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特烦恼电影观后感范文
推荐文章
《夏洛特烦恼》是开心麻花首度推出的话剧,由闫非和彭大魔联合编剧、执导。该作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在穿越重回到高中校园并实现了种.种梦想的不可思议的经历。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夏洛特烦恼电影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夏洛特烦恼电影观后感1
刚从星汇影城看完《夏洛特烦恼》出来。下楼后径直走到商场旁边的一条小道,找了一处小花台坐在其边缘。我要马上写下我的观影感受,因为我害怕仍然沉侵在电影中的情绪会被北京路这繁华吵闹的现实拉回,然后失去了感慨,然后啥也写不出来。
先说个一句话评价吧,刚刚走出影院的时候听到一个五岁左右小男孩对他的父亲说“好好看啊,爸爸!”。这大致可以代表我的看法。
我一向不知道怎么写影评,不懂专业的技巧,没有华丽的词藻,就连写自己的感受也总觉得词穷,总觉得词不达意或者言不及义。而现在,我更不知道从何说起,有很多想说的,比如电影想表达的主题,比如电影里的怀旧老哥,比如电影回去的那个熟悉的年代,比如电影的某句台词或者那些好听的插曲……我的脑袋里仍然回放着刚刚看过的一幕一幕,我想把它们都说出来,可是好像很乱,我该怎么说才好呢?想表达的太多最后大多是什么都表达不出,我向来这样。我也特烦恼。
说说我为什么会来看这部电影吧。《港囧》上映之前我没听说过这部电影。前几天在公交车上用手机浏览闻时无意中看到《港囧》的相关影评里有一篇是写《夏洛特烦恼》的,这篇影评是一个北方人写的,他说相对《港囧》来说这是一部更优秀的喜剧片,笑点密集又泪点众多,可能是2019年到目前为止最好的国产片了。然后该篇影评下面有很多评论,好评点赞的居多,说得一般的就说这确实是一部好片,说得夸张就说这绝对是今年最好的电影没有之一。当时看了将信将疑,但也有了想看的冲动。今天参加完红十字培训,准备去坐地铁回家,路过北京路星汇影城,看到十几分钟后有这部电影的排片,刚好身上有上次献血送的电影兑换券,于是就去看了。
我觉得新浪上那篇影评说的大致是对的,至少我的观影感受跟他说的大致吻合,除了一点——笑点密集。我不认为这是一部喜剧片,虽然也曾被逗笑几次,但不至于到笑点密集的地步。而且笑点也都有些刻意设计之嫌,尤其是台词,故意设计以博观众笑,有点落俗(抱歉,我这人健忘,看完就不记得具体哪些台词让我觉得刻意设计了)。我认为真正喜剧就得星爷《大话西游》那样自然而然。
话扯远了,回到电影。虽然电影的喜剧部分我认为不怎样,但泪点却真是设置得相当好。我是真真实实带着泪痕从电影院里走出来的。当夏洛梦中辉煌到孤独的时候,他最想念的是那以前觉得枯燥单调平常的小日子,是那个两人拥挤在一起的四十平米的小蜗居,是那个他整天嫌弃整天斗嘴的马冬梅。他念及她的好,还有她的坏。他忆起她在他身边的每一句唠叨,每一个眼神,每一次吵闹,他觉得生活那么真。他在马冬梅家里对她的那一翻未来表白以及马冬梅在病床边对他的那一翻儿时回忆都深深的戳中我的泪点,眼泪静静的往外流。这是多么真实的一幕幕,反复就在描述我的生活,诉说我的内心。多少次梦里,我大发横财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我相信我到时会毫无烦恼,我想干啥就干啥。可是电影里夏洛告诉我那不是真的,过上明星生活又怎样?你可以饭来张口,你可以花天酒地,你可以耀武扬威……但你可能会孤独,可能会迷失,可能会抑郁,可能会自杀,多么可怕!也许,过本来就属于你的小日子才是你最该去做的。去为一日三餐奔波吧,去因娱乐八卦烦心吧,去跟爱人小吵小闹吧……因为那就是你这辈子的生活内容啊。走出影院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老婆打了个电话,因为她就是我生命中的马冬梅!
