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花开观后感600字(2)

关键词: 紫荆花开观后感,紫荆花开观后心得,紫荆花
树杰0 分享 时间:
《紫荆花开》第三集《凝聚共识》(今晚20:00播出)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香港《基本法》开始实施,“一国两制”在香港付诸实践。 20年来,“一国两制”在香港实践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得到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普遍认同。但同时一些人对“一国两制”和《基本法》存在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一些在经济社会和政制发展问题上的不正确观点影响着香港社会发展,对此必须正本清源,全面准确理解、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政策,才能推动“一国两制”实践沿着正确的轨道向前发展。《紫荆花开》第四集《同舟共济》香港回归祖国两年前,美国《财富》杂志曾发表封面文章,预言“香港已死”。香港回归第二天,亚洲各国货币纷纷贬值,震惊世界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回归祖国二十年,香港经济究竟历经了怎样的风雨历程?

香港回归十周年时,美国《财富》杂志为何又公开发表《哎呀,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坦诚认错?回归后,生产总值平均每年3.4%高速增长的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香港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一国两制带给香港的独特优势,把握机遇,发扬狮子山下的精神,前景更宽广。《紫荆花开》第五集《同心圆梦》不断丰富和发展“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赋予广大香港同胞的光荣使命。“人心齐,泰山移。”在内地与香港相互了解的二十年中,和衷共济的血肉亲情和拳拳报国的赤子之情更加显现。

然而,另一方面,香港青年也存在对祖国了解的盲区,对祖国的认知在香港青年的身上究竟有多重要和迫切?两地之间又上演了多少交流互助的精彩篇章?随着认知的加深,在香港人的心目中祖国究竟是怎样的形象?现在的香港人对祖国的情感又是怎样的呢?展望内地与香港的未来,充满机遇和希望,香港和内地共圆中国梦。

紫荆花开观后感四

年前最寒冷的那几天,细雨霏霏,冷风嗖嗖,整个天空是灰色的。走过一条街道,一树灿烂的紫荆花扑入眼帘,让人觉得这个冬天不太冷。年后金钟水库骑行,沿途太多的紫荆花红红火火欢呼雀跃,让人脚下生风,春风扑面。上次回湖南在老家看到一本族谱,它的扉页赫然印着一幅紫荆花图,名曰“紫荆堂”。询问父亲大人方知,这紫荆花我们田家人都叫它兄弟花。

话说五代末北周杨坚结束南北对峙局势,统一全国,建立隋朝。开皇年间,祖居京兆陕西临潼县三田村的田真、田庆、田广兄弟均为青年才俊,长兄田真居朝为官,大弟田庆为兰田知县,三弟田广任北京城镇定府镇县知县。兄弟虽各处为官,但祖业仍在,一大家合住一堂,家庭和睦,祖爱孙敬,享受不尽的天伦之乐。田府庭前有一株紫荆树,树大一围,郁茂异常,每年花开时节红似火,鲜艳夺目,独领风骚。祖公见儿孙满堂,人丁兴旺,高兴之余,立下规矩:今后全家要象庭前紫荆花一样,兴旺昌盛,红红火火,树不死,不准分家。但田广之妻想分家,每天叫女仆将热洗脸水泼于树下,久而久之紫荆树便枯萎了,难道这是分家的征兆?一调查,才发现是田广之妻女仆每天淋浇热水所致。一旦停止淋浇热水紫荆树慢慢又枝叶茂盛,复活如初。从此,紫荆花代表着亲情,有着合家团圆,兄弟和睦的美好寓意,名副其实兄弟花。

中华田姓,千年望族。追根溯源,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他追封前代圣王后人——舜的后裔妫满为陈侯,史称胡公满。传到胡公满十世孙陈完时,陈国宜公杀太子御寇,陈完与御寇私交甚厚,恐祸及己,便逃于齐国。陈完为人谦逊有礼,一向很有贤名,齐桓公很赏识他,就任命其为公正(管理工匠的官),并封他于田地,陈完即为田完。其后子孙就以封地为氏,称为田姓(一说天“田”与“天”同音,意为王族之后)。陈完就是田姓始祖,这也是“陈田一家”的由来。

