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我的教师生涯》心得体会800字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观看《我的教师生涯》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观看《我的教师生涯》心得体会1
看完《我的教师生涯》这部在电影频道播出的电影后,直到现在我的心情都不能平静。无不为影片里的主人翁陈玉所感动,他勤劳朴实,忘我工作的作风,为了孩子们,将自己的一身都献给了一个穷山村的教育事业。
在那个特定的年代,多少知识分子被无情摧残;多少有识之士被那种“革命”气势所压倒;多少仁人志士被那个时代“抛弃”。
此时,想到了我的启蒙老师杨秀立,(听别人说教过三代人)。在我们那个贫穷的山村,为教育,为育人,没工资没奖金,当时那个年代是记工分。每天按8分记工作日,在我们那个穷山僻壤,不说讲台就连课桌黑板都没有。课桌是一块石板,石头就是凳子。有的同学连写字的铅笔、写字本都买不起。能用上的都是家里比较有钱的人家了,没有的同学是很羡慕的。老师上完一天课,就连开水都喝不上一口,渴了喝口凉水,冷了只有忍着。老师用的粉笔别说有多金贵了,剩下的粉笔头用一个指头在黑板上都要画上一笔。唉!那个年代别提有多苦了,多少个春夏秋冬?老师:辛苦了!
说到老师就情不自禁说上自己的老师了,回忆嘛对每个人都是即痛苦又美好的。
影片里虽说没提到我所说的这些,写得最多的是老师如何关心家庭较困难的学生。在去北京找“红旗服装厂”的过程中,尤其是当陈玉老师得知服装厂因效益差倒闭的情况后,一脸的茫然和无助。给学生做演出服这么一大笔现金就这样石沉大海,到处打听也无消息,这都是学生们勤工俭学好不容易挣来的辛苦钱。在当时那个环境就是一笔天文数字,何况是收入微薄的老师呢?那就更是如此了。回到学校后,同事问他去北京的情况,为了不让老师们为他着急,他却编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说已经将钱要回了。
他利用休息时间,拼命编竹筐卖。尤其是写他的妻子,虽然对话不多,没有山盟海誓,没有卿卿我我。不难看出两人的恩爱之情比对话更有说服力。为了支持爱人的教育工作,得知爱人的情况后,她找娘家人借钱,为了完成他们青年时代未完成的心愿,她将年猪都卖了,拿出来给爱人买演出服。体现了一个农村妇女勤劳、朴实、高尚的思想情操。
陈玉拿着妻子给他的钱,眼里的泪水夺眶而出,多少天的委屈,此时没有语言,没有表白。一切的一切酸甜苦辣全部在泪水里。
看着孩子们在台上穿得花枝招展,唱着他们年青时唱的那支“让我们荡起双浆”,老两口流出了激动的热泪。这部影片没有着意刻画爱情,很自然的展现给观众,让观众自己去感受艺术,让人品味。
观看《我的教师生涯》心得体会2
看完影片后,我一直在思考:陈玉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呢?怎么样才算是一个好老师呢?主人公陈玉是个治学严谨,不被世俗所同化的优秀教师。
在60年代的农村,正规师范毕业的老师并不多,但陈玉却是其中之一。他由于给学生传授生理卫生的知识,从而引来非议。其实,就是在现在的农村小学能够给学生讲授和性有关的知识也是凤毛麟角啊!可以说电影中的陈玉应该是一个思想新锐的人物,所以找到人们的非议。要想成为一个好老师,他应该是不被世俗同化的。
主人公还是一个体恤农民,热爱学生的老师。
在学生们需要演出服,而家中经济出现困难的时候,陈老师带领孩子们自力更生,编竹筐,卖钱来买演出服。他为了自己喜欢的音乐,喜爱的教育事业,想尽了办法。终于使得演出成功举行。当面临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学生辍学打工的时候,他四处寻找,甚至把学生领到自己家里住。这体现了陈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乡村孩子的热爱,体现了一名乡村教师伟大的人格。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必须热爱学生。
当陈玉退休之后,他回到了开始他教师生涯的月亮湾小学,用尽毕生的继续,办了一家青少年活动中心。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乡村教育,献给了农民的孩子。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懂得奉献。
