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电影观后感(2)
第三,影片展现袁隆平与国外记者的对话是通畅的。因为除了他们俩之外,看不见一个翻译的身影。这就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袁专家的学识和风范。虽然他整日与泥土打交道,堪称一介农夫。但是,他是世界的,大家看见了:他有世界的水平和眼光。影片的结尾部分,是由他自己亲自主演,流利的英语,坦然的气度,一招一式,举手投足,真实地展现了“水稻之父”的大家风采。
观看整部影片,定然会想起孟子所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几千年过去了,人类仍然逃不过这个宿命。袁隆平是凡夫俗子,一定也是逃不过这则上天的拷问:这句话的翻译就是: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现在看来,这句话,简直就是为袁隆平量身定做的。有一次,在一个昏天黑地的夜晚,看着试验田里自己呕心沥血、苦心积虑培育的禾苗惨遭别有用心之人的破坏和蹂躏时,他不顾一切跳入没膝的水田中,顶着雷鸣电闪和倾盆大雨,高捧一团黑泥,痛心疾首,泪流满面,仰天长呼:“它也是一条生命啊!”可是命运有时候就是越挫越勇,困顿与错乱反而坚定了他研究杂交水稻的决心。由此看来,袁隆平是上天派来降给他大任的那一位。
袁隆平身上最大的优点是实事求是。这在那个年代显得尤为重要,像金子一样宝贵。他对待研究实事求是,错了就是错了,没有进展就是没有任何进展,不会因为其他相关因素而放弃这个金子一般的信念。对待感情也是实事求是,尊重事实,承认事实。虽然实事求是在任何时代都是很难做到的,但是,他做到了,不折不扣地遵守着。
所以,人们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还想加上一点:实事求是地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袁隆平电影观后感5
__月__日,学校组织师生观看电影《袁隆平》。早就对这位水稻之父略知一二,正好趁此做个深入了解。电影手法写实,片中主人公散发出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着我。
影片展示了袁隆平所具备的完美品性:一是不屈从。在不理解甚至是误解的压力面前,不是急于争辩,也不是满怀怨恨,而是坚持自己的理念,若无其事地继续前行。"任它风吹雨打,我自闲庭信步"。因为他的内心更强大,有着巨大的勇气和底气,所以他才能不屈从也不在乎强势的压力。我们周围有很多看似强悍无比的人,总是颐指气使、盛气凌人,一副惟我独尊的样子,可一旦遭遇比他更强大的人否定,马上就唯唯诺诺,内心的虚弱毕现。怎样的人才能够坚持真理?在此立见分晓。
其二、不刻板。在逆流的大环境中,不做无谓牺牲地反抗,当袁隆平听到红卫兵说要拉他去批斗时,他立即很积极地配合,并自己喊着"打倒袁隆平",令人忍俊不禁。这不是胆小,也不是懦弱,只是为了保护自己以便继续科研也保护家人的策略,因为无法和那些人进行沟通,无法让他们理解,而他们掌握着生死,这种一心只朝大目标无视细枝末节的变通,无不体现在他科研的思想和经历上。正是这种变通不刻板和他自由率性、融会贯通的思维行事方式,帮助他打通了杂交水稻的全新道路。
其三、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当研究十年没出成果,上级领导要取消他的研究项目和研究经费时,他回答:"不管怎么样,我决不放弃!"十年无果,有多少人会在其间知难而退?这十年外人眼中的空白,于科研实际上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袁隆平终究还是幸运的,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在助手们的帮助下,他得到了一株上苍赐予的"野败"(野生雄性败育稻),所以他说,成功=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机遇,很多人穷其一生,都是在失败中坚忍前行,他们应该更让人敬重。成功是需要机遇的,而人生就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呈现出什么样的品质和精神才是衡量成败的尺寸。
其四、心中有爱,有爱才会不计回报地负起责任的重担。袁隆平心中不仅装着对妻子的爱,对家庭的爱,更有对全人类、对自然界的无疆无界的大爱。正是这种大爱,使他立下"让人类摆脱饥荒,让天下人都吃饱饭。"这个心忧天下、造福人类的宏大抱负。对爱的深刻理解,也让他更加懂得包括水稻在内的生命,这种洞察和把握让他始终没有偏离科研轨道的正确方向,从而最终取得成功。影片不仅展示了袁隆平的大爱,也表现了亲人们对他的爱,他的父亲为了让他安心工作,不让他知道自己去世的消息,并要他的妻子转告他:"你安心工作,早日研究出成果,就是尽孝,是尽大孝!"。父母的理解、妻子的支持,让他得以一心扑在事业上,终于实现了理想。
谁说搞科研的人就是书呆子,毫无生活乐趣?影片给我们展示的不仅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充满着乐观主义精神的人,还是个会工作、更懂生活、多才多艺又有着七情六欲的凡人。电影从小事落笔,以袁隆平普通人的情感和品格体现他令人景仰的人格魅力,简单处见不平凡。
查看了袁隆平的资料,感觉电影对他取得至伟功业的成因还揭示得不够,未表现出"野败"的杂交第一代抽穗时,还没有人知道其科研价值,但袁隆平却毫无保留,把"野败"材料分送给大家做实验。人多力量大,在用上千个品种与"野败"进行上万次回交转育后,培育出了几个优良的不育系和保持系,我觉得这才是他真正大成功之处,因为他深谙只有联合攻关才能成就事业的道理,一旦有新的突破和发现,就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介绍给同伴,从不以单位不同而保守秘密。同时他把三任总理拨给的数千万元研究专款,用来组织全国同行共同研究,把申请到的研究课题分配到全国不同的地区和单位,进行分类指导、合作攻关,不但用个人成就垫高了全国同行的起跳点,而且迅速在全国形成了各路大军协同作战的局面。科学研究需要集思广益,在个人得失中锱铢必较的人是成就不了伟业的。当今,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人际交往越来越广泛,社会合作越来越重要,市场经济需要互利多赢,和谐社会需要共建共享,我们要实现伟大目标,就要像袁隆平那样在更加广泛的人群中求合作,在更加深层次的领域中求协调,在更加宽广的舞台中求发展,才能舍一己之私利,成大局之伟业。
袁隆平电影观后感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