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信观后感500个字
《鸡毛信》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海娃为了送一封十分紧急的鸡毛信,两次被日本鬼子抓住,两次巧妙逃脱,最后他不仅完成了任务,而且还帮着八路军消灭了日本鬼子的故事。那么你知道关于《鸡毛信》的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鸡毛信观后感500个字,希望你喜欢。
#728560鸡毛信观后感500个字1
今天,我观看了《鸡毛信》这部电影。电影讲的是龙川村里住着一个叫海娃的孩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海娃要给八路军送信,在路上遇到了日本鬼子。他为了保护信,就把信藏在羊儿的尾巴下面。日本鬼子看见海娃,便冲了过来,要海娃给他们带路。机智的海娃把他们带到了有八路军的地方,八路军发现鬼子,就把他们都消灭了。
看了这部电影后,我非常佩服海娃。虽然海娃年纪小,但他非常勇敢,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保住了信,帮助八路军消灭了鬼子。虽然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但是我想我也应该向他学习,不怕苦、不怕困难,好好学习,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做一个听话懂事、求真勇敢的孩子。
#246257鸡毛信观后感500个字2
如果说20世纪革命历史题材的儿童电影,60年代的《小兵张嘎》走向了难以超越的高峰,那么其发端则是50年代中诞生的《鸡毛信》。
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一个放羊娃站在山顶,手持红缨枪,两眼望着平平川。山顶上立着一棵树,太阳照着,四处静悄悄的。旁白解释:“小海娃是儿童团长,天天拿着红缨枪,一边放羊,一边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的敌人的距离。”镜头切换,站在“消息树”下,可以看见平川里有一条弯弯曲曲的河,还能看到平川上撒着不少芝麻粒大的黑点,那是日本鬼子的炮楼。镜头再次拉回山顶,旁白解释道:“这是个通风报信的‘消息树’。只要鬼子一露头,海娃就把这消息树拉倒,后山腰的狗娃跟桂妞,看见消息树倒了,就会把稻草人拉倒。村子里的人立刻就知道,鬼子要进山了。”
故事这样开始了。
平川上那个圪土达里爬出一长溜黑点子。海娃揉了揉眼睛,清清楚楚地看到,那黑点子像无数蚂蚁,朝龙门山爬来了。不好,鬼子又出动了!四周山上的“消息树”一棵接一棵地倒下了,海娃赶紧把龙门村的“消息树”一拉。狗娃和桂妞这边,稻草人也倒下了。顿时,龙门村里响起了钟声,钟声越来越紧,人们背着粮食、包袱,赶着牛羊,都急忙往山沟里跑,民兵们也集合了,拿着武器上了山。
海娃勇敢和聪明的品质:在鬼子军队即将来到海娃身边的时候,海娃脑子一转,把鸡毛信吊在了羊群的领头羊那条白色的大尾巴底下,轻而易举地使鸡毛信躲过了鬼子的搜查; 在海娃被鬼子们拉进一间黑乎乎的屋子里,趁鬼子们睡熟的时候,海娃小心翼翼、一声不响地跳过鬼子们的包围,离开了屋子,逃出了鬼子的手掌心;在自己逃出后又被鬼子们追赶、但自己的体力已经达到了极限的时候,海娃用尽全力向山上放声大喊"鬼子来了!快打呀!"……这些动作,这些声音明显地涌现出海娃的一种坚决反抗日本军队、爱国的情感和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永不屈服的精神,这些情感与精神集中到了海娃身上。
海娃是一个真正的、勇敢的小英雄!孩子们应该学习他做一个不怕失败与挫折、热爱生命的人。
#246256鸡毛信观后感500个字3
《鸡毛信》这部电影讲了一个叫海娃的放羊娃,为了把一封鸡毛信安安全全地送到张连长,与可恶的“猫眼”等其它鬼子斗智斗勇的故事,当海娃累得不省人事时,到了爸爸的嘱托,振作起来,坚持送信,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将鸡毛信送到了连长手上。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思潮起伏。仔细想想我们,生活中遇到什么大事小事都要站在爸爸妈妈的背后,让爸爸妈妈帮我们解决问题,我们每一天就像生活在蜜罐里一样,却从来都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爸爸妈妈离开了我们,我们该怎样办?没有了爸爸妈妈的帮忙,我们一个个就会变得像枯萎的花儿一样,柔弱地耷拉起脑袋?还是成了待宰的羔羊,任人宰割?
再看看海娃,12岁的他,和我们差不多的年纪,可是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他都认真思考、冷静处理。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他都不会轻易放弃。在日本鬼子的刺刀下,海娃依旧那么冷静,任凭日本鬼子怎样打他骂他,他也不吐露半点秘密。在自我的体力微乎其微时,他还坚持不懈,继续送信。我惭愧极了:如果当时送信的是我,在日本鬼子的刺刀下,我肯定会泪流满面,把所有的事情都招了,并做日本鬼子的走狗,在日本鬼子的身旁点烟倒酒。但那是多么可耻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