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观后感700字

关键词: 鸦片战争观后感,鸦片战争观后心得,鸦片战争
曼萍0 分享 时间:

电影《鸦片战争》展现了林则徐为首的无烟派在民族危机中敢于挺身而出,与英国走私犯进行斗争。最终迫使英国商人交出全部鸦片,并在虎门滩销毁。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鸦片战争观后感700字,希望可以帮助您!

鸦片战争观后感700字1

怀着沉痛和崇敬之情,我观看了著名的历史战争故事片——《鸦片战争》,目睹这中华民族史册上最令人痛心的一页,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我想到了许多许多……这部故事影片主要再现了我国人民与帝国主义的鸦片进行剧烈斗争的可歌可泣的一段历史。相信大家也会知道,当时鸦片就像一位阴险的魔鬼,满脸堆笑、默默地向一些吸食鸦片的中国人招手,不吐骨地吞噬着我国人民。在这中华民族灾难重重的关头,出现了一位深明大义的有识之士。——林则徐。这位民族英雄坚决反对鸦片,带领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奋勇作战,对帝国主义者给了罪有应得的惩罚,“虎门销烟”就是反鸦片运动的一个典型事例,震惊了外国侵略者。

林则徐,虽然早已离我们而去了,但他那种爱国主义精神、那种民族气节却像长青的松柏,活在神州大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爱国志士。

一个人如果不热爱自己的祖国,那他还算得是“人”吗;然而在历史上也不乏这样的败类;远的不说,近的如李鸿章、袁世凯,以及现代史上那些投日汉奸,如象汪精卫等。即使是在社会主义的今天,有一些自以为激进的人打着各种旗号,嫌弃自己的祖国,背叛自己的祖国,.和林则徐这样的许许多多爱国志士相比,他们简直就是人类的狗屎堆。

我又想到了香港,一些所谓“民主”人士,打着争取“民主自由”的招牌,置民族大节、民族大义于不顾,投靠外国主子,向外国主子乞怜,忘记了一百多年来受屈辱、受压迫的历史,和林则徐相比他们将无地自容,愧对祖先。

我想到深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人思想麻木,忘了国耻,竟然又“自豪”地吸食起白粉等毒品来了,多么令人痛心啊丨如果林则徐知道,不知会怎样想呢?我想他一定也会为中华民族的这些个别不屑子孙痛心疾首。

看了这部影片,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我的同学们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我们一定要象林则徐那样热爱自己的祖国,我们要努力学习,为使伟大祖国更加繁荣富强而奋斗!

鸦片战争观后感700字2

《鸦片战争》中的一个个镜头把我们带回到19世纪初期,清朝封建统治走向衰落,做为西方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的英国,把大量的鸦片输入中国,毒害中国人民。1835年,中国有200多万人吸食鸦片,害得无数人倾家荡产,妻离子散,沿街乞讨。

林则徐是清朝大臣中主张禁烟的主要代表之一。他上书道光皇帝,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不赶快禁烟,几十年后,中国恐怕没有能够作战的士兵,也没有充作军饷的白银了。道光皇帝担心担心鸦片造成的危害对自己的统治不利,于是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

1839年初春,林则徐日夜兼程直奔广州,沿途打听消息,掌握了广州贩卖鸦片的许多情况。一到广州,林则徐便雷厉风行与官员邓廷桢、关天培商定整顿水师,加强海防,接着召集所有地方有识之士,揭发逮捕了31名重要烟贩,特别严惩了英国老毒贩颠地,对拒交鸦片的外国商船断绝一切供应,三天之内,迫使他们交出了所有的鸦片。林则徐把收缴到的230万斤鸦片,在虎门海滩上统统销毁,引起万众欢腾,山呼海啸……

林则徐的所作所为惊动天地,泣鬼神!他真是一位无私无畏的民族英雄。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他把祸福荣辱都抛之脑后,挺身而出,披荆斩棘,力挽狂澜!林则徐的伟大壮举,消灭了英帝国主义的威风,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日子,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日子,面对当时大的英帝国义,是什么力量使林则徐有这样的胆量和气魄呢?是民族的责任感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新时期,国家和人民同样需要林则徐这样的好官,具有民族责任感和自我牺牲精神,我们的国家肯定会繁荣昌盛,蒸蒸日上!

鸦片战争观后感700字3

林则徐爷爷,您是一位不朽的民族英雄。在国难当头、民不聊生的清代末期,您置个人生死与度外,振臂一挥,焚烧鸦片的滚滚浓烟把西方列强呛得狼狈不堪,扬中华之威风,树华夏民族之信心,点燃民族振兴之火!

当看到人们深陷在吸毒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拔,造成妻离子散、国家衰亡,您心如刀绞,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你拍案而起——禁烟。在得到皇帝的批准后,亲自在虎门销烟,一包包鸦片被扔进池中,化成烟灰滚滚飘上天空。在人们欢呼雀跃声中,您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下了地。您伫立在池边,凝视远方,谋划着民族振兴之大计。烟雾中的您定格为一种奋发图强的精神和力量。

之后,英国以此为由发动了鸦片战争,佞臣趁此机会诬告您,把责任全部推给了您!这是常人不可忍受的,你却表现得如此淡定,我打心眼儿佩服您。您流放至边疆,帮助当地人民耕地务农。我不禁想起了鲁迅的一句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您站在西方列强面前面不改色,可为农民劳动时,不就是“孺子牛”吗?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您的真实写照,为了国家您舍弃一切,不做苟且偷生的人,是多么伟大啊!你不畏强暴,挺生而出,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我们还在读您,长大以后也要跟你一样,有报国之心,宽容之心,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林则徐爷爷,您虽死犹生,您的精神将激励我们一代又一代,为实现祖国繁荣昌盛,国家伟大复兴梦而奋斗!

80042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