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直播心得体会(2)

关键词: 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心得,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观后感
文琼0 分享 时间:

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直播心得体会6

当神州大地处于风雨飘摇的封建统治末期,一批接受了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的进步青年,为了中华民族的自由与民主,成立了“中国同盟会”,是他们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主张,它的领导人就是受人敬仰孙中山。1911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和同盟会领导下的辛亥革命打响了反帝反封建的第一枪,斗士们众志成城,经过鏖战,武昌起义以胜利告终,随之产生连锁反应:湖南、江西、山西、云南、陕西五省宣布独立。不久,清政府彻底土崩瓦解。孙中山先生的智慧、大度和谦逊赢得了人民的尊重和推崇,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宣布就职,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是一场人民的革命,是一场光荣的革命,他推翻了清王朝,同时也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变革,为重振中华铺平了一条崭新的路。随着时光的流逝,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去,但是看着电影,我的耳边又响起那轰轰烈烈的枪炮声、呐喊声,眼前又清晰地浮现出一副副英雄的面孔……如果没有他们为真理、民主和自由抛头颅、洒热血,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没有今天屹立于世界的中国!革命先辈们抛妻别子、心怀大爱、舍身赴死的精神,将永远铭记在我的心里!

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世界,则国以屹立世界。”辛亥革命将永远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勇往直前!

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直播心得体会7

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对历史事件的纪念,通过荧幕上的历史画面,让我们看到祖国发展的道路,通过了解历史,认知历史,以促进当代的发展。

《辛亥革命》是一场充满荆棘的革命,在这一道路上,革命烈士用自己的鲜血描绘祖国的未来。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注定了辛亥革命是一场空前的革命,孙中山先生用自己的坚强意志,开拓了革命的新道路。电影中有许多细节描述,比如孙中山先生在国外与外国政府官员协谈时的激烈争论的一幕,其以一己之力舌战众人,在面对种种刁难与不理解的情绪下,孙中山先生丝毫没有动摇过自己的意志,这是铁一般的意志!这是铁一般的力量!正因为孙中山先生在思想上已经有了彻底的觉悟,在整个革命的道路上,才能走到最后。

电影中还有那么一幕,在孙中山先生与革命同志们讨论临时大总统的事宜的时候,有刺客枪击。一阵慌乱后,刺客被抓,在审问刺客的过程中,刺客对孙中山是满嘴的辱骂,黄兴进来后说了一句:“他和我们没有生活在一个世界里。”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在当时清政府的历史背景下,要完成一场革命并不只是军阀形式的占领,一场完整意义上的革命,应该是深入群众的内心,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要播种革命的种子,而且还要让其健康成长。所以说,辛亥革命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它不仅改变了形式,而且革命的精神深入人心,是一场实质改变的革命。

时代的发展需要结合实际,一旦其发展变成盲目的,脱离实际的,就需要勇于改变,将发展的方向标重新定位。辛亥革命给予了我们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历史不会再重演,但历史的规律是会再现的,我们要观史而明智,把握历史的发展规律,正确指导自我的发展,不断提高自我的综合能力。

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直播心得体会8

1911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党人经过精心策划,在武昌发动起义,次日,起义军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继而控制了武汉三镇,起义取得成功,史称“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创立了中华民国,给水深会热的中国燃起了期望,为新思想与新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0世纪初昏庸腐朽的的清政府丧权辱国,把中华民族推向国将不国的危险境地。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一批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满怀着一腔热血,用生命谱写着一段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不管是林觉民的《与妻书》、还是秋瑾的“秋风秋雨愁煞人”、或者是邹容的《革命军》、抑或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慷慨赴死,一位位革命志士都是为了实现梦想,唤起民众觉醒,抛头颅、洒热血,甚至不惜牺牲自我的生命,他们这种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值得我们敬仰。

