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是一部怎样的电影观后感

关键词: 霸王别姬电影观后感,2021年霸王别姬电影观后感
慧宜0 分享 时间:

《霸王别姬》的时间跨度很大,从国民初直到结束,是中国最动荡的几十年。影片从一个很小的生活截面去展开这几十年间社会的各个现象,以一对伶人的跌宕人生、事业发展和爱恨纠葛为线索,辅以宏大的历史背景,再现了老北京戏园子的情景、国粹京剧的发展和国内时态变化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一下霸王别姬电影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霸王别姬电影观后感1

在一份杂志中,张国荣提到这是自己最喜欢的一部电影,但除了张国荣,真不知道,谁还能将蝶衣的情,蝶衣的怨演的那样的凄楚?谁能演到那样的动人心魄?影片中每一处生命的残忍,每一处爱恨的纠缠都是那样的痛,那样的狠。

张国荣把程蝶衣演活了,演得让许多人觉得生活中的他就是那样的。塑造角色的最高境界,不就是让观众产生恍惚的错觉,角色即他,他即角色吗?

而《霸王别姬》的主题曲《当爱已成往事》亦是张国荣剖开内心,切身演唱的“心声”。这首歌表达了程蝶衣痴迷于对师哥的情感和京剧艺术而不能自拔,最后酿成人生悲剧的复杂情感。歌词透出程蝶衣对爱的执着与无奈,这种爱的纠缠胶着,伴着歌曲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对影片的主演及演唱者张国荣来说,《霸王别姬》带给他此后在电影世界里长达20年的光辉岁月。张国荣由一个歌者化身为一位实力派演员,在香港及内地影坛都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印记。

在《霸王别姬》中张国荣扮演的程蝶衣痴狂到极致的形象,既是一种人生形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洗尽铅华的人生命运。在历史巨变的岁月中,程蝶衣的一生可以说历尽了碰撞、磨难、蜕变、精神上一层层剥离。但这不也正是中国文化在近代化的历史大潮中痛苦整饬的表现吗?

张国荣在陈凯歌导演的指导下,以京剧艺术名角的造型出现,在锣鼓喧天、斑斓绚丽之间生出一份清幽寂寥,他让一出韵味悠长的历史剧目,把一段迂回的曲折戏梦人生唱响。

纵观整部《霸王别姬》,张国荣似乎以另一种方式诉说着自己的人生,对于戏中段小楼的背叛和从对情敌菊仙的锱铢必较再到最后的心心相惜。张国荣都是以一种常人难以企及,难以言语的情感在活着。

霸王别姬电影观后感2

陈凯歌的电影,霸王别姬。

故事的开始是一个女人的面孔,轻浮的,无助的,带着点疯癫的意味。

怀里的孩子用布蒙着脸,能看到的只是一双漆黑明亮的眼睛,惊奇而又茫然的看着眼前的世界。

一张有着精细面孔的男孩子。

无法想象这个每日靠出卖肉体为生,靠轻薄的男人指缝里漏出的钱过日子的女人是如何有了这么一个孩子,而且,把他养到了这么大,然后狠狠心把他送入了戏班。

不太能想明白的是在那个时代为什么人们的生活和戏剧联系的那么紧密,以至于戏班的师傅踱着步子告诉这群孩子凡是人呢,就得听戏。

总之那个孩子还是入了梨园,他的母亲在严寒的冬日里用刀剁去了他多余的那个手指,人们不顾他的手上的血和眼里的泪强行要他行了拜师礼。

也许就在他多余的一指离开他的身体的时候,那个女人以及她的世界从此就和他再也不关。

每日里辛苦的练功,也许是那群孩子卑贱的生命所能做的唯一的事情。

但是即使在寒冬的天气里,他们也可以对着大江唱着: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虽然他们不会知道他们唱的是古代的大英雄所留下的穿越了多少个世代的毫言。 每日的生活是师傅的皮鞭和他们并不懂得的戏词,但是心还是会在那么恶劣的环境里觉醒着。

于是就在那句戏词里挣扎着:“小尼姑年方二八,正青春被师傅削去了头发,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蛾„„”

想逃,其实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如何,也许只是因为他只想要自己是个男儿郎。于是也许仅仅因为外面有他们梦想中的冰糖葫芦,就趁着那声吆喝夺门而出。

于是看到了外面的世界除了有冰糖葫芦还有角儿,有一天也许他们也可能成为的角儿,要万人捧着,享尽荣耀的角儿。

于是,回去,也许冥冥中感觉到了自己的命运。

还有看不到头的弱者,看够了皮鞭木棍,吃了糖葫芦,一条绳子结束了自己。 也许,还会有来生。他也许会这么想过。

经历了生死,接下来听到的是完整的霸王别姬的故事,记住了一句话:人,要自己成全自己。

霸王别姬电影观后感3

《霸王别姬》这部电影讲述了京剧艺术家程蝶衣和段小楼从京戏学徒成为万众瞩目的“角儿”,又由于种种原因走向衰落的悲剧故事。

程与段对待京戏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程蝶衣把京戏当作人生的全部,人们形容他“不疯魔,不成活”,是对艺术有着执着追求的理想主义者。而段小楼只是把京戏当作谋生的手段,除了唱戏,也追求其他俗世的乐趣。

段小楼结婚时,程蝶衣勃然大怒,我觉得他的这种情绪不是出于争风吃醋,更多的是愤怒师哥没有做到“从一而终”,侮辱了崇高的艺术。他很单纯,只是想和师哥唱一辈子的戏。

从这部电影中可以感受到陈凯歌导演对艺术的态度,相信对程蝶衣的痛苦他感同身受。在剧变的社会背景下,艺术难以保持纯粹。当艺术与政治冲突时,艺术永远要让步于政治,甚至很多时候会沦为政治改革的牺牲品。时代的风向不断变更,世界变化翻天覆地,人的命运沉浮流转,唯有真正的艺术容不得半点儿投机取巧。浮躁的社会风气弥漫,留给艺术的纯净空间越来越小,许多博大精深的艺术走向式微,这是全人类的悲哀。

某个名人说过,只有科学和艺术才是人类文明的追求。

一生只为你

不疯魔不成活的程蝶衣,戏就是他的一生。从小就能看出细腻的情感。他坚守,但为了段小楼,一次次放弃自己的坚守。被母亲抛弃,但是一直在写着信,写完又烧了,虽如此但仍可以让他内心好受一点吧。

菊仙、段小楼可以说被时代推搡着生活着,他们不能改变命运和时代,只能不断放低姿态去适应社会,但社会兜兜转转,标准一变再变,他们自己有时候确是停滞的。菊仙最后在房里上吊时,红色刺绣嫁衣,红得刺眼。他们岂不是最可怜的?蝶衣至少还有自己的一方净土,他们俩只剩了无可奈何。

41406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