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字亚运会观后感(2)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大学生找工作,他的条件很优越,公司的人事主管也表示可以录用他。可他一时兴奋,习惯地打了一个响指,结果就是因为这个响指,人事主管认为他性格不够稳重,取消了他的录用资格。这位大学生因一时没有注意自己的举止而失去了一份工作,所以文明礼仪真的很重要。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这句话也正反映了不懂得礼仪,就无法与人更好的沟通交流,从而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自从亚奥理事会把举办权交给广州的那一刻起,我们每一个人都肩负着一份神圣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做的亚运东道主,给来自五湖四海的国际友人展现一个绿色的广州,一个和谐的广州,一个文明的广州,一个充满欣欣向荣的广州。我相信,我们将会迎来一个激情的、和谐的、绿色的亚洲,让我们引以自豪地对世界宣布:“激情盛会,和谐亚运!我们准备好了。”
亚运会观后感4
12号这天,人们的心情如熊涛海浪般激昂;这一天,亚洲人民欢聚一堂;这一天,我们做好了继承的准备——亚运开幕日。
运动给人带来了健康与欢乐。运动像火一般燃烧起人心中的激情,促使人急速向前。当我再次见到这火般的激情,我的心边难以平息,这就是亚运所给人带来的火的意志。圣火熊熊燃起,它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动力,循环再亚洲之间,在各个地区上显现魅力。这一次,圣火来到了广州,我以作为一位广州人为名,继承者火般的激情与意志。
运动不只是增强体魄这么简单,而是运动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一些矛盾。这应该是火的意志与水的至善而成的真正的运动了。亚运在即时,也许亚洲上的一些国家之间存在着重大的矛盾,使他们的交流形成了一个屏障;当亚运来了,他们就能放下平时的种种,一起携手走上亚运的舞台。我不得不称赞亚运所带来的和平光景。正是亚运使他们共同进退,这亚运精神是最有魅力的。我该如何继承亚运的精神呢?这火和水般的精神。
亚运开幕后的第一天,我被几位朋友邀请一同去爬山运动一下。没想到我的死对头也被邀请了去。我心里想着:“看我怎么超越你。”……在爬山过程中,大家你追我赶得,出了一身的汗,这时离山顶不远了,一位同学建议来一场比赛庆祝亚运。就是看谁先跑道山顶,我想这下可以威风一番了,不然平时给他看死的。比赛开始后,大家一如既往,用尽最后的力气向前,我满以为可以第一的,谁知我的死对头和我保持着同样的距离。终点快到了,领先的还是我和他,还有一步就可以到达了。突如其来,死对头他踩空了,顶多是摔到胸前,不会滚下山去。但这个时候,我是有两个选择的:一是扶住他;二是一步登顶。我在这一瞬间选择了第一个,扶住了他……
回到家里,他在q上和我道谢,还和我聊了很久一段时间。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感受。这亚运的精神真能化解很多平常不能化解的矛盾,我继承了这亚运精神后,还要传承给别人,让别人一同感受着亚运的精神。这火和水般的亚运精神!
亚运会观后感5
无愧乒坛霸主 中国队时隔32年再度囊括全部7冠
广州亚运会乒乓球比赛收官之日,中国乒乓球队在率先进行的男女单打半决赛中全部取胜外国选手,会师晚间的决赛。继男女团体、混合双打、男女双打夺冠之后,中国队又提前包揽了两个单打项目的金银牌,再度复制了1978年曼谷亚运会上囊括全部7项冠军的传奇。
和双打比赛如出一辙,单打四强仍是中国各占半壁江山、日韩选手分庭抗礼的格局。
在本次比赛表现稳健的李晓霞首场对阵韩国削球名将金暻娥,以11比4、11比7、11比5、11比9的不败战绩横扫对手。赛后她表示:“因为三个月乒超联赛的朝夕相处,从金暻娥的眼神、动作就可以知道她是否紧张,因此在心理上占据了优势。”
中日两位天才少女的较量有些“纠结”,郭跃开局保守,在前四局1比3落后的绝境下,连扳三局惊天逆转日本偶像球星福原爱,涉险挺进决赛,也提前包揽了女单冠亚军。“自己胜在打得果断、坚定,最后时刻完全释放开了。”郭跃赛后表示,“我在比分上没有想得太多,主要是认真思考每一个球的打法。”
男子单打首场半决赛在中国22岁小将马龙和韩国“大刀”削球手朱世赫之间展开。原本被认为颇具悬念的较量,最终以马龙不失一局的完胜告终。马龙坦言自己在赛前有一些紧张,但“今天我告诉自己一定要耐心,包括最后一局领先被对手追回来一些时也是这么想的。”主教练刘国梁称赞马龙本场取得了世界大赛中的最好成绩,已登上一个新台阶。
最后登场的王皓面对日本头号男单水谷隼的挑战,将世界冠军的技术和素养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样直取4局,和马龙会师决赛,也实现了男单亚运三连冠。刘国梁赛后承认:“如今的王皓很可怕,他的综合能力比北京奥运会和去年的世乒赛时都更成熟,在场上完全是一种享受的感觉。”
600字亚运会观后感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