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击十三集观后感(2)
如果说史今就像一个母亲,用自己温柔的爱去包容和滋养三多成长的话,那么袁朗之于三多,就很像父亲,慈爱、却又严厉,远非一路护送,纵却三规五矩,常有电闪雷鸣,又不乏阳光普照,多是步步引导,直至长大成人。他很是了解三多,知道他杀人之后心理定然崩溃,因此拿出一个月的工资让他去逛大街。他更是很讲义气,三多开口二十万,一句话:“没有问题!”然后像一个匪徒一样把能搞到钱的地方归荡一空,却又能很知性地要求三多拿走账本,正因他知道,这是一个人尊严所在,越是朋友就越是要讲尊严。
突然想起苏轼《赤壁怀古》中的一句来,拿来形容袁朗十分适宜:“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雄恣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最令人兴奋不已的是,这位中校同志被一个列兵俘虏后,虽也表示自己有点冤,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对许三多的赏识,甚至等不及当场挖角。想想以前看的那些个什么什么什么什么中,也有类似场景发生,但是都是出于战场利益,更直白点就是为了突出我们伟大的男主角卓越的军事指挥潜质和战场应变潜质,而这个时候的被俘者一般表现都是气急败坏外加羞愧难当。那里又要赘言一下许三多抓袁朗的原因,这个原因可能不伟大,但绝对贴合许三多这个人:“我的朋友想好好表现,但被你击毙了。因此我许三多很生气,因此我能够致演习规则不顾来抓你,你看着办吧!”而这正是袁朗一上来就喜爱许三多的原因之一,有血性,是个能够交命的战友。
#438561士兵突击十三集观后感3
以前,老是以为做一个军人很威风,但在军训时,我体会到了当军人的辛苦,而在《士兵突击》上,我更了解了成为一个优秀的军人所需要理解的考验。
我看了《士兵突击》的第一感受就是—苦。军人们第一次来到军训地点,第一天就早上2点起床,然后理解“暴风雨”的洗礼,又开始匍匐前进……他们直到天亮的考验,让我的心里发酸,身上背负着三十公斤的物品,又走了那么长的路,能坚持下来,真牛!
我看《士兵突击》的第二感受就是—毅力。做一个军人是能够锻炼一个人的体魄,但最能锻炼一个人的毅力—受了这么大的苦,在记者采访的时候,也毫不犹豫地说:“我必须要坚持到底。”而要换做是我,我肯定坚持不下来。
看了《士兵突击》这个片子后,我才真正的感受到自己的无能和软弱。我觉得那些士兵不必须胜利了才是真正的英雄,只要能坚持到底,问心无愧的士兵,都是好士兵。
人的一生,不求对社会有多大的轰动,只要你发奋做好你该做的事,问心无愧就行了。
做一件事都要有耐心,有毅力,坚持到底,无论结果是不是你所期望的。
#438562士兵突击十三集观后感4
我是一个整天沉迷于书籍里的人,不爱看电影、不爱追电视剧,然而有一天,我看了一本叫《麒麟》的书,感叹于一个女作者竟然能写出一部如此生动真实的军事类书,然后去看了她的书评和一些前言等,看到她写一篇文的灵感来源于《士兵突击》,就带着好奇去看了这一部电视剧。
先说整体,全剧没有一个女性主演,部队里看不到一个女性士兵,这才是我感觉真实的地方,不是看不起女性,我本身也是女性,只是部队里确实就是如此,女性军人一般都在医院(卫生队 )军医、通信师旅团营连主官 、政治部(处)宣传干事、技术侦查局技术干部、司令部参谋、后勤财物助理等岗位,真正出现在连队的也是专门组织的一些女子连队,所以对于刘猛写的几部电视剧实在不敢恭维,具体可以看看知乎的评价从一个比较专业的角度看待刘猛的《特种兵系列》
再说说同样的题材《战狼》一样没少了女人,还是个一线的女性校官,这在现实中真的不太可能。
虽然身为女性,我可能也算是一个不爱红装爱武装的人,在过去的六十年里,中国的陆军一直算是强大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我们的空军与海军其实并不强大,然面,现在的世界环境,陆军的强大是没有威慑力的,因为这做不到拒敌以国门之外,当中国的陆军开始出战时,那就意味着战火已经烧到我们的土地上了,所以当我看到这条微博时,深有感触4月24日中国海军节,局座为什么哭
中国这十来年,终于在空军和海军战备上有所提升的,我们的预警机来了、我们的歼二十来了、我们的航母来了、我们成功的让歼十五航母上起降了!于是,我们发现,中国在联合国上再也不是一直投弃权票了,我们开始反对了!中国的新闻发言人,再也不是小心的谴责了,而是更有力度的回应了!
