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观看《榜样5》心得

关键词: 党员观看《榜样5》心得,党员,观看
文琼0 分享 时间:

《榜样5》专题节目通过典型事迹再现、嘉宾现场访谈、诗朗诵、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展现了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共产党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党员观看《榜样5》心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党员观看《榜样5》心得1

病毒静悄悄,我们不知道。在人类与疫情的攻坚战中,涌现出无数抗疫英雄:医生、专家、护士,还有许多志愿者。而我心中有一位敬佩的抗疫英雄——张定宇。

手里接打着一个又一个几乎不间断的电话,脚下步子也不停,还不忘对身边人发出一个又一个清晰严厉的指令……这就是武汉市传染病专科医院——金银潭医院的院长张定宇给人的第一印象。而他却有许多鲜为人知的事例,最令我敬佩和感动的就是著名的“拼渐冻生命与疫魔竞速”的故事。

2019年12月29日,武汉,雾,多云 。隆冬时节,一股寒意向张定宇袭来。之前他果断决策,将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首批7名不明肺炎患者迅速集中到隔离病房,穿上防护服,亲自去检看症状,分析研判。可是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糟,之后的日子,时钟钟摆对金银潭医院、对张定宇、对人们已知和未知似乎都踏上了加速的轨道。不断有新病人转入,相当于医院要不断“换水”,丝毫不细致可能酿出大祸。在这情急下,张定宇的脾气越来越暴躁。

早上7:30,医院中工作人员还未上班,就能看见院长张定宇忙碌的身影,一旦有人粗心,他骂起人也是很厉害的。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一向脚步如风的张定宇,走路变慢了。于是他向大家坦白:“我有渐冻症,两年前就犯病了,下楼吃力,更怕摔倒。”人们不禁为他有病在身,却坚持工作的精神感动了。

我,非常敬佩这位抗疫英雄,不是嘴上空说的,而是心里真的敬佩。他身患渐冻症,以后可能瘫痪,可他仍有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而且,他的妻子在武汉另一家医院上班,因为不慎感染了冠状病毒,可是他仍没有忘记自己的工作与责任, 没有太多的照顾她,而是投入了大量的工作中不能自拔。

张定宇,他是我心中的抗疫英雄,他身患渐冻症,但是坚持工作。他勇敢、坚强、果断,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党员观看《榜样5》心得2

二月,本应是学生忙着开学的事情,父母们像往日一样努力赚钱,工人们在工地里忙碌,商人们忙着行商,路过菜市场时热闹喧嚣……但现况并不是这样,今年二月,是一个生病的二月,它不似以往那样热闹,反而多了几分沉默。

之所以学生停课,工人停工,大部分部门都不能运转,是因为我们要共同抗疫,齐心协力,做好防控工作。自从二月初起,有关部门在各个领域都进行了封路工作。自那以后,我便没有出过家门。有时,望着窗外空荡荡的街道,每家每户都紧锁的大门,偶尔有行人路过,我心中有说不出的寂静,希望赶快战胜疫情,恢复以往的热闹。

看了有关疫情的新闻后,我了解到这次疫情的严重性。庞大的确诊人数出乎我的意料,在这疫情肆虐的非常时期,最辛苦的是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在救病治灾的白衣天使。新闻中的他们身穿白大褂,戴着蓝色头帽、透明的防护眼镜和医用口罩,做好全身的防护工作,眼神里还透着一股倔强。对于病人来说,医院里的环境是陌生的,病床是冰冷的,夜晚是漫长的,唯有医生的悉心照顾是温暖的。医生是一份神圣而又伟大的职业,是他们把病人从鬼门关中救出来,感谢他们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共同抗疫,人人有责。在中国疫情爆发时期,外国向我国伸出了援助之手,例如:俄罗斯和日本为我国捐赠资金和口罩以及防护衣物。但我们身为一个中国人,就要维护中国利益,在中国面临疫情危机时,中华人民应该众志成城、齐心协力、要共同抗疫。只有我们团结起来了,力量才够大,病毒才会灭。

降低感染冠状病毒风险的措施。一日三餐前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弯曲手肘掩盖口鼻,避免近距离接触有感冒或流感症状的人,烹调时彻底煮熟肉类和蛋类,在无保护时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家禽,少串门,在人口密集时戴口罩等。

就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相信不久就可以解救痛苦的病人。让我们共同抗疫,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提高警觉,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注疫情,了解疫情,共同抗疫。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我期待学生能收到开学通知书,工人重回工地忙碌,菜市场依旧热闹喧嚣的那一天快点到来,快一点,再快一点。

党员观看《榜样5》心得3

响彻全国的新冠肺炎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一批又一批白衣战士奔赴一线,这其中有很多90后挺身而出,在抗疫战斗中逆行闪光。正如成都网友“基层观察者”在《战“疫”青年说》中所说:“在狂风暴雨中,在艰难险阻中,用稚嫩的肩膀驱散疫情阴霾,扛起了希望,照亮了前方。”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线,一批批热血青年闻“疫”而动,加入战“疫”大军,年轻的白衣天使瞬间化作冲锋的战士,英勇无畏,披挂上阵,危难时刻显身手,用行动诠释着中国青年的样子、中国未来的样子。

“危险的时候肯定不能退缩!”——武汉市四医院的一名95后男护士许汉兵的誓言掷地有声。疫魔袭来,白衣勇士——病毒“阻击手”们挺身而出,笃定“该冲锋的时候就要冲锋”的信念,慷慨请战,他们无所畏惧,毅然决然地披挂出征,铿锵步履跑出了令人惊叹的“加速度”,展开了和死神抢人的博弈。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客运暂停,湖北荆州90后女医生甘如意靠骑自行车和搭车,日夜兼程,4天3夜赶回

医院汇集后奔赴武汉战场;26岁的内蒙古妇幼保健院护士王珲,推迟婚礼前往湖北抗疫一线,她坦言:“战胜疫情是最好的结婚礼物”;90后医师时秋,脱下婚纱披“战袍”:“这是我这一生最勇敢的决定,也是最自豪的决定。”“地有界,心无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数万名白衣战士生死相依、性命相托,心连心、手挽手、肩并肩,筑起了一道护佑人民的生命防线。

“我想成为你们的恺甲。”——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CU护士的承诺暖人心扉。17年前那场SARS“战疫”,自己被保护的那些瞬间,深深地烙在了她的脑海里。在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难防控的战疫中,如张司恺一样,诸多医务人员怀揣一颗颗感恩的心,以血肉之躯与病毒短兵相接,冒着极高的被传染风险,面临着治愈患者、打败疫魔的焦灼与重压,承担着超负荷的工作任务。但年轻的他们与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以钢铁般的意志为遏制疫情蔓延拼尽全力,为守护患者生命贡献全部。“莫黑不怕(武汉话:不要害怕的意思),紧握我的手!”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护士陈颖说:“这种被需要的感觉特别幸福。”这是何等崇高的境界!也门撤侨、汶川地震……这些被共和国保护的孩子,此刻成为了战疫魔驱病毒的中流砥柱。一大批90后白衣战士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抗疫前线,成为为党分忧、为国担当的突击队和生力军。

64428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