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电影《上甘岭》有感5篇_上甘岭观后感范文最新
上甘岭战役,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坚守防御作战的范例,表明以坑道为骨干、支撑点式的防御体系,对抗击强大火力的突击、增强防御的稳定性有着巨大作用。今天小编整理了观电影《上甘岭》有感5篇_上甘岭观后感范文最新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观《上甘岭》有感1
今天晚上我们党支部组织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主题党日活动,一起观看电影《上甘岭》,重温老一辈先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艰苦抗战的奋斗历程。
《上甘岭》是一部表现抗美援朝的经典黑白电影,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的带领下,坚守阵地,克服断水断粮的困难,在坑道内坚持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电影让我最为印象深刻两个的片段是:在上甘岭的坑道里,战士们遇到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因为敌人封锁,坑道里缺水缺粮,生存艰难,送粮食的战士们一批接着一批,但能够成功的并不多。连长把仅有的两个苹果交给卫生员,卫生员将苹果传给重伤员,两个苹果在坑道里转了一圈,又完整地回到连长手里。影片最后,年轻的通信员小杨,为了把敌人在山头的枪炮台打下来,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插入炸弹的洞口,让后面的战士们成功夺回了山头阵地。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为了祖国人民,战士们以惊人的毅力,坚守了二十四天,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上甘岭战役不仅奠定了朝韩的南疆北界,还换来了东亚地区几十年的和平。上甘岭战役,涌现出无数战斗英雄,形成了伟大的上甘岭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高地。上甘岭战役胜利的背后,体现的是我军的指挥艺术、战斗作风和团结精神。
上甘岭战士们面对强敌,面对严酷的战争环境,他们的镇定、乐观的精神令人敬佩不已。不管在什么年代,发展到什么程度,革命的故事不能忘,革命的英雄不能忘,我们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发扬积极乐观,不屈不挠,坚定不怕苦、不怕累、艰苦奋斗的理想信念!
观《上甘岭》有感2
今晚我们在教学楼504开展“铭记历史,砥砺前行”主题党日活动,看了电影《上甘岭》。这部影片讲述了坚守上甘岭阵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与敌人浴血奋战,打退了敌人二十多次的疯狂进攻。此后,他们又根据上级指示,退入坑道坚守阵地,拖住敌人,使之无法前进一步。在坑道里,他们遇到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不仅与外界的联系被敌人切断,而且缺水缺粮,生存艰难。但为了祖国、为了朝鲜人民,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坚守了二十四天,从而赢得了时间,使中朝军队取得了大反攻的胜利,并使整个朝鲜战场的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
虽然上甘岭战役早已过去68年,但银屏中的画面,高亢的战歌带我再次重温了那段催人泪下的历史。上甘岭战役是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展开的一场著名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美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我军共伤亡11500人,其中阵亡4838人,伤6691人,共计1.15万人,伤亡率在25%以上。当看着电影中一个个中弹而倒下的战士们,我黯然神伤;当看着上甘岭被炸成一片焦土那触目惊心的场景,我默默流泪;同时也为那铁骨铮铮的志愿军而骄傲;更为那让人回肠荡气的英雄场景而激奋。
今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70年前,为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与强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他们为了保家卫国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把鲜血洒在了异国他乡;为了捍卫伟大祖国的尊严,他们舍生忘死,终于在1953年取得了胜利,这场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巩固了中国新生的人民政权,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当看完这部影片后的最大感受是,革命先烈们他们在烽火岁月里仍能够改天换地,我们没有理由在和平的年代不能建设好我们的家园。
我们应当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风格,凡事以集体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面对困难,要勇敢面对,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发扬战天斗地的精神,树立不怕苦、不怕累的信念。虽不在硝烟弥漫的年代,但我们在小事中,在平凡的学习工作中体现我们新时代年轻人的风采。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吾辈当自强!
