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观后感1500字范文(2)
四世同堂读后感4
生活之余,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囫囵吞枣地看完了老舍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这篇小说给我最直观的一点感受就是,那时,北平人生活及其艰难,几乎到了生不如死的地步!再看看现在,祖国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幸福安康。两边对比,天壤之别。不由得心生感慨。平静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呀!国破家亡,国强民安。平日,这种话显得大而空,但以这篇小说为背景,再去回味这句话,的确就有了较深刻的感悟。
小说中的背景是二次世界大战, 日本侵略亚洲的中国主战场。在这场战争中,北平城貌似平静,没有硝烟和炮火,但是城外传来的隆隆炮声和空中飞过的轰炸机以及街上日渐增多的日本人,无不提醒着人们,这就是战争。日本人的战争,不单单是真枪实弹,烧杀抢掠,还要从经济上扼住中国人的咽喉——自印钞票流通,控制日常百货供应,尤其是粮食的供应。更要从文化上进行侵略和腐蚀——利用中国的文化为其侵略行径粉饰掩盖,严禁中国人有自己独立的思想。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催生了许多粉墨登场的小丑。以大赤包、冠晓荷为代表的一批巴结献媚日本人,出卖灵魂的无耻之徒,不择手段,千方百计地陷害百姓,大把捞钱,为自己赢得了短暂的权利、金钱和平静的生活。这种看似荣华富贵的生活如同开在腐烂尸体上的花朵,貌似艳丽无比,实则臭气熏天,让人掩鼻,令正直的中国人唯避之而不及。假洋人丁约翰盲目崇拜欧美,不关心国事,不同情百姓,一味追求自己狭隘的幸福和所谓上等人的生活。还有蓝东阳、招弟、胖菊子等一帮丑恶嘴脸的下流人,为了嗟来之食,宁肯抛弃做人的最起码尊严,跪地匍匐在侵略者前面,甘心做民族的罪人、败类。
但是,更多的北平人在侵略来临的时候,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共度难关。小羊圈胡同的李四爷是一个慷慨,有侠肝义胆心肠的人物。街坊邻居,无论谁家缺吃少穿或遇到了过不去的坎儿,他只要有点能力,都一定要出手相助。瑞全代表有知识、有头脑、有能力的青年,毅然抛弃了温馨的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抗日的道路。钱默吟老先生在经历了家破人亡的家庭变故后,由一个只钻学问,不问政治的老学究,决然地投入到了抗日的地下斗争中,成为一个活跃在敌人皮子底下的抗日分子。瑞宣代表性格懦弱,委曲求全的一部分人,在经历了父亲、女儿无辜死亡,自己入狱的大劫之后,由一个温文尔雅的不抵抗分子转变为一个抵抗侵略的隐形斗士。
通过形形色色人物命运的描写,揭示了百姓、战士、汉奸不同的人生道路和命运,也明确地昭示世人——有侵略就有反抗,中华民族是坚强不屈的民族。文中释放出的信息是:短腿小鬼(文中语)可不管你是否是它的一条狗,只要它认为你可疑,不值得信任或没有利用的价值了,旋即投狱、折磨、杀死,没有丝毫的理由。这就是日本人的强盗逻辑!这就是这个民族嗜血成性的侵略本性!只有我们自己手握武器,充满胆量,狠狠地痛击它,它才能乖乖地缩回头,在它的小岛上蛰伏不动。
思绪从文章转回现实,当今社会,吃的穿的应有尽有,孩子有学上,大人有工做,休闲娱乐更是花样繁多。百姓安居乐业,幸福快乐。但是,一旦发生战争,眼前所有的秩序将发生巨大的改变。尤其是我们要时时刻刻提防那个曾经在我们的土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至今仍然在蠢蠢欲动、伺机复出的强盗。只有我们国家强大了,民族强大了,才能镇伏它,让它永远做着它的黄粱美梦,不复苏醒。
四世同堂读后感5
断断续续看完了《四世同堂》,打心眼里喜欢这部小说。文章以小羊圈为线索,写了小羊圈里的几户人家在北平沦落后的悲欢离合。老舍先生是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他的语言文字是别有风味的,诙谐但干净。这部小说中透过大量的心理描写,来刻画各种北平人的特点,软弱又坚强、怕事又勇敢、狡猾又老实。老舍先生细致真实地刻画了北平人民。
故事在祁家小院拉开帷幕,写了祁老人对日本人围城的担忧,他认为怎么也不会超过三个月。几乎所有的人想法都跟祁老人一样,认为日本人不会伤害百姓,不会株连无辜。因此,谁都没有亡国之忧,只求保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但是,在日本人的统治下,谁都没有真正的太平,小羊圈的各家各户都受到了大大小小的影响,一幕幕惨剧血淋淋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如果说常二爷进城买药被罚跪是小事的话,那第一件大事就是钱诗人家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钱诗人的儿子载着一车日本兵壮烈牺牲,钱诗人被捕,受了酷刑,钱诗人的另一个儿子病逝,妻子自杀。眼睁睁地,一个好好的家就这样分崩离析了。这一幕幕悲惨的景象惊心动魄,让人不忍睹视,但是又迫切想知道故事怎么发展,急切地看下去。
