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观后感优秀范文5篇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很多地方组织的成员都观看了献礼抗美援朝70周年爱国主义教育影片《金刚川》。今天小编整理了金刚川观后感优秀范文5篇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金刚川观后感1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抗美援朝战争锻造了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1月4日,在公司党委的组织下,我和同事们一起去看了影片《金刚川》。观看这部电影之前,我没有想过这是一部怎样的电影,会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直到电影开幕。
金刚川是金城前线附近的一条河流,河流最宽处达60米左右,在不借助桥梁的情况下无法通过。为了战争能够胜利,战士们必须要在金刚川上架设一座用来运输战力及物资的桥梁并保证其畅通无阻。但金刚川原有的大桥同一座人行便桥已被美军轰炸毁坏,为阻止桥梁的搭建,美军甚至将金刚川沿岸的树林摧毁。在敌方一次又一次的轰炸中,战士们向着修桥这一目标,顶着战火以血肉之躯一次又一次的修补。
“一个战士,是脚步坚定、勇往直前的,是永远年轻、永远追求光明的。”真正的战士,是在战争激烈紧迫的情势下,每排间隔3米有序过河的高度纪律性;是高炮班排长张飞与师傅关班长的师徒情谊;更是在燃烧弹毁损全部桥体的惨况下,最后架起的人桥。
我们生于和平年代,不曾经历过战争,但战争年代烈士们的精神不能忘却。何为“金刚川精神”,是铁的纪律、高效执行;是坚韧不拔、势必达成;是不怕牺牲、勇于奉献。如管虎导演所说“每一个牺牲都是有价值的,只是不易于被发现。如果大家走心的话,就会发现我们身边的同事与家人们,总会有人默默奉献。”反观现实生活,在我们的工作岗位上,依旧有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战士”存在,他们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任劳任怨的付出着,而默默付出的人为什么又不能是自己呢?我们虽然身处二线岗位,但依旧可以凭自己的绵薄之力发光发热,为公司的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公司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发挥等同于“金刚川精神”的玉象精神。
金刚川观后感2
抗美援朝的英雄故事读书的时候学过很多,电视里看了很多,也听了很多,却不知道还有一个地方,名为金刚川,不知电影能把当年那场真实而惨烈的战争还原多少,但看完之后真的发自内心的震撼与感动。
7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50年10月25日,中国志愿军应朝鲜的求援,打响了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守护人民安宁幸福的“第一枪”。
走近历史,时间又退回到1953年7月12日前后,抗美援朝的决胜之战金刚川战役,后来美军空军飞行员史密斯回忆当时的战况说:“中国志愿军打不死,一次又一次莫名其妙的修好了跨江的大桥,美国工兵修桥最快要三天,而我们的中国志愿军仅仅只要几个小时。”
“当美军最后使出杀手锏用B-29轰炸机大面积投放燃烧弹,山体,草和树木烧掉了三分之二以上,在飞机上都能闻到遍地的焦糊味。”通过这番话,足以证明当时的惨烈。
中国人民志愿军面对世界上当时最精良的武器装备,面对敌机猝不及防的突袭与榴弹炮激烈的轰炸,生生用高炮打掉美军好几架侦察机,B-26型轰炸机。史密斯在后来的回忆中说,打下来的轰炸机机身上,居然有机关枪的子弹。”
老年的史密斯回忆说:“本以为燃烧弹会让美军胜利,结束战役,但是中国志愿军不信神,但却创造了神迹,这不是人类能做出来的事情。”
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英雄,每一个人都渴望胜利,每一个人都不曾退缩半步。
或许在我们心里,有很多疑问,过河的方式还有很多种,为什么非要以搭人桥这种方式过河,但我只知道他们都是久经战场考验的斗士,他们所选择的渡河方式,绝对是当时的情况下,唯一的最好的方式。
工兵连的战士们全部牺牲后,配合修桥的连队仅幸存一个人,湍急的金刚川上,搭起了一座让大部队过江的人桥。”多年以后,参与过修桥的,也是唯一活下来的小战士在讲述这一段历史时,依然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当“前方战场见”,成了两个四川老乡彼此的第一句、也是最后一句话时;当点燃烈火,吸引敌人火力正面对抗之时;当只剩下一条胳膊、一条腿,把麻痹大意的敌机打下来之时;当最后用层层血肉之躯的人墙筑起的人桥,保证大军通过之时,心中无不充满了感动与敬意!是平凡而又伟大的志愿军,是他们用血肉铸成了长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打出了骨气,更打出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守护祖国和人民的安宁。
他们都是英雄,与朝鲜战场的千千万万个英雄一样,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却是我们心中永恒的丰碑……
金刚川观后感3
看完《金刚川》,忍不住写了一篇观后感。这部电影把抗美援朝称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虽然解放战争后建立新中国,但解放战争终究是一场内战,内战对手在军事素养、作战能力各方面都是比较差。新中国成立后,在当时却在国际上没有什么话语权,真正让新中国在世界东方站起来的是一年后爆发的朝鲜战争。朝鲜战争,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的精神与力量,看到了解放军的顽强意志与军事能力。这场战争打出了国威、军威,打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
朝鲜战争,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的精神与力量,看到了解放军的顽强意志与军事能力。对中国更多了尊重,受朝鲜战争影响,苏联就开启对中国的全面援助——这就是著名的156工程,最初苏联只答应援助少数项目,随着朝鲜战争志愿军的胜利,苏联援助的项目节节上升,到53年已经确定了50个项目,1959年已共计有100多个建设项目。
朝鲜战争还促使中国拿回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亚非拉一票国家的支持是一个方面,但这不是决定性的,重要的还是自身的实力,还是美国的认同。中国在国际上的分量越来越重,没有人可以忽视。1970年尼克松访问中国,然后中美关系迅速正常化,1971年10月25日,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如今这场战争离我们已经过去了太久,年青一代对它的印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没有中美贸易战,抗美援朝热度不会这么高。在我们一穷二白的时候,我们依然打跑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对手,如今我们更富裕,更强大,过去的对手却更虚弱,更怯懦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我们依然可以在各个领域打败它。“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致敬我们伟大的前辈,致敬我们伟大的祖国。
最后我还想说说电影本身,在看了《八佰》之后,再看管虎的电影很难不带着有色眼镜。看完《金刚川》之后我久久难以平静,想不出导演到底想要表达什么。电影在透露着一种浓浓的反战气息,从美国飞行员的复仇和回家,到志愿军不断用鲜血和牺牲祭奠。战争给无数人带了灾难,反战本身并无错误。但是志愿军是挑起战争的那一方吗?这样的电影如果想宣传反战,那就要多拍点帝国主义侵略者给被侵略国家带来的灾难,多拍点朝鲜半岛的人民在联合国军的机枪下如何流离失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