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京南京的观后感(2)
之后死活不肯剪去长发及刮除红色蔻丹的不合作不妥协的态度,以及那句“打完仗后还要靠它吃饭呢”的话语,愈发显得她“商女不知亡国恨”。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当女教师姜淑云告诉大家日军想用100名妇女做慰安妇来交换安全区过冬的衣物和粮食的时候,她第一个主动举起了手。“拉贝先生,我去。”她的吴侬软语很是动听。然而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字字千斤。在安全区的几天生活及见闻,尤其是在被日军强暴之后,小江不会不明白这一去意味着什么……不过即使如此,她依旧毅然地主动站了出来。她或许不曾像姜淑云那样受过良好的教育,甚至可能不太明白“民族大义”这4个字的详解,但为了安全区更多的人们能获得一线生机,她甘愿受辱,慷慨赴难,舍身取义!那被日本人带走时那梨花带雨的回眸一笑,更是全片中最令人心痛的凄美一幕。
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风尘女子尚有如此的侠义血性,然而回顾影片之初,那么多躲在教堂里、老幼妇孺中间的士兵与青壮年男子被巡逻的角川意外发现后,竟束手就擒,主动缴械投降!这等苟且偷生的怯懦行为着实令人为之汗颜!
悲哀、沉痛、无奈……
且让我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时刻记得“落后就要挨打”,从而激励自己向上向上再向上!
#601541关于南京南京的观后感4
黑白的影片,抖动的镜头,一座沧桑的古城将我带到了那段屈辱的历史,让我的心湖泛起层层涟漪,久久不能平静。
挹江门,南京的城墙,最初的抵抗,一群被抛弃的士兵,用自己仅存的力量与日军抵抗。他们孤立无援,却仍旧誓死抵挡,因为这是他们作为一个士兵,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士兵应有的!可是,当小米加步枪碰上敌人凶猛的火力时,他们终还是败下阵来。他们成为了待宰的羔,等着着死亡的。惨无人性的日军,用五八门的形式来屠杀中国人:关进废弃的仓库用火烧死;赶到中用海淹死;埋在土中活活憋死;赶到荒野中用枪打死
这一切的一切都令人发指,令人痛恨。然而手无寸铁的南京人民又能做什么呢?
也许,他们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生命来掩护受伤的士兵;也许,他们能做的就是冒着当场被枪毙的危险,去解救那些被日军拉上刑车的男人;也许,他们能做的就是当死亡来临时,那一句响彻南京上空的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
当然,也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为了自己肩上的责任而奔赴死亡,例如影片中的唐先生。唐先生是拉贝先生的秘书,与拉贝一起负责难民营的安全,然而当拉贝被迫离开时,他却为了保护的安全而委身于日本人。当他终于和日本人成为正式的朋友时,他的却被日本人拖进了慰安所,他的女儿被日本人活活摔死,他的老婆因为被打晕而幸免遇难。他欲哭无泪,在万念俱灰的情况下,他终于明白了:日军是靠不住的,中国人只有靠自己!所以在拉贝的下,可以带一个助手和一个助手的家人离开时,他毅然将生的让给了另一个生存的人。他留下来了,结果当然是被拉到刑场,然而此时的他却没有了一丝的畏惧。他临死前那从容的姿态,连那个执行任务的日本军官都不敢直视!
中国人民是伟大的,在了那段惨痛的历史后,中国重新站立了起来!
如今,我们已有了一个和平安定的,可是我们现在的生活却都是那些爱国英雄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拼下来的。我们要永远铭记那段历史,铭记那些为保护国家而牺牲的伟人们。同时我们也要时时鞭策自己,激励自己,不要让现在安逸的生活消磨了我们的斗志。我们要奋发图强,让中国在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601540关于南京南京的观后感5
最近我观看了爱国主义电影作品《南京!南京!》。我深有感触。虽然只有整整130分钟时间,但是我深感压抑。摇晃的镜头晃得我想吐,很长时间都没有过这种窒息的了。
刚开场的时候,被枪声、炮声吓怕了。惨不睹的杀戮,血流成河,生灵涂炭。南京城成了一个死城,这个,深深震撼了我。但是,身为一个女性,更令我震撼的是
我想改编莎士比亚的名句:举手,还是不举手?这是个问题。这里说的举手,不是指对南京侵略者日本人的投降,而是在这部历史灾难大片《南京!南京!》里上百名妇女举手自愿牺牲自己做慰安妇,为安全区的民众换取过冬的物资那个震撼人心的场面。每一只上扬的手,都像一支灼灼扑动的火炬,放射出民族尊严的光辉。每一个举手的妇女,燃烧,救助他人,令70多年后的我们动容、惊心、泪流满面。她们的牺牲与毅然走入刑场、高喊中国不会亡的中国士兵的牺牲一般高贵而沉重,像两记重锤捶打在历史的鼓面,动人心魄,回音荡荡。教堂妇女举手一幕是《南京!南京!》继中国军人江边就义后的第二个高潮。令这部灾难电影,回肠荡气,渐入佳境。
很多人跟我有同样的:姜淑居然没有举手?尽管她声音颤抖,泪落双颊,但是她也能举手,是不是能和妓女小江一起携手走进那片神圣的光辉里去?是不是能给角色一个更加完的收场?举手,还是不举手?牺牲,还是苟活?电影继续在进行。我的问题也终于有了。在教堂百名妇女举手时,姜淑云已经做出了选择。在我们的文化里,更容易被牺牲的壮烈感染,而对理性的拯救感到陌生。在教堂小江等妇女选择牺牲拯救时,姜淑云选择的是另一种拯救,尽管她最后的牺牲同样令人黯然神伤。我们应该电影《南京!南京!》,她让我们对历史的解读了一种可能。
我不会再去看第二次,不是不想,而是不忍。《南京!南京!》里透露死亡讯息的场景之多,尤其黑白画面的处理更让每一种形式的死亡都让人身临其境,这种真实的氛围已经让你觉得内心超出了对残酷的负荷,因为每个中国人都曾看过那些触目惊心的老。但最可怕的还是那些没有直观画面的死亡讯息。女儿被日本子从窗口扔下去,观众看到的只有唐先生奔去窗口的崩溃呼喊,还有一车车从军营运出去的女子裸体。日本士兵杀人时的表情,走向死亡的人的眼神,在黑白不见血的银幕上,你只能读到两个字,绝望这是地狱最底层的绝望。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个穿长褂戴瓜帽的男人被推到土坑活埋的那一刻,他紧紧闭着,没有反抗,也没有歇斯底里。如果看过那些老照片,你会相信这就是真实的地狱。
唐先生一句:我老婆怀孕了!我老婆又怀孕了!之后,英勇就义了。这句话,透露了的气息,还让那些侵略者知道中国人杀不尽!中过国人的生命是顽强的!我深深了!
铭记国耻很重要,比铭记国耻更重要地是你自己。最后我还想说,它就是一部电影,因为只有电影才会以那样的方式结尾,留一点与希望,并且浓妆重彩地将小豆子的照片放那么大,题注下他还活着。这静止的画面远比那句中国不会亡来得更有。
作为中国人,我们要自立更生,勇往直前,不忘国耻,以史为鉴,面向!
南京南京个人感悟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