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长征电影的观后感范文(2)
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尽管,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了七十年,但它的丰功伟绩,惊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册,万古流芳,长征精神万岁!
长征精神精神中的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这一代最要学习的,而且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家觉得此刻生活水平提高了,没必要讲艰苦奋斗了,因此贪图安逸、追求享乐,生活高标准、工作低要求。安逸和享乐的生活,会腐蚀我们的心灵,失去奋斗目标。胡锦涛同志曾指出:“我们讲艰苦奋斗,当然不是要人们去过清教徒式、苦行僧式的生活,也不是要否定合理的物质利益,而是要求党员干部时刻不忘艰苦奋斗,不忘人民群众,不忘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永葆党的青春本色”。对于我们青年学生来说,艰苦奋斗就是要刻苦学习、开拓创新、迎难而上、自强不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任劳任怨。这天,在历史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更加需要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机遇从来都是对挑战的胜利。战胜挑战,就是机遇;被挑战所压倒,就是失败。
长征观后感4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前无古人。影片《长征》再现了红军长征前的战争局势、长征的原因、过程及结果,观影时我也不禁为剧中的多处场景感动到落泪。现实往往比电影更加的残酷。我一直在想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是当时的红军战士之一,我是否能正确判断局势、坚定信念的走向胜利终点,处于当时情境中,没有人能预知到长征的残酷性,或许我早已在途中倒下了,由此不由心生敬畏。作为新中国成长下的青年,同时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们了解党的革命历史,将会成为激励我们在工作、生活中战胜困难的精神力量。此次观影,我的感受主要有三点。
一、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以事实为基础,不妄断、不强加个人情感,客观决策。影片一开始再现了湘江战役的重大失败,让观影者也为李德的错误指挥捏一把汗。共产国际不了解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让李德占据了军事指挥的重要职务,以致红军出现战略错误也没有及时纠正。第二幕是当毛泽东发现张国焘意图分裂党中央后,紧急召集其他领导人商讨,连夜撤离危险区域,北上,避免了红军内部斗争。如果党中央当时没有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制止错误、转变思路,那也就没有后来的长征,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实践中,对于我所从事的审计工作,实事求是也极为重要,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审计方法,做出审计结论前必须充分依赖客观的审计证据。
二、正确领导是民主集中制下产生的。
李德的独断专行、错误指挥,导致长征前红军的溃败,这是个人权力凌驾于集体决策机制之上的惨痛教训。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集中制,保证了党的正确领导,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任何决策是经过充分酝酿的。在企业运营中,也会要求召开“三重一大”集体讨论会,也是为避免一言堂、个人偏见带来的经营风险。结合实际情况,审计工作中也经常会召开集体会议,比如在确定审计方向时需要集思广益,在实施审计时进行中期总结会议,都是为了避免因个人判断不全面而遗漏重要审计要点。
三、坚定信念才能走向胜利。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面对逆境时,信念的坚定与否往往决定结果。中国共产党革命先辈是忠实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面对国民党围剿、党内斗争时,仍然不畏惧,坚定必胜信念,终获伟大胜利,建立新中国。相反,那些不坚定信念的人,只能看到眼前利益,左右摇摆,最终将成为反面典型。张国焘就是这个反面典型之一。
长征既是一段历史,也是一种精神。我们共产党员应牢记革命先辈传承的长征精神,用它鞭策我们战胜困难,并相信“功不唐捐,玉汝于成”。
长征观后感5
伟大的远征,涅槃的重生
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穿越历史的长河,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波澜壮阔的战争史和建设史,“长征”是其中一段永远不可磨灭的壮丽史诗。为了重温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王树增写的长篇纪实文学《长征》。
《长征》讲述了中国工农红军在根据地遭到敌人毁灭性的“围剿”或是在军事指挥失误的情况下,被迫进行的一次巨大的军事转移。长征跨越了中国的十一个省,翻越了二十多条巨大的山脉,渡过了三十多条河流,走过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广袤湿地,总里程远远超过了二万五千里。在艰难的长征途中,红军队伍要随时随地克服饥饿、寒冷、伤病等困难,还要时常与数倍于己的敌人进行激烈的交战。在漫漫长征途中,很多红军官兵壮烈牺牲了,仅红一方面军在离开中央苏区时有八万六千多人踏上征途,在到达陕北苏区时仅剩近八千人。这么多勇敢的指战员,他们牺牲时还是那么年轻——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二十五岁,战斗员的平均年龄不足二十岁,十四至十八岁的战士至少占百分之四十。他们心里向往着没有苦难的生活,这种向往让他们不畏艰险、前赴后继、舍生忘死。想象着这些鲜活的生命倒下时的情形,让我们扼腕叹息,心疼不已。
这本书中详细描写了一些壮烈牺牲的红军,令我印象深刻。
在湘江战役中牺牲的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因担任后卫任务,陷入了敌人的重重包围,三十四师的战士几乎全部阵亡,师长负伤被俘。他在被国民党押送的途中撕开自己的腹部,拧作文//wWw.ZuoWenwang.Net/断自己的肠子牺牲。死后居然还被军阀何键残忍地割下了头颅,悬挂在城门上,他牺牲时年仅二十四岁。
在四渡赤水时牺牲的红三军团第五师十三团二营的小卫生员龙思泉,他由于为当地的老百姓治病,没能赶上队伍而被当地的民团捉住后残忍杀害。当地的百姓悄悄地埋葬了这位小红军,并把他称为“红菩萨”。后来当地百姓只要有了疾病,都会到他的坟前烧香跪拜。这位小红军牺牲时刚满十八岁。
还有为保护伤员身中十七枚弹片的贺子珍;为保护毛主席牺牲的红军班长胡昌保;进入草地后没舍得吃一粒粮食,而被饿死的红三军团某部的炊事班钱班长……他们都值得我们敬佩不已。
在1935年12月27日陕北瓦窑堡会议上,毛主席对长征的意义作了准确的概括,他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通过长征,红军用自己的理想激发起全国人民为自己的美好生活的奋斗精神。正是有了这种精神,中国的革命才得以胜利;正是有了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才得以经历苦难而生生不息;正是有了这种精神,中华儿女就有希望争取到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
身处改革开放不断推向纵深,物质文化生活更加富足的今天,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牢记那些为此而献身的革命先烈。把红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发扬下去,沿着先烈们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要努力学好每一科知识,早日成长为国之栋梁,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让中国永远巨人般立于世界之林!
看完长征电影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