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升的眼泪观后感
《一公升的眼泪》的剧情催人泪下,使人感悟生命的顽强和可贵。生命,友情,亲情等都是故事所歌颂的。在灾难面前,有人选择消沉放弃,有人选择勇敢面对。那么你知道《一公升的眼泪》的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一公升的眼泪观后感,希望你喜欢。
#17994一公升的眼泪观后感1
第一次那么身临其境地进入一个那么不可能的角色,看着慢慢扭曲的身体,心也像被各个方向地扭着,疼痛,快要窒息的痛。明知道没有未来,却用心的过好没一天,静静等待死亡的来临。那种感觉不是自欺欺人,不是所谓的勇气,只是一种无奈,一种希望把再短的生命塑造完整的决心。
亚也是这样一个女孩,15岁那年知道了自己的病情,脊髓小脑萎缩症,一种很罕见的疾病,不是为了人们的眼泪,只是希望我们能够用心去体会那份对生命真正的执着和用心,一个花样的少女,身上有着的是种快乐的气息,即使病魔的折磨,那种笑容,那份乐观,却从未消失过,在她本以为灰暗的世界,遇到了好心的面包店老板,幸子学姐,还 有一直给自己鼓励的主治医生,每个人都在为她努力着,因为身体一天天的虚弱,这是种不能避免恶化的病,唯一能做的不过是减缓它的恶化,从一个正常人,到一个残疾人,亚也的生活不可能在和他们在一起,来到了残疾人的特殊学校,告别了东高,开始了她的.“特殊”生活,在那里,她并没有失望地看待一切,却真正的从局外人变成了当事人,真正学会了独立,学会面对现实,高中毕业后,亚也回到了家里,拒绝妈妈辞职照顾她的想法,身体日渐衰弱,却从为丢下陪伴她的日记本,她说过:用一公升的眼泪学会坚强,以后,眼泪会更多。可慢慢的,亚也学会了坦然面对生命,学会将眼泪流近心底。直到25岁,亚也告别了恋恋不舍的人间,而她的那句“我想活着”却到最后……
真正好的电影不是有很大的明星阵容,不是有多大的投资,不是有多华丽的场景。而是它真正让你懂得什么,让你在两个小时后还 留给你的东西。这部电影告诉我,学会珍惜生命,每天醒来,都要开心地笑,因为,我还 活着。
#17984一公升的眼泪观后感2
看完《一公升的眼泪》后,我感触很深。这是日本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而小说的作者便是主人公。不得不说这剧情真如名字一样,赚足了观众的眼泪。
故事围绕女主人公亚也展开,亚也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家庭,在快要升入高中的时候被查出患有脊髓小脑萎缩症,这种罕见的疾病医生也束手无策。于是便开始了她与病魔抗争的艰辛历程。在这期间,她遇到了很多人,被很多人所感动;而她的坚强也感动了很多人。她同时也遇到了她喜欢的男孩,两人其实都彼此喜欢,却因为这个病都心照不宣地不愿表明。亚也的遭遇与对抗病魔时的坚强与懂事让所有人对生命的意义有了重新的定义,也让那些动不动就想放弃生命的人感受到了生命的珍贵与脆弱。
我们之所以能够存在于这个世界,享受这个世界带给我们的一切,都是因为父母赋予了我们生命。刚出生的我们是一个个体,可是随着我们慢慢长大,与周遭的人有了羁绊,与父母的亲情,与朋友的友情以及与爱人的爱情。这一切的一切都将我们互相联系起来,成为了互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这个时候开始,生命便成了最珍贵的。一个人并不是只是为自己而活,还有家人、朋友、爱人等等。尽管这一生中会遇到无数的挫折,可是再大的困难最终也会被克服。当想要放弃生命的时候,难道不应该考虑考虑身边的人?
我很感谢父母给予我生命,让我能来到这个世界上感受到这世间的酸甜苦辣咸。其实很多人一定都在自己最难过的时候想过要放弃自己的生命,但是有些人做了,有很大一部分人没有做,因为这些人他们没有那么自私,他们懂得承担责任,懂得生命的重要性。
生命珍贵的同时也是脆弱的,面对自然灾害以及病痛的折磨,人类是无能为力的渺小的。尽管这样,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与之顽强抗衡。这部剧里面有一句台词让我印象很深刻:“以花喻,花蕊般的我的人生,想要毫无保留地珍惜这青春的始端。”虽不知道自己还剩多长时间,可她的乐观与坚强却感动了无数人。她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个女生,也有小女孩的向往与追求,犹记得她虚弱躺在病床上,问她的妈妈:“妈妈,我还能...结婚吗?”她也曾经幻想以后会穿着婚纱嫁给自己爱的人,然后像故事里的那样幸福生活下去。
这样爱惜生命,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却被上帝所遗弃,在感叹命运的不公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生命有多么珍贵,珍惜这一生的始端。
#17983一公升的眼泪观后感3
今天,我在家里观看了日本电影《一公升的眼泪》。
《一公升的眼泪》这部电影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成:主人公木藤亚也是一个开朗活泼的少女。然而,在她15岁时患上了骨髓小脑变异症,导致肢体瘫痪、吞咽困难、无法言语。她想写字、想快乐的奔跑、想结婚、想要回报父母的恩情。为了鼓励自己以及家人和朋友,亚也从知道自己患病的那一天起便开始写日记,记录了自己的抗病过程。“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在死亡面前轻易就放弃自己”。亚也和病魔抗争的10年一直微笑待人,当病到晚期时,她依旧坚持坚持复健治疗,依旧坚持写日记,用自己的乐观与坚强感动了身边的人,在25岁时,她离开了这个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