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港珠澳大桥观后感600字(2)
老工程师在港珠澳大桥上跑步,这一步步都是老工程师和其他工程师的心血,这是属于中国人自己全程设计的大桥。为此感到自豪和骄傲。
技术人员选择在港珠澳大桥上面拍婚纱照,这是具有纪念意义的一个时刻,因为这是他们自己设计的大桥。
参与建设的人员都很自豪,毕竟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大桥,这是新时代的大国工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那个曾经在文天祥的“零丁洋里叹零丁”早已成为过去。烟波浩渺的零丁洋上铺架起了一条游龙似的长桥,伸向三地,同时也伸向了人们的心里,连通了三地,也连通了人们心里的距离,它将融合三地之间的经济、文化,也将融合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港珠澳大桥的开通,是中国人民献给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精美的礼物,在通往幸福、美好的康庄大道上,它将会续写新的辉煌。港珠澳大桥的开通,也是中国人民献给世界各国人民的精美的礼物,为世界桥梁史上写下绝美的华章,永载史册。
观港珠澳大桥观后感4
俗话说“耳闻不如眼见”。爸爸带我到港珠澳大桥珠江口岸,亲身感受这个超级大工程。
我们来到出发平台,一股温热湿咸的空气迎面扑来,海风轻轻地拂过脸颊,舒服极了。蔚蓝的天,悠悠的云,茫茫的海水,来往的车辆。它们与那犹如巨龙横空出世的港珠澳大桥形成一幅隽妙的“中国画”。我们不约而同地按下拍摄键,记录这美好瞬间。
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门,飞越珠江出海口一片2100平方公里的水域,自古称为伶仃洋。说到伶仃洋,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马上想到了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呢?伶仃洋又称“零丁洋”。当年抗元名臣、民族英雄文天祥过伶仃洋时曾悲叹:“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他感叹家国之恨,进而吟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气,那舍身取义的民族气节令人敬佩。文天祥绝不会想到,700多年后,与他艰难过伶仃洋时的悲愤情绪截然相反,他的“后人们”能开开心心地登上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方便地跨过伶仃洋。
我们乘上通行大巴,驶上了港珠澳大桥。透过宽大的车窗,眺目远望,阳光下蜿蜒伸向远方的白色桥体变得清晰,微微起伏的湛蓝海水和天空中不时掠过的飞鸟,让这幅“中国画”更加赏心悦目。
“哇,好美啊!”“噢,真是壮观!”……乘客们情不自禁地发出声来。
大巴在“画”中高速平稳地穿梭,九州航道桥的“风帆”塔、海岸线与城市高楼相得益彰。江海桥的3只出水“海豚”灵动活泼、栩栩如生。嵌有“中国结”的青州塔桥,如同海上的灯塔,寓意着三地共同开创粤港澳大湾区的美好未来。
宏伟的港珠澳大桥,怎能不让人惊叹:“厉害了,我的国!”
观港珠澳大桥观后感5
5月17日晚上,我们全体项目员工一起在影院观看了港珠澳大桥记录片。在一个多小时的观看过程中,我深深地被中交建设者们在工程建设中表现出来的聪明和才智所折服,被他们不惧困难,百折不饶的精神而感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桥梁创造了众多的“世界第一”,这其中有很多是我们中交人的汗水与智慧的结晶。大桥已成为中国的一张新名片,也成了我们中交人引以自豪的强项之一。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大桥,被英国人称之为世界第七大人工奇迹之一。
六百年前,当文天祥一身枷锁,被忽必烈的军队押着从这个地方经过,回中原赴死时,他满腔的爱国情怀中有多少悲愤与痛苦呀?那时的亡国耻辱与现在国人的自豪感是多么让人感慨!物是人非,然而对祖国,对中华民族那份爱的情怀却是一样的。
港珠澳大桥带给了我们不仅只是眼前的奇迹,通过完成这样一座大桥。我们中交集团建造跨海大桥的水平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我们期盼着有一天在台湾海峡上也能够修筑起一条这样的大桥。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在将过去很多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行,同时也会将时空的距离越拉越小。一个个割开血脉和亲情的天堑将不复存在。
不久的将来 ,我们将能看到大湾区经济带将在这里形成,它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块热土。
我们是一群建设者,更是一群拓荒者,我们创造的不仅是实体的奇迹,更是在修筑起祖国繁荣强大的基石。我们中交人在用自己的那份担当,在用林鸣那样的敬业精神,与亿万中华儿女一起用我们的勤劳与智慧,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观港珠澳大桥观后感600字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