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传观后感500字初一大全(2)
推荐文章
看了多次,我懂《阿甘正传》吗?其实只是懂里面涵盖的亲情、友情与爱情。对于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阿甘纯真的心灵足够用一生去品味,他使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人生应该需要什么样的心态。无论何时,无论何处,无论和谁在一起,他都依然如故,淳朴诚实、乐观坚强、对友情和爱情忠诚,仗义疏财,执著进取。他没有顾忌,他关注的都在当下,延续一生的是他的责任感以及对他人的善念和爱。绝对大数中国影迷与我一样,是被《阿甘正传》涵盖的人生意义与全人类共通的情感所感动,甚至反思现代人终日茫茫碌碌为名利奔波,阿甘无所求却得到很多。
这一次观看的时候,对他奔跑的情节印象尤其深刻。其实小时候看《阿甘正传》很不解阿甘为何要选择去奔跑,感觉这是一段莫名其妙的剧情,自已喜欢的也是电影中阿甘最后名利双收“幸运”的人生,中学时代在看《阿甘正传》中阿甘的奔跑,我认为阿甘的奔跑是对人生的一种态度,执着向前的狂奔,坚韧不拔的毅力,中学时代的我感
觉自己像成为了电影中跟随阿甘一起奔跑的人一样,当阿甘不跑说"I'm tired"的时候,就茫然无措了。或许现在的我还是太年轻,对于《阿甘正传》,这部我看了许多许多遍的电影,我依旧不能确定我的理解是否正确,只是写下当下对电影当中阿甘奔跑的看法,电影定格在阿甘停下的时候,阿甘说了句“我累了”,在我后来看英文版的字幕当中"I'm tired",是的他的字面音译过来是“我累了”,但后来看到些评论,结合当下的环境,“我明白了”这个音译更加贴切电影当时阿甘的表述,当阿甘的母亲离开,,还有女朋友珍尼的离开,阿甘变成了一个人,阿甘的智商只有75,他需要用跑步的方式去思考,去追寻一个为什么大家都会离开的答案,化解自已难以解开的悲痛,每一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已的路,阿甘选择了奔跑,电影当中最后一直在与阿甘一同奔跑的人,那些一直在阿甘奔跑路上采访阿甘为何要奔跑的人,都是导演一个精妙的设定,旨在告诉大家做自已并不需要理由。
阿甘正传观后感5
的一个好友,给我讲了他很喜欢的一部电影《阿甘正传》的观后感。当时他先是问我有没有看过,而我看他兴致正浓,也就没太好意思扫他的兴说自己没看过,于是含糊地说自己貌似看过。于是,他就开始了他的长篇大论,跟我大谈特谈其中的精彩内容。说实话,依照当时他的那个劲儿,就是我说没看过,估计他也不会介意和我分享他的那份独特的感受的,因为他实在是太认可那部影片了。不过,说实话,现在想想,其实自己挺对不起他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当时尽管他很有激情,绘声绘色地给我分享那部影片的精彩瞬间,可我却一个字也没听进去,他完全是对牛弹琴。直到今天,时隔一年,我才把他当时给我推荐的电影给看了。看到快结束的时候,我突然变得急不可耐起来,当时我唯一的想法就是等电影一结束,就给他打电话。说时迟,那时快,当电影就剩下最后的一分钟,而我也即将拿起电话拨打他电话时,突然他的头像亮了。于是,我们自然而然地就聊了起来。我兴奋地告诉他我终于看完了《阿甘正传》,他随即问我感觉怎么样,我没有说,而是把问题直接又抛给了他。本来以为他会将当年的话再说一遍,让我弥补过去的遗憾,怎奈,我想错了,这一次他并没有滔滔不绝,甚至连简短的评价都没有。问他,他只是说自己不知道该怎么说。好吧,我尊重他,所以我决定不再问他了。他不说,那就由我代言吧!其实,我很能理解他的感受,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部影片。关于这部影片的影评,早在1994年,就铺天盖地,漫天飞舞了起来,各种专业影评人的观点遍地开花,包罗万象,似乎让后来人很难再挖出其他的任何更有意义的东西了。所以,今天我在此,并不是想写影评,只是就其中的某一点说说自己的观后感。
部影片的大的背景,反映的主题,目的,意义,我都不是很了解,也不想了解,但其中的友情和爱情却让我的心久久也不能平静。首先,阿甘和丹.中尉、阿甘与桑巴的那种情同手足的深情厚谊,让我深深地为之动容。
阿甘正传观后感6
主要是讲医学定义的“弱智”阿甘在母亲和一生挚爱的女孩珍妮鼓励下,一路奔跑,摆脱他人的欺凌和羞辱,奔跑进大学,奔跑
进军营,立下战功,成功经营捕虾船,购买苹果公司股票,成为百万富翁乃至亿万富翁的传奇故事,而故事的女主人公珍妮虽然是个正常人,但受到家庭和社会风气的影响,走着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或投机,或看似不平凡,但最终却是黯然收场,为阿甘生下孩子以后就早早逝去。
影片开头是一枚缓缓飘落的轻羽,旋转飞扬,飘落至阿甘脚边被他温柔地拾起并夹进书中,至此,一个“傻瓜”的传奇一生正式开始。电影结束,还是那枚轻扬的羽毛,从书中滑落而出,随风飞起,飘向空中。突然,一阵风吹着羽毛向下坠落,可是又怎能吹落那枚羽毛奋然向上的心,它冲破那缕风的阻拦,自由漂浮于那蔚蓝而又广阔的天空。首尾呼应的两个长镜头,既唯美又寓意深刻,让整个电影得以升华。整部电影主要由两条故事集线构成,相互交叉前行,一条我们看着阿甘向成功一步步奔跑,另一条,我们看着和阿甘两小无猜的珍妮一步步走向堕落,两者鲜明的对比也让观众印象深刻。而影片中多次重复出现阿甘母亲的话:“你是疯了还是傻子?妈妈说了,做傻事的人才是傻子”。而谁是智者谁又是傻子?让我们不得不思考那些自以为聪明洋洋得意的时刻,真是讽刺。整个电影下来,每一次珍妮的离开,都会有一辆车在不远处等着她,那可能是珍妮的虚荣和现实的诱惑的具现化。最后一次司机问她:“你又要逃么?”,珍妮说:“不是逃”。或许也是在暗示珍妮也想改变那样的生活,整理好自己好好面对阿甘,迎接和他的美好生活,她还会回来,再也不会离开。阿甘并不聪明,珍妮最终的离开让他迷茫,他想不清楚为什么会是这样。遇上穿上那双红白鞋,开始了那段荡气回肠的奔跑,在那段漫长的路途中明白了生活的真谛,我想或许他也想感受一下珍妮四处漂泊的日子,我没能陪你浪迹天涯,起码让我知道浪迹天涯摄怎么样的。那一路奔跑就是那个时代“美国梦”的具现,代表着“美国精神”,或许这也是它当年打败《肖申克的救赎》的理由吧。
阿甘正传观后感500字初一相关文章:
★ 阿甘正传观后感
★ 阿甘正传观后感悟
★ 阿甘正传读后感
★ 甘正传观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