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派观后感范文600字(2)
我们走在这条路上,正值青春。而我们却不得不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与同样的人,做同样的事。所有人都是同一个姿势,同一个表情。于是我们厌倦,厌倦日复一日类似的生活,也厌倦这样一个与别人类似的自己。我们有大把的精力,却只能把它全部消耗在书本里。我们不满着,咒骂着,却无能为力。因为我们不能赌上自己的未来去追求所谓的“个性张扬”。“未来”总是比“现在”重要,所以我们要活在“现在”,却不停地为“未来”打算。尽管,未来,未曾来。于是我们一边抱怨,一边认命,到最后学会习惯,毕竟,这样的选择之于我们,百利而无一害。
没有谁的青春是真正无悔的,在青春的年岁里,我们本就是冲动的。我们害怕当某一天我们回忆起自己的青春时,能够想起的,只是一片空白。于是我们在内心深处隐隐期待着在这个最美好的年纪里,能够发生一些美好的事,好让自己不留遗憾。
成长,或许是雷霆乍惊措手不及,或许是春风入夜,润物无声。而忏悔与改过,是我们唯一的救赎。幸而,我们还有机会改过,而不是空留无边悔恨。幸而,这一路上,我们还有父母师长的陪伴,而不是独自一人摸爬滚打。或许会很辛苦,但至少不孤独。
青春,只是连通幼稚与成熟的桥梁,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般轰轰烈烈。
青春派观后感范文4
谢谢你又带给我高考的回忆,我看完的时候泪流满面,我特别像故事中男主角,特别是在男主说:"如果时光可以停止,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如果记忆可以修改,我更愿意把故事主角换成晓凡。“青春谁没有傻过?只是我们这帮傻傻的男生特别容易痴情,以为自己喜欢她就一定要无时无刻和她说话联系,以为喜欢就是要这么轰轰烈烈,但是一点点坏小事情小细节就把自己打垮了甚至好多天都一直在想这件事情,最后他们在不同环境,时间一点点带走男主的爱,他愿意放过自己,谢谢,你终于放过你自己了。我知道男主你是喜欢晓凡的,特别是在你跟贾迪他吃醋和你对话,你支支吾吾的不肯说出那一句:“不喜欢!”我有时都会多么感慨如果那时候我接受她就好了,我那么痴情有什么用最后还不是这个鬼样,可是我认为导演你肯定还有一句话没说:就算我知道我去表白也是这鬼样,可我还是会去。
像老师说的那些话真的是满满的回忆,还有最后老师要分别那一刻老师说的话,还有多管闲事的父母,还有好像每个人青春的烦恼,都在这个影片中勾勒起我的回忆,我们的青春太像了,可又是那么独一无二。(还有这些人物头发和举止动作,真的才是我那时青春的模样)
我喜欢这部电影,非常细腻描绘了青春,而这个青春又和我如此相近,全部都是情怀和回忆,谢谢导演(我只是有感而发
青春派观后感范文5
青春是稀里糊涂的,横冲直撞的,口号的,口号的,口号的,经历过高考的青春更是。那时候总懵懂却觉得前路很清晰,那时候总迷茫却觉得有梦想就有无限可能,那时候还是暗恋不敢说出口却再也不会有那样的单纯,那时候高三,残酷,高压,沉闷,却在愣头愣脑的青春面孔中透露着一股子鲜活。这样多美好,可惜没有这样美好的电影,拍过的几部关于高考的青春片,实在不敢恭维。直到《青春派》——这实在不是一个讨巧的片名。
《青春派》之所以成为第一部高考青春的美好影片,完全因为它建立在童话的云端上,尽量少地去描写那些压抑的存在,将更多视角放在了青春的情感上,并且这种情感美好而剔透,完全不像在中国高三所想象的那般,所以,美好出现了。当一种你想象中的美好突然袭击到你,而你潜意识中一直期待这种美好,那么火花就这么倏忽而至。
今天夏天北京很热,全国也很热,青春片也跟着热。我是盼着像《青春派》这样的小成本影片走红的,不仅是因为它这样如童话一样美好,还因为它是中小成本影片的典范。如果走打斗路线,中等成本的电影《激战》应该是一个标本。但小清新的,唯《青春派》。这部片子的档期不咋地,前有狼后有虎,对于中国院线经理而言,没有大明星的《青春派》不会讨他们的喜欢。但我说的正是明星这块。该片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选角成功。虽然秦海璐贡献了这两年她最棒的配角演出,但男一号董子健才是亮点。这个据说是某大牌经纪人公子的90后演员,一出道就风华正茂。客观地说,很不错。无论是那股子青涩劲儿还是生猛的眼神,甚至有时候你都会想,这样的沉稳,像一个93年生的孩子嘛。前途无量。片中的几个女学生选得特别像高三生,很有代入感,而男一号周边的几个小伙伴,则各有性格,很好的调动了观众情绪,让人坠入其中,重回高三。嗯,多美好的高三啊。
青春电影能让人回到自己的青春,那便是最基本的成功了。《青春派》做到了。想起我高三时,跟同学在宿舍说着脏话说着理想,在课间休息时对着走过的女生吹口哨,跟同桌看到喜欢的女孩经过,她的小腿像葱白一样干净,想起那年4月1日逝去的张国荣,想起自己的爱情和友情,眼泪飘洒而至。看之前并没有对这部影片抱多少期待,拭去眼角泪的刹那扭头看了下四周,正有与我一样的动作在想念着各自的青春。
青春派观后感范文600字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