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观后感600字(2)

关键词: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600字,万历十五年,观后感
关水0 分享 时间:

当然,这个过程绝对是残酷的。宗中国土地的历代帝国 ,其运行的纲领都是保护落后经济 扼杀商业苗头,维持均衡。其最重要的原因是持续的人口压力,故而百姓只要能温饱就可以了,其他一概免谈。这也是儒家思想为什么需要被封为至高标准,崇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否则,在低技术条件下,无法靠极端低效率的法律程序来管理社会。可是当帝国最边缘的省份也人口辐轴的时候,因经济破产而不但爆发的全面战争,会迫使沿海的居民不断移居海外,而中央政权也将没有能力进行约束。华夏民族会因为生活所迫而象现在一样在泛太平洋地区扎根,从而逐渐形成一个稳定贸易圈。

那么这个结论跟现在事实上的中国有何关系呢,结论是,发展科学技术以缓和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是中国最重要的事情。因为现在地球已经太小了。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600字4

将《万历十五年》最后一页书合上,内心的波动并未就此而平静。也许是与我所认知的明朝不相符,亦或是讶异于皇帝对制肘于文官集团。有太多出乎意料但也勾起了我求真的渴望,也推动着我看完了它。

明朝在体制上实施中央集权,其精神上的支柱为道德,管理方法则依靠文牍以文官集 团为支柱。在社会上提倡诚信与和谐,但总而言之,道德至高无上,他不仅可以知道行政,而且可以代替行政。而正是明朝的官员敢于用礼仪道德束缚皇帝,对皇帝形成了制肘,同时也体现了皇帝对于这些文官的依赖。文官权力的膨胀带来的是皇帝的无奈,而万历则是最典型的例子。以至于曾经打算一番作为的他也不得不以消极抵抗来应对,即老子所谓的“无为”。

文中以少量的笔墨描述正德皇帝,一个没有对传统屈服,我行我素,毫不为臣僚的批评所所动摇的一个皇帝。然而从侧面看出在这样的制度和社会下,连皇帝都深感束缚,他的子民又何谈自由呢?且皇帝权力的实施又需以道德为基础,以《四书》为标准,皇帝的创造力被加以束缚,制度无法创新,无法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注定了朝代被更替的结局。同时又不免令人感受到儒家文化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或者说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影响。它教人礼仪,待人以“仁”,以道德为高标,且深入人心。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正反两面,儒家思想也不例外。一方面,官员们能够以同一标准来执行事务,而避免了观念不同导致的秩序的混乱。但另一方面,人们的思维定势扼制了人们所特俱的创造力,凡是越过“道德界限”的,则视为违反了原则,应当“剔除”在外。

在此书中,也看到了延续至今的问题,即官官相护,官员腐朽,每出现重大事件,支持派和反对派便彼此展开攻势,不过是为了私利。可笑的是,提倡诚信的官员们又仍然执行“常例”,向百姓加收税额,甚至搜刮民财,也许今日不至于此,但也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罢了。存在如此的官员,社会也难以“正着走”。而在每一个“一己私利”的做官的人中,倘若有创造者,革新的愿望也难以实现。古人言:“学而优则仕”,然而成为“仕”在如今也不过是对自己与家族图利,已少有什么有志青年。消极地想,假如有一天做官的机会摆在我面前,我恐怕也不会去做,因为我无法保证自己能够成为一名清官,但至少能够让社会少一个同流合污的人,当然这也只针对于我,旁人若是有幸成为并坚守本分,这自然是一件好事。

对于传统文化,自然不能一棒子打死,故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时代在进步,我们应当成为富有创造力的青年,与时俱进,让社会冈气不断改善,官员们恪守本分,心胸宽阔。让“活跃”成为社会主流。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600字5

万历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等一批历史人物在黄的笔下重新闪现出灵光,掩卷而思,我们也不得不考虑人在官场,特别是中国社会应该如何适应。

读这本书,使我想到一句夏新公司总裁李晓忠会议上的话:“如果你现在对共产党不满意,则更要入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她!”诚然,对中国社会也是如此,如果你想改变中国社会,则首先要适应这个社会上的规则,也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改变社会。

但在万历时期,却没有人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万历帝采取了消极的做法,使得朝内矛盾增加;张居正采用高压策略,令压力在其去世后瞬间爆发;申时行总结经验,却采取中庸之道,基本一事无成;海瑞用其独有的性格,在精神上可以照耀千年,却无法与现实接轨;戚继光虽心有国家,外在表现却是组建私家军队——“戚家军”,这在任何朝代都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综合以上,我说充分认识到“目的”与“途径”各有所重,可以说,目的重要,达成目的的手段更加决定了努力是否成功。很多人都可能想为国家出力,但如果途径不对,则目的无法达成。

中国毕竟不具有一个直来直去的文化,大家讲“面子”,重“含蓄”,所以做事的手段就更显重要。在西方,“沟通”同样是一门科学,而在中国“沟通”却更重技巧。即然是技巧,作为当事人就要有识破别人真实目的的能力。

万历皇帝在别人指责张居正之时没能认清这些人的真面目,所以酿成后来的一系列问题与错误。所以这要求我们任何一个人都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一个人做一件事他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其达成的效果是什么?这都非常重要!

正如唐朝魏征所讲,一个连亲情都不顾,边儿子都可杀的人是不值得信赖的。所以,一个人做事情如果违反了大原则,其心术则肯定是有问题的。

当然,我们也不提倡海瑞似的作风,因为人毕竟是人,有“阴”、“阳”两面,即私俗与奉献精神并存,所以在制度完善的情况下,肯定比低薪要好的多。

所以,今后一定要记住,要改变社会,首先要适应社会;要改变一个人,也要首先与这个人建立良好关系。同时,要认清一个人,首先看其言行,但最主要是重视其言行背后的真实目的及即得利益者到底是谁。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600字相关文章:

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800字大全

《百年中国》观后感600字15篇

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600字5篇

兰辉观后感600字5篇

活着观后感600字作文5篇

观看辛亥革命观后感优秀范文600字5篇

最强大脑观后感600字5篇

看《母亲》观后感600字5篇

初中生《百家讲坛》观后感600字

祖国变强大了观后感600字5篇

67861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