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谷高中观后感范文感悟作文

关键词: 红河谷观后感,红河谷高观后感范文
戴衔0 分享 时间:

红河谷整部电影作品,不乏相对壮观的战斗和祭祀画面。表现了当地居民深感自然力量之强大为人所不能胜,自自卑感只有在同类人群中才可以隐藏并伴随忙碌的工作来压制心中的畏惧。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红河谷的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红河谷观后感1

影片《红河谷》主要是讲西藏淳朴的民风民情和西藏文化,还有在受到外侵后西藏民族奋起抵抗的故事。影片最突出的是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不存在独立,更不需要外人介入。

故事从开头到结尾都有一个打火机贯穿,打火机是所谓西方文明的代表,入侵者借口为我们带来文明,然而到了最后他们正是被自己的“文明”毁灭。

影片在开始时介绍了西藏的风土人情,讲述西藏人民救了两个英国考察者并和其中一个暂留在西藏的考察者快乐相处的情形,隐隐的为后来的故事情节埋下伏笔。

在后来被称为“女神”的小姐,她的出场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笑,她最突出的性格是不拘一格的大笑,是发自内心的快乐的笑声,她的笑声无形中感染了我们。她对爱的坦诚,没有遮掩,没有贫贱的看法更是值得欣赏的。在她知道汉族女子夹在她们中间时,她没有用她的权势或者想计谋来拆散他们,只是直接去找她并直截了当的让她退出,还有在知道她触犯族规的时候,并没有去告发或者以此来威胁她惩罚她,小姐不愧被称为“女神”,她活的坦坦荡荡,真是很难得,都说爱情是自私的,并且很容易在爱情中迷失自我,而小姐却保持的很冷静,并且永远保持她高贵,骄傲,纯真的气质。看到两个有情人终成眷属时,她会心的一笑,为他们高兴,没有嫉妒更没有恨。她的这些品质正是我们现在人所丢失了的最美好最重要的东西。虽然她们有上下级,贵贱之分,虽然她们迷信,无知,贫穷,落后,但是她们拥有最重要,最美好,最本质的东西,这就已经足够,这就让我愿意放弃我所拥有的科学,知识,富裕,先进,而去加入到她们的温暖大家庭中去。

影片在讲述了汉族女子,西藏孩子,汉子,小姐和英国考察者的友谊和快乐相处的日子后,介绍了英国考察者在回国后介绍西藏的风土人情,引来了英国军事将领对西藏领土的觊觎。不久两个英国考察者换了身份,变成了入侵者,再次来到西藏,在西藏人拿着哈达向他们走去时,他们却把炮筒对准了他们。在藏族人和侵略者谈判时,侵略者利用藏族人民的诚信,善良的品质骗了他们,继而进行了残忍的大屠杀。这更突显了藏族人民的善良,单纯,坦诚,也突显了侵略者面对这么善良,单纯的人们使用卑鄙的手段并残忍的杀害了他们有多么的可恶,可憎。

在侵略者入侵后,藏族人民奋起反抗,用他们的比喻是“对跳入羊圈的狼绝不手软”,藏族首领的一句话更是让我叫好,在侵略者借口帮其独立劝说其投降时,藏族首领把五指聚拢握成拳头,说“各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各民族的自治是家庭的分家问题,我们自己家的事就不用外人来管了”,是啊,正是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正是因为我们亲切的就如同牙齿和嘴唇一样,牙齿总有磕到嘴唇的时候,然而他们是分不开的。只有把手指握成拳头,只有各民族团结起来,才能是我们这个大家庭强大,才能是我们这个国家繁荣昌盛。

影片的结局很悲惨,西藏孩子充满仇恨,把侵略者带入陷阱,西藏勇士用侵略者送的打火机与他们同归于尽了。看了这部影片之后,感慨之余我陷入矛盾,西藏当时也许正是因为它的落后而保留了真诚,善良的美德;而当时的英国也许正是因为经济的发展,利益的争取,才有了自私,侵略,战争,最后害人终害己。在现今社会中,我们正是缺失了这些藏民身上最本质,最美好的东西,我想这和我们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可是真是经济的发展让我们摆脱了贫穷,落后,迷信等等,让我们过上了舒适的生活,可是无形中我们忽略了道德的提高,我们之间开始了猜忌,设计,嫉妒,仇视等等,把我们最本质的,最美好的善良,真诚丢失了。在现今社会,我们缺少信任,人人变得冷漠,让人不寒而栗,看到一些敏感的事件后,我产生了避世的思想,看到藏民互相真诚以待的风土人情,我羡慕她们,渴望她们的生活,我想我宁愿生活在贫穷,落后的环境中,虽然寒冷,但我想我的内心是温暖的。可是生活在贫穷,落后,迷信的环境中,我真的不后悔吗?人总是觉得得不到的东西是美好的,我不知道到底什么样的生活能够让我完全满意,我只是希望现今社会中,人们除了追求物质上的富足之外,找寻一下我们丢失了很久的最本质,最美好的东西。

