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观后感范文(2)
推荐文章
气候是热的。地是热的。人,不用说也是“热”的。人“热”是因为当地人热情好客。不过对于女生来说,不是好事。因为当地还是重男轻女。男的坐上方,女的坐下方,太不公平了。不过作为当地习俗,还是不错的。为什么我这样说?因为我被收买了,被葡萄收买了。在这种地方走,人会变胖才怪。虽然葡萄甜,它的糖分高于我们这儿的葡萄。既然水果是甜的,那人为什么不胖?因为天气太热,胖人怕热,于是会出很多的汗。热将会使这块地繁华昌盛。
我爱新疆,爱它的气候、爱它的土地、爱它的热情的人。
纪录片《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观后感4
在祖国的西北部,有一个被蓝宝石般河水簇拥着的美丽自治区——新疆。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静静地躺在西北边陲。而我就在愉快的暑假中,投入了她的怀抱。虽然过了这么久,但她的美丽依旧在我脑海中不断呈现。
在新疆的高原——巴音布鲁克草原中留给我的印象只有一个:马“野”。在草原中,雄马个个英俊潇洒,身材魁梧,好似一位整装待发的军人。记得那次,我刚骑上一头棕色骏马的马背,那匹烈马就一下子成了盯上猎物的豹子一般,脚下生风,朝远方的森林奔去。但刚过完一座绿色的小丘,马又变成了个顽皮捣蛋的猴子,马蹄一刹,抖抖身上的毛,头一扭,又往回跑。待我缓过神来,马已经把我甩下自个儿闹去了。
那整个新疆留给我什么印象呢?要我说,风是“野”的。走进喀纳斯森林深处,微风带来了树木的清香,带走了小道的喧哗。整个森林显得异常幽静。但不过多久,原本清爽的微风一下子就变成了铺天盖地的龙卷风。风吹得原本平静温顺的河流变得狂躁起来,用力击打着岸边。狂风还使得那些生活在深山密林的动物们吼叫,好似打扰了它们的午觉。风像个婴儿,不过多久,又渐渐平静,山谷又恢复了原貌,好似一切都没有发生。
新疆的野,让我看到了一种无拘无束的美,这种美,让你感到清新,感到愉快,感到自由。这就是那美丽的新疆。这种美是只有在新疆才能体会到的,虽过了这么久,但它的野还是一遍一遍地呈现在我的眼前。
纪录片《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观后感5
“不到新疆不知道新疆有多大,到了新疆才知道新疆多广袤“
这两句话一直是我对新疆的总结。
新疆,“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它总是让我心驰神往,浩瀚无际的沙漠,白雪皑皑的天山,风光秀丽的草原,碧绿荡漾的湖泊(多为盐碱湖)
还有让人无比震撼的象征“塔里木盆地生命图腾”的胡杨林,传说它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
这片充满神秘与浪漫的西域大地,永远充满热情和阳光。
何以热情,唯有新疆
关于写新疆之类的书,我的书架中有很多各种版本,最多的是作者一一李娟的书。她的书全是写新疆牧民的生活,主角是新疆哈萨克族牧民。再就是各类新疆游记的书,,,
对于新疆我最早耳熟能详的是部电影《冰山上的来客》,里面脍炙人口主题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部电影应该是带给我对新疆最早的记忆。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为什么这样红?
哎红得好像,红得好像燃烧的火,它象征着纯洁的友谊和爱情。
记得电影里有句很有名的台词:当年青解放军站士阿米尔见到真的古兰丹姆时他的杨排长说:“阿米尔给我冲“
新疆天山雪岭云杉林在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里,排在首位,这也充分证明了它在中国森林中独一无二的美。
不到伊犁,不知道新疆之美。”
自古以来,伊犁便是游牧民族驰骤的天府之地。伊犁亦是西域天府,塞外江南,薰衣草之乡,一个生动、美丽的童话世界,一个可以让心灵栖息的地方。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新疆不光有美丽风景也有着古文明,那些消失的古文明和历史永远给予人们的沉静与思考。(如:楼兰古国,龟兹国,车师国,康居国等)
站在新疆这片沃土,倾听历史,仰望古迹。一切都如绵延万里的克孜尔千佛洞“壁画”般,翩然而至,无比美丽……
当我走遍大江南北,我想说的是: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
纪录片《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观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