再回到《士兵突击》这个话题,前十五集,剧本真实的还原着中国陆军体质一贯的训练与管理情况,当老A出现时,也反应了中国军队尤其是特种兵在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训练和管理的一个事实,《士兵突击》里的特种兵战术体现的是小规模团体分工配合,高技术支撑的通讯人员、能力出众的远程火力支援、实力强劲的突击手这是特种兵最小规模的团队作战,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这里没有个人英雄主义,有的是团队合作与相互信任。
希望未来能有《士兵突击2》来写写中国的空军与海军发展,别让国民一直沉浸在个人英雄主义的所谓军事题材电视和电影中了,那些就是一些人为了圈钱和吸引眼球而拍摄的,并不能真正体现中国的实情,看多了这种题材的影视作品的人,是不会理解张召忠为什么会哭的这么厉害?为什么会说太憋屈了?
国家的强大需要军事力量的支撑,愿祖国的军事更加强大!
#438563士兵突击十三集观后感5
关于这部电视剧,人们讨论的也很多了。我只想说说自己的一点感想,结合生活里发生的一些事情。
全片最大的对比是许三多和成才,对比的一个点是他们对于自己所处集体的态度。许三多被分到五班,一直认五班的班长为自己永远的班长,在回到七连一直也一直不适应。认同了自己属于钢七连之后,又会亲身实践钢七连的所有规则与信念,并且一直坚持钢七连的“不抛弃,不放弃”。而成才呢,觉得在钢七连没有发展前途,于是跳槽到了其他连队,拼了命地想要进老A,觉得自己一定要挑那条最宽的路走。然后两次被分到五班——这好像是作者的恶趣味,对于笔下人物的不同情。
当然也可以说性格决定命运。许三多有极强的集体荣誉感,待在什么地方,就永远把那里当做自己家,把自己当做那里的一部分。而成才呢,他关心的永远是自己,所以只要对自己有好处,他可以抛下自己现在所处的地方,去往更好的地方。
那是军队,和现实生活的情况还不太一样。我只是觉得,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都会像成才一样吧,选择对自己有益的道路,去寻找更广阔的天地。
《看见》里有一句话:这是一个所有归属都垮下来的时代。
觉得这句话真是残忍,何谓归属?现在读书,觉得班级是自己的归属吗?觉得宿舍是自己的归属吗?觉得社团是自己的归属吗?觉得男女朋友是自己的归属吗?或者抽象一点,觉得自己的专业是归属?觉得某个价值观是自己的归属?
有的时候觉得很绝望,我去哪里找归属?我也想要归属来着,谁会给呢?
所以也能理解成才啊。人们都不喜欢他,但是他也实在没有做错什么啊。钢七连从来也没有一个史班长一心一意待他好,没有真心把他当朋友的人。他如果有一个真心对他的人,或许也不会考虑去其他的连队了吧。当然也可以说,他自己本身就没有真心对待过别人。所以这样的人啊,正是因为可以在他身上看到自己,所以才格外绝望。
不会对别人真心付出,得不到别人的真心付出。没有归属感,觉得自己从来不需要朋友,觉得集体是一个谎言,又或者在集体中永远找不到存在感。
我们这些成才们啊,大概是明明知道自己很糟糕,也没办法做出什么改变的吧。
士兵突击个人感悟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