红河谷观后感2

一阵阵辽阔的歌声从草原上飘来,伴随着碧蓝的天空,和煦的阳光,这声音,穿过巍峨的雪山,亘古的湖水;这声音,婉转中透露着坚定,渐行渐远后,却是刹那的永恒。

之前我一直没有看过《红河谷》,第一次看,每个场景我都不想落下。细细品味电影中主角们的每个眼神,每个动作,每句话语,故事中没有使我伤心到极致的感情,她仅使我默默地感动,含蓄地触动着我的每个心弦,洋溢在心底的暖意可以随时冰凉,却又在冰凉中渐渐温暖。

一部电影一般只有1,2个主角,但我认为在《红河谷》这部电影中,每个人都是主角,因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着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故事。在电影中,他们虽然不言不语,却胜过一切语言的力量。 这部电影的确有很多值得观看者细细品味的地方,影片中穿插着扣人心弦的人物命运以及美丽的爱情故事,表现了汉藏深情,展示了古老而神秘的藏族文化与壮丽的西藏风光。她结合了爱国主义,友情,爱情等多种感情元素。

在这部电影中我认为每个出现的主要人物,内心深处都是善良的,包括英国侵略者头目,在看到的其他材料中,描写的无不是外来侵略者绝对的残酷屠杀行为,然后从侧面对侵略者严厉抨击,而在这部电影中,英国侵略者头目不再是绝对的冷血,从一定的程度上,也刻画出了他人性化的一面。

他带着一种国家使命感和责任感来到西藏,他们是狡猾的,使纯朴的西藏人相信了他们,并使几千西藏人十几分钟内倒在血泊中。最后,他在矛盾和犹豫中坚持,在翻译家反对声中湿着眼眶说出了自己内心对士兵的责任,在救命恩人前伸出双手想要提供帮助,看着他的表情,我知道那一刻他是真诚的并痛苦着的,复杂的感情是用情理逻辑说不清的,对啊,他的最后一句话,明了,“为什么,我们没有成为朋友?”这是对自己的反问,也是对当前环境下的一种质问,然后在无可奈何中慢慢消亡,为什么为什么,因为他们是敌人,国家间的冲突,使得安逸变成炮灰,使得个人感情变得微不足道,身不由己。所以,在这部电影中,我看到的不再是强调帝国主义对旧中国侵略的严厉抨击,然后让我们去憎恨,而是从一个角度更着重于强调,人类各民族之间虽然文明进程不同,但都应该平等相待、和平共处,才能得到幸福与安宁,恃强欺弱的侵略只能带来共同的灾难与灭亡,这恰恰是当代的主题。 在本土西藏人民和外国侵略者的交汇中,每每看到他们的感情和使命的碰撞,如开头所说,让我从温暖中冰凉,在冰凉中温暖。冰凉的是最后所留下的荒诞,惨烈,凄凉,温暖的是他们尚有情谊所在,还有那高原在为藏族英雄儿女祈祷,继显纯洁,普渡他们那崇高的亡灵。 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会让我不由自主的联想到现在的西藏问题,虽然电影仅仅是艺术的真实,但当我看到电影中西藏人民不畏死亡的恐惧,誓死与侵略者较量的精神,让我倍受感动。虽然有一些不明真实身份的分裂分子在西藏打着西立的名号,但从古至今的民族精神已深深植根于每个生活在西藏的中国人民,它像千年大树根一样,扎根于土壤,永不拔出,除非大树枯萎,但是,永远都不会有那一天。电影中不论是强悍男子,柔弱女子,颤弱老者,还是年幼的小孩童,都有着强烈的爱国之心,一个叫嘎嘎的小孩,拿起无形的武器,悍卫净土。他将敌人领进沼泽地,看着魔鬼走向地域痛苦而微笑的稚脸,让我印象深刻。这个民族微息尚存就反抗到底,绝不容欺凌。藏族人民爱憎分明,不屈列强的侵略,誓死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尊严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可歌可泣。

34522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