实帮扶主体的帮扶责任。要持续开展“两不愁三保障”排查达标、参与实施产业扶贫等精准扶贫、推动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到户到村;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把减贫战略纳入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定期走访对接贫困户,想方设法协调解决群众困难,以强化脱贫攻坚主体担当意识,确保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摘”帽“不摘”政策,转动扶持“驱动轮”,确保稳定脱贫。脱贫摘帽可能“一时”,却难保“一世”,要保持扶贫成果的连续性,就要时刻“长缨在手”,做到应扶尽扶,防止政策“急刹车”,影响脱贫“成色”。在攻坚期内,要坚持现有标准不放松,做到不脱离实际、不虚假脱贫;要保持原有政策不动摇,对摘掉的“贫困帽”继续施以产业、就业、健康、金融等扶贫政策;要完善兜底保障不遗漏,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做到应保尽保。要在主要政策不变的基础上,对实践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跟进研究,让脱贫政策更接地气、更为精准,让手中之“缨”更加“锋利”,更加“趁手”,确保将政策的“顶层设计”落细落实,实现稳定脱贫。

“摘”帽“不摘”帮扶,拧紧致富“增压阀”,鼓足发展后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脱贫只是第一步,要实现致富的高标准,除了责任不松、政策不减,还要做到帮扶不退,要确保攻坚期内驻村工作队伍不撤、帮扶关系不变、帮扶力量不减,持续加压加力,保证脱贫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要重点关注已经实施的扶贫项目,对实施主体、建设内容、资金需求等实施项目化管理,防止贫困户因项目不可持续而返贫;要拓宽后续产业项目,针对贫困户发展需求加大精准培训,利用帮扶单位的资源优势帮助做好产销对接,延伸产业链;要聚焦主责、用情用力,夯实扶贫脱贫基础,鼓足贫困户发展后劲,争取早日奔康致富。

“摘”帽“不摘”监管,织密效能“监督网”,巩固脱贫成果。脱贫攻坚是一项长期的、反复的工作,越往后,难度越大,监管机制和信息预警建起来,帮扶措施才能跟得上。要提高精准识别质量,建立全覆盖临界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大数据平台共享,做到脱贫返贫实时掌握;要强化扶贫项目监管,让有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入库、让扶贫资金跟着项目走,确保扶贫项目持续增收、扶贫资金落到实处;要用好巡查考核的“指挥棒”,以抓落实、促攻坚的工作导向压实主体责任,以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强化督查指导,真正让脱贫政策落实到位、脱贫工作有序推进、脱贫成果巩固提升,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特别节目观后感5篇相关文章:

2020决战的时刻全国脱贫攻坚奖特别节目观后感5篇

2020决战的时刻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2020《最美的乡村》扶贫攻坚观后感心得感悟5篇

2020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直播观后感范文5篇

2020“奋斗的荣光”——扶贫队长丁铁刚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2020收看奋斗的荣光扶贫队长丁铁刚先进事迹有感范文5篇

33173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