我这人对电影也是蛮那个什么的,看没有主题的娱乐大片会觉得好白痴,但看这种主题太深沉太贴近自己生活的片子又会觉得好压抑,挺难将就的哈。上面说了电影关于生活,关于人生的探讨,现在说说另一方面吧。很多观众都津津乐道于电影中那些经典插曲,首首都曾红极一时啊,当然值得津津乐道。不过于我来说,这好像又是另一深沉的主题了,我又该觉得压抑吧,那就是我的青春。当夏洛刚穿越回去时,《公元1997》的旋律响起、泰塔尼克号的海报、迈克尔杰克逊的贴画……这场景一下就把我拉到那个青春洋溢的年代,那是我的青春!那时我刚初中毕业,那时我有梦想——考上高中然后考上大学;那时我容易被骗——学校说什么就相信什么;那时我情窦初开——暗恋和被暗恋都默默不语;那时我是乖学生——后悔我的青春没有更多精彩……《一剪梅》响起、《心太软》响起、《相约九八》响起……想起学校组织我们组团看香港回归然后激情澎湃,想起熬夜去学校外看98世界杯(现在还常哼起那哦嘞哦嘞的主题曲),想起那英和王菲在春晚上的美丽,想起98抗洪救灾,想起唱买羽泉的磁带听《冷酷到底》,想起游鸿明的《下沙》还淡淡忧伤,想起齐秦的《大约在冬季》和《花祭》,还想起学校外的小河里游泳的身影和那个看流星的浪漫夜晚……看着电影,思绪就像开了闸,关于青春总有好多好多想起。可是,一切都回不去了!有点后悔当初没有喜欢张国荣,像马冬梅那样。
夏洛特烦恼电影观后感2
看过夏洛特烦恼之后,才发现也许现在的一切才是最好的结果。好好珍惜当下,我们没有夏洛那样幸运,还有机会续写爱的故事。
回到过去的夏洛人生一路开挂,和女神在一起且是当红歌手,名利女神都同时拥有了,这是他在现实里最想成为的样子吧,这才是算最完美的人生吧!可是啊,他不快乐,甚至他后悔了。
他在后来想的不过就是一碗普普通通的茴香打卤面,不过就是在那40平米小屋里,有着那份长情的温暖和一个爱他的马冬梅。在那个小屋里每个周二停水,一用微波炉就断电,每次冲厕所必须掀开马桶盖手动抽水,看着也许真的生活太过不如意,可是一到冬天夏洛就犯胃病,马冬梅就用手搓暖和了就帮他暖胃,一次冬天夏洛门牙掉了,马冬梅就一边陪着他,一边嗑瓜子,结果后来嗑出来的瓜子仁都是给夏洛吃的,你看还有最爱他的马冬梅在他的身边啊。
后来夏洛才懂得什么才是真正想要的,夏洛用跑车换了一车的向日葵,不过是因为马冬梅喜欢。可是是他将那个最爱他和他最爱的人亲手推向了大春,他后悔了,所以他说:“大春,我把所有都给你,你把马冬梅还给我好不好?”
当夏洛醒来的时候,他是感谢的,感谢那一切只是一场梦而已,感谢马冬梅还在他的身边。
我想在最后,看着夏洛那般粘着冬梅,大家都露出了笑容。还好,还有机会和爱的人在一起。后来的马冬梅是幸福的,夏洛是爱他的,夏洛也是幸福的,因为他还可以爱马冬梅。
“一次就好,我带你去看天荒地老,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开怀大笑,在自由自在的空气里吵吵闹闹,你可知道我唯一的想要,世界还小,我陪你去到天涯海角,在没有烦恼的角落里停止寻找,在无忧无虑的时光里慢慢变老,你可知道我全部的心跳随你跳。”
夏洛特烦恼电影观后感3
很多人说《夏洛特烦恼》和《港囧》可以当一部电影来看,我表示谨慎的认同,因为我从《夏洛特烦恼》中还看到其他电影的影子:比如《重返二十岁》的穿越外衣,比如《煎饼侠》式的自黑视角,当然包括《港囧》的中年危机和怀旧情节。但是《夏洛特烦恼》更像一个加长版的小品,如果看了沈腾在“欢乐喜剧人”中的表演,就会发现,《夏洛特烦恼》追求的还是一种高级的笑点,作为一个从小品界转学到电影界的小学生,有这个追求很不容易,至于电影的最终效果有没有达到高级的层次,是后面要谈到的问题。
夏洛不是一个人特烦恼,其实有时我们也很想做《铁皮鼓》中的小奥斯卡,因为看到这个世界的丑恶而拒绝长大。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在“男人四十”的重压之下也想兜售一份美人迟暮的情怀。所以夏洛才会在厕所的马桶盖上悠然睡去,并且一路穿越到校园时代,夏洛代表着所有中年男人,来了一次回归式的穿越。而和《煎饼侠》中和现实老是隔着三公分距离的Loser情节相比,夏洛在梦中寻找出的一个个让他绝望的真相更加真实动人,因为《煎饼侠》的情节说到底是靠“有钱就是成功”的黑厚学主题支撑起来的,夏洛的屌丝情怀则更具体,也具有更大的普世价值。
相比于《港囧》口碑上的差强人意,微博和专业影评人对《夏洛特烦恼》多少还保持冷静的克制,很大的程度在于它引人发笑的方式,克服了《港囧》过度的倚重段子的毛病。这不得不说春晚舞台上的“郝建”已深入人心,从电影中夏洛公然套用小品中的原话直呼马丽为媳妇就可以看出,导演和沈腾就是想把小品中让观众笑过后引人深思的郝建的形象在电影中继续飞下去。因为在更多时候,小品不是以段子和俏皮话逗乐观众,优秀的小品大多更符合喜剧发展的原则和充分尊重戏剧冲突,并通过演员的身体语言和表演天赋呈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