在主人公陈玉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优良的师德师风,可以看到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的崇高品格。陈玉对学生的关爱负责自不必说,但儿子涛涛的离家出走无疑是他教书育人的最大败笔,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应该先内而后外,他忙着教别人的孩子,却忽视了自己的孩子,这不是一个莫大的讽刺吗?其实在很多时候,官方的宣传有时会不自觉的陷入一种误区,被报刊电视表扬的教师,不是献出自己健康或生命的,就是为了学生,忽略了家人的。我认为真正的好老师,不应只扮演好教师这一角色,因为我们同时也是一个儿子、一个父亲、一个丈夫。
一名优秀的老师,其教师素养也应该是很好的,我认为,作为教师,首先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并不断学习新的知识。 “学无止境”,要终身与书为伴,跟着时代的节拍,走在时代前沿,这样才能给学生永不枯竭的新知识。
作为一个不负人亦不负己的教师,自尊与胜任、自我实现等的需要无时无刻不提醒他做有心人,在教学生时教自己。当下,社会对教师的期望日益提高,这迫使教师要不断地增进自己的教授感情。
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老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调整自己的心理,维护和提高心理健康,从而保持自身良好状态的心理健康去影响学生。
我们要爱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自觉地去树立自己的美好形象,自觉遵守学校纪律,主动努力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国家栋梁。
当我们具有这些教师素养的时候,当我们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时,不知道最后会不会像陈玉一样:
在风景秀丽的小溪旁,陈玉支起三角架,架好相机,按号遥控,设置成自拍,颤巍巍地走到镜头前,准备给自己和这里的风景合影。但当他走到镜头前的时候,相机没有按下快门,而他刚走开的时候,相机却咔嚓一声,拍下的只是小溪边的风景。是啊!多年以后又有谁会记得这个在乡村学校默默付出的老师,又有谁知道在这个小山村里有一个人的梦想、爱恋还有一生的执着!
我不知道陈玉在老到只剩下回忆,只能颤巍巍的站在岁月的风口眺望过往的时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是一种问心无愧的幸福么、还是有些难以言说的遗憾,这恐怕只有陈玉心里才清楚了。
但我知道的是,我在此之前要做的是,努力去培养自己的教师素养,做一名优秀的老师。
观看《我的教师生涯》心得体会3
用一个晚上的时间来观看这份期待已久的电影,是值得的。之所以在之前就一直很期待,原因有二,一是《我的教师生涯》在宜昌长阳拍摄,从媒体报道开机的那一天起,就有一种强烈想早点看到这部出自本土的电影,其二,倒不是因为影片强大资深的演员阵容和录制队伍,而是更热衷于关注和欣赏故事主人公的那种精神和品格!
很早就知道,该影片取材于当阳教师郑琦同志一生的教育经历,主人公陈玉的教师生涯就是郑琦的真实写照,我想表达的并不是影片本身的艺术性和可赏性有多高或者说多模强悍。曾经记得几年前在了解和学习郑琦同志事迹的时候在材料中郑琦有这样一句话:我抱定了终生献身于红领巾事业的决心。这句话在今天,在今天的各行各业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有多少人能立下这样的誓言和决心,又有多少人能始终不渝的去实现这个诺言和真正的用一生去完成,我并不知道。甚至是作为曾经做过教师的自己,也无法高声的对自己以及自己的人生做出这样的肯定和抉择。我想,这也正是我们很多人所不及的,这也正是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所缺乏的一种行业之魂,我们这么繁荣昌盛的国家,人才济济,要是我们每一个人才都都拥有像郑琦或者是影片中的陈玉一样的抱负和决心,我们将很难想象,我们的国家,还能缺什么,我们的人民百姓还能缺什么。我们多期待的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还会任重而道远吗?几十亿人口的一个星球上,中国,舍我其谁呢?
使命和责任,是那么的坚定与执着。信念与理想,是那么的高尚与无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舍弃自己的前程和理想,卸下自己的一切爱与哀愁,去完成自己所追求的事业,去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为了一个个辍学的孩子,为了那一双双充满渴求的眼睛,他所承受的却是用一生来完成的千斤重担。人间大爱,莫过于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