观《上甘岭》有感3
《上甘岭》这部影片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场战斗,它发生在1952年的秋天。这是一场残酷的战役,是一曲英雄的赞歌,更是一部关于中国军人的传奇史诗。抗美部队志愿军某师某营八连在接到师部命令后,前往上甘岭这个阵地,在接手阵地后一个上午就击退了美军二十三次进攻。然而不知疲倦的美军还不断地组织一波又一波的进攻,守卫上甘岭的战士们一直坚守。由于敌军太多,八连伤亡惨重,最后只剩下30多名战士。接到师部命令后,八连退守到坑道进行阻击战,死守了20多天。由于没有补给,战士们断水断粮了。师部知道这个情况后曾派了不少战士去送水和食物,但是都牺牲在了敌人的机关枪下。八连连长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看到这里,我也非常紧张,心都提到嗓子眼了,为战士们捏了一把汗。敌人了解到我们的情况,就在坑道口不远处建起了碉堡,战士们一旦出来拿物资,就会被碉堡里的敌人用机枪扫射。这是要把战土们困死在坑道里啊!看到这里我焦急万分。即使这样,战士们也绝不向敌人投降。
在没有水的情况下,战士们只能硬啃压缩饼干,就是在这种艰难的条件下,战士们也没有一丝的抱怨,终于,师部派人突破了敌人的封锁,成功地送来了一点点粮食,还带来师长送给连长的两个苹果。苹果在战士们中传来传去,大家都不愿自己吃,他们心里都在想:不,我不可以吃,这苹果肯定有人比我更加需要,我不该吃!这里深刻的体现出了深深的战友情,这才是真正最感人的情谊。
后来师部的援军到了,大部队一路过关斩将,一个一个阵地攻下。可是打到了最后一个山头时,才发现敌人神不知鬼不觉地在山顶上建起了一个火力点,让大部队怎么也攻不上去,派去的3个爆破组都牺牲了!这时,通讯员小杨主动请缨,要求前往完成爆破任务。由于小杨对山体地型熟悉,很快便冲到了火力点下,但是由于火力太猛,小杨受伤了,他一路匍匐前进。看到这里最让我忘不了的就是他那坚毅的眼神,那种不完成任务绝不罢休的意志,让我非常感动。他把爆破筒塞了进机枪口,可是被敌人推了出来,他就像董存瑞一样用自己的身子顶住爆破筒,顶住机枪口,最后喊一了句:“连长......”我眼睛湿润了,我知道战士小杨用自己的牺牲换来了战斗的胜利 朝鲜战争是我们的立国之战,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在敌我双方兵力悬殊的情况之下,中国军人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牺牲的精神打赢了这场战斗。影片虽然结束了,却带给我很多的体会。战争年代在没有食物没有水的情况下,中国军人凭着顽强的意志克服困难,取得了胜利。在和平年代,我们什么都不缺,我们更要发扬这种精神,遇到困难不能退缩,应该迎难而上,学习对于我们来说就像是一场战斗,我们要克服一个个知识难点,把他们一个个攻下,取得最终胜利。影片中战士之间的情谊也深深地感动着我。他们相互信任,彼此爱护,在食物和水都缺的情况下,总想着战友,这种舍我的精神,不自私的格局,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和同学们也应该有这样的友谊,相互礼让,互相关爱,一起成长,度过我们美好的小学生活。我们更要爱护环境,珍惜水资源,在影片中,一滴水!哪怕就一滴!都是一棵救命稻草,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没有了水,我们就会如同一棵干了的小树,不再长出绿叶,不再焕发新生命的光彩。影片结束,我深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以为理所当然的和平生活,是先前的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用不懈的奋斗向烈士们致敬。
观《上甘岭》有感4
今天我在学校电教室观看了一场红色电影《上甘岭》,电影讲述了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美军向我军上甘岭阵地发出大规模战争,我军奋力抵抗,最终保卫了阵地的上甘岭战役,为朝鲜战场上的抗战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上甘岭阵地上的战士们面对敌军的猛烈炮击,不但没有退缩,而且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八连的战士们损失惨重,牺牲了四十余人,孟指导员也被飞溅的弹片刺伤了眼睛,在抵挡了美军无数次的猛烈进攻后,上级突然命令八连撤退到上甘岭附近山头的坑道里,八连连长张忠发虽然很不情愿,但军人的职责就是绝对服从命令,张忠发只好带着部队撤退到坑道里,但当孟指导员回到八连后,原本一蹶不振的张忠发重新振作起来,待上级批准后,开始筹备夺回上甘岭阵地的作战计划,准备一举歼灭敌人。
但是在最关键的时候,狡猾的敌人切断我军的后勤补给,虽然坑道里还有一些压缩饼干,但是没有水,根本难于下咽,眼看指导员昏迷不醒,张忠发决定下山抢水,牺牲了三个战士只抢到两桶水,但就在这时,因脱水和饥饿的孟指导员牺牲了,而且坑道发生了坍塌,战士只好撤到六连的坑道,向师指挥部请求支援,师部在犹豫了很久之后,终于同意发动进攻,得知这个消息的战士们个个摩拳擦掌,六连,三连,八连的战士选了一个清冷的黄昏,朝上甘岭发动进攻。势要夺回失去的阵地。美军被打得措手不及,正在这时,大部队赶来支援。经过一天一夜的激烈战斗,阵地上的敌人被全部歼灭,成功夺回了上甘岭阵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