一个世纪的光阴犹如弹指一挥间,在战争硝烟已经散尽的今日,我们不应忘记是革命先烈前赴后继顽强斗争,才换来了我们和平、安宁的生活。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更应铭记先辈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磨砺自我的心志,谨记孙中山先生的教诲“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在自我的工作岗位上,踏实工作、进取进取,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自我的一份贡献。

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直播心得体会9

这是一次伟大的革命,是一次惊天动地的革命!我看到了!看到了中华儿女们的自强不息,看到了英勇奋战的精神!辛亥革命牵动着多少中华人民的心呀!我激动地说了一句:"我是中国人!"电影一开始是一位妇女,她戴着枷锁一步一步顺着围观观众开辟的道路走着,她步伐刚劲有力,她说:"我此蕃赴死,是为革命。

中国妇女还没有为革命流过血,当从我球瑾始。纵使世人不尽知革命为何竟让我狠心抛家弃子。我此蕃赴死,正因为回答革命为何事,革命是为给天下人创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我此蕃赴死,是为革命。死并不足惧,亦并非不足惜。但牺牲之快,之烈,牺牲之价值,竟让我这一刻自心底喜极而泣。"我不由得感动,她是多么的伟大呀!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这看似一个普通的日子,然而它有那么不平凡。就在这一天,武昌城城头一声枪响,它预示着革命第一次的成功,也宣告清王朝的灭亡!武昌首义前后,无数革命烈士洒下了热血,舍生忘死的精神令我敬佩!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当年的辛亥革命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孙中山先生说:死不是革命的目的,革命是改变命运,为天下人谋取幸福,是许多年轻人用生命的代价换取让他活着的人更好的活着!""革命"是国家发展不可缺少的,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强大的目标,这目标,将会是你人生的"革命"!

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直播心得体会10

从初中到现在,我都没有深入了解过辛亥革命这段历史,也没有想过孙中山为何被称为“中国国父”。通过《辛亥革命》这部影片。我明白了,孙中山能获得这个称号,当之无愧。

自从中国被打开了大门,被列强欺辱。王室宗亲,贵族官吏,每一个都只为自己利益而想,老百姓愚昧无知,苟且偷生。堂堂华夏竟被视为异族,毫无地位可言。

孙中山知道清朝廷无能,唯有革命,唯有推翻旧制度,才是中国强盛的出路,毅然决定起义。第一次广州起义失败了,孙中山被清朝廷通缉,在流亡海外,仍不忘为革命宣传,筹集经费。

广州起义失败,革命烽火却不惜。清朝廷为争取四国银行贷款,不惜以铁路为抵押。孙中山远赴欧洲,说服欧洲银行家。我佩服他的勇气和毅力。在各国银行家和清廷大臣面前,他丝毫不怯懦,敢于痛斥朝廷,支持革命,以一人之力,获得各国人民的肯定。

是他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未来中国过的新篇章。

看到这儿,我想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是用了多少人的鲜血换来的,是无数革命先烈的生命。是他们一次又一次去战场赴死拼搏。他们知道,唯有革命,唯有民主,唯有共产,中国才能摆脱列强的欺辱,立于各国之间。

祖国的现在,靠的是无数革命者的鲜血,祖国的未来,靠的又是谁?是我们,21世纪的新一代。我们虽没有经历过那些战争,却绝不能忘记中国历史上所受到过的屈辱。历史是国家和民族共同的记忆。若忘记了历史,何来谈国家的未来。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中国的未来将属于我们来创造——21世纪的新一代

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直播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2021辛亥革命110周年精神观后感5篇

辛亥革命观后感心得体会600字5篇

观看辛亥革命观后感优秀范文600字5篇

辛亥革命观后感3000字5篇

辛亥革命观后感1000字5篇

重温红色电影心得体会五篇

2021传承英烈精神心得体会五篇

最新近代史学习心得五篇

辛亥革命电影100字观后感5篇

辛亥革命电视剧观后感1505篇

93259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