我特别喜欢小文夫妇,虽然他们是“戏子”,不过小文出身名门,被迫拉琴度日,但是他身上还有一种“贵族”精神,不沉沦不市侩不消极,淡泊钱财名利,只要自己过得舒坦,不管其他。不管家道多么没落,日子多么困窘,他依然是个“人”,在苦的时候他能果腹度日,稍微有点余钱,他也会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正因此,也才有后面的故事吧,小文夫妇借演戏为名,杀死了日本人。当然,他们也血溅当场,死无全尸。
小羊圈里死的最无辜的是拉车的小崔,他是为了送冠晓荷去参加一个集会,但是被作为替死鬼给砍了头。
死得最悲痛的是祁天佑,因日本人的过错给店里多送了十双鞋,结果授予“奸商”的头衔游街,边游街边说骂自己是奸商。天佑不堪其辱,当天晚上,投湖自尽。天佑是家里的顶梁柱,半边天,有他,家里人才觉得踏实,才觉得温暖。但是他没有和任何人告别就离开,是全家人最深的痛。
当一幕幕悲剧走进小胡同,也走进了我的内心深处,这是我们在 “抗日神剧”中看不到的情节。当外敌入侵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能安稳,“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这部小说应该推荐给我们所有的青少年读一读,这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读本。
老舍先生是一个善良的人,他写这部小说本着一个善良的愿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说说这部小说里的五大汉奸和他们的下场。
晓荷,他仅仅为了向日本人献殷勤,没有证据就开始举报钱诗人。这是他所做的第一大恶事。为了恶心他,老舍先生没有安排他升官发财,一直被“笼罩”在“大赤包”的阴影下。后来他被抄家,被下监狱,出狱后不思悔改,衣食无着,因肚子痛被日本人拉到城外“消毒”,也就是被活埋。这个下场是让我们读者大快人心的,死得也算惨烈。
“大赤包”,老舍先生对她丝毫不手软,将她相貌描写得特别丑陋。她亲日之后,成为妓女检查所的所长,从此醉生梦死,大肆敛财,贪得无厌,而且愚蠢至极,比如最后她给她的助手十万。她被抓是因为“狗咬狗”,汉奸蓝东阳诬告了她。她入狱后特别悲惨,没有吃的,没有衣服换,她发疯至死。老舍先生写她在狱中所受的折磨也是不惜笔墨,极力渲染,读之,虽感恶心,也感畅快。
蓝东阳,应该说是老舍先生笔下最恶心的一个人,首先是他长得既丑,又脏又臭。其次,就是他对日本无限忠诚,时时刻刻都在念叨“万岁”。他还具备一切坏人的一切缺点:小气贪婪,连泡妞都只买几粒花生米,但是,老舍先生巧妙地以恶制恶,让他娶了胖菊子,被整的够呛,所有财产被席卷了;他没有底线,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令人发指。不够,我觉得他的下场不算最坏的,被送往广岛治疗,被原子弹炸死。
胖菊子,祁瑞丰的老婆,她最初追求的就是好吃懒做,好逸恶劳。但是,她的丑陋是慢慢展现出来的,喜新厌旧,贪图享受,没有廉耻,贪婪无比。她嫁人,而是嫁给“什么长”,而不是某个人,所以,她抛弃了祁瑞丰嫁给了最恶心的蓝东阳,一对奇葩走在了一起。最后,她沦为下等妓女,卖淫为生。
我觉得祁瑞丰也是汉奸极品。日本人一进城,他就想着怎么和日本人拉上关系,但是实在没有门路,只好巴结冠晓荷。他所做的一切也实在是说不出口,一心想着自己怎么贪图享受,背信弃义,不念手足之情,而且不知悔改,执迷不悟。最可笑的是冠晓荷家败祁瑞丰丢官后,俩人打听到冠晓荷二女儿做了特务去投奔,被日本人抓后,由天津调来两位有权威的“支那通”,结果是:在相貌,言谈举止,嗜好,志愿,心理,各项中,晓荷的评卷分数是九十八,瑞丰稍差一点,九十二!而据那两位支那通说,能得到平均分数八十分就可以做第一等的顺民,晓荷与瑞丰应该是超等。瞧,老舍先生是怎么恶心他们的。他死得很痛快,就是被日本人抓走后,不分青红皂白杀了,丢了一件他穿的衣服到院子里。
这些坏人,老舍先生一个都没放过,送他们去了该去的地方。同样,老舍先生也给“好人”安排了比较圆满的结局,虽然钱诗人家都破了,但还留下了一个孙子,而且,钱诗人第二次被捕后没有受刑,被营救了出来。不美的姑娘高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最后也和祁家老三走在了一起。
唯一不圆满的是祁家的小孙女被饿死了。我想,这是老舍先生再次对日本人可恶行径的控诉吧。最终,老舍先生不能释然,悲剧就是悲剧,日本人种下的罪恶,是永远不能忘怀的,是应该铭记的,他们杀死了太多无辜的人,包括不谙世事的娃娃也没有幸免。
读过这本书,感受着各种人物的悲欢离合,也有一种刻骨铭心的恨——倭寇和汉奸。让我特别感慨的还有老舍先生文字的魅力,想象丰富,描述得淋漓尽致,描述得细腻精致,描述得入木三分,让人深深折服。文字,不管是让我们恨也好,爱也好,它本身就有无穷抗拒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