历史上,田姓名人辈出。战国时齐国大将“田忌赛马”,以智慧著称;“战国四君子”之一孟尝君田文,轻财下士,仁义有加;齐王田横宁死不称臣于汉,气节贯虹;副总理田纪云治国理政,中共智囊,国家栋梁……紫荆花开,不畏严寒,足见其坚强。紫荆花开,朵朵争艳,足见其美好。紫荆花开,花团锦簇,足见其团结。

……

历史上,吟咏紫荆花的诗词不少。唐朝诗人韦应物《见紫荆花》这样写道:杂英纷已积,含芳独暮春;还如故园树,忽忆故园人。宋代杨万里诗云:玉笥风回峡山雨,两公对床方软语。少公一生吟样臞,长公半醉少公扶。白头兄弟不多有,面如橘红不关酒。紫荆花开连理枝,孝友未要时人知。元代诗人张雨这样写:临湖门外是侬家,郎若闲时来吃茶。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树紫荆花。明代杨基有诗:草有不可偃,木有不可雕。人心非秋蓬,安得随风飘。怜君玉雪姿,明月当清宵。葳蕤紫荆花,辉映非一朝。噰噰寒江雁,去去谁能招。……来自河南项城的田建华兄弟已在珠三角打造出一片新天地,他集农工党员、书法家、作家、企业家于一身,组建了一个“中山田氏宗亲联谊群”。刚好我们同是中山市报告文学学会的会员,热心的建华兄弟就拉我进了这个宗亲群,让我找到了家的感觉,温暖!感谢!

是的,天下田姓本一家,无论是来自河南还是河北,广东还是广西,湖北还是湖南……谁都不会否认自己是田完的子孙,人们常说“五百年前是一家”,不错的,我们是兄弟姊妹,是相亲相爱一家人。看到盛开的紫荆花,田家儿女就自然而然地把花和人、和家族联系了起来。每每看到香港的区旗、区徽就特亲切,上面的标志——区花——紫荆花,就是我们田家的兄弟花。

紫荆花开,别样风采;田氏宗亲,相亲相爱。紫荆花开,香飘天外;炎黄子孙,继往开来。

紫荆花开观后感五

我托着残缺的脚,一步步走向四月紫荆盛开的绿树。这棵紫荆树陪伴了我许多年。站在树下,感受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给我带来的丝丝温暖,忽然,一种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深绿色的叶子,随风轻轻舞动,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生机盎然。风儿轻轻吹,叶儿片片欢。满树的叶子“沙沙”作响,仿佛在告诉我:春天来了,拥抱春天吧。

春天真的来了吗?我仔细的观察着这棵紫荆树。它的树干笔直,腰围有几个碗口那样粗,树皮粗糙,深黑色,纹路清晰可辨。抬头,已是“万丈大树拔地起”的感觉。不知不觉,历经二十多年的光阴和风雨,这棵原本瘦弱的小树长成了参天大树。看啊,树顶枝叶茂盛,叶绿葱葱,满树粉红的.紫荆花朵朵盛放,淡淡的香气随风飘散。那红,迷住了我的双眼;那香,灌醉了我的柔肠。看啊,花儿一簇簇、一片片、一层层的镶嵌在绿叶之间,红绿相映,相得益彰。看啊,那簇簇花儿像不像一朵朵彩色的云,密密麻麻,紧紧的包裹着细小的枝干,那是春姑娘留在它身上的一幅云锦图的刺绣。看啊,那片片花儿像不像一团团燃烧着的粉红的火焰,透过阳光照射,更显得玲珑剔透,那是春姑娘留在世间的一抹动静相宜的色彩。看啊,那层层未开的花骨朵儿像不像躲在绿叶里撒娇的小女孩,饱满羞涩,在绿叶母亲的怀里红着脸蛋,偷偷看人间繁华,日出日落,那是春姑娘留在世间的最令人怜惜的小生命。

花繁叶茂,春色迷人。花香淡淡,回忆绵长。嗅着花香,我回忆着过去那些淡淡却又令人回味良久的往事。

小时候,这棵紫荆树才二米多高,叶子稀疏,花儿并不繁茂。那时,我才读小学二年级,第一个家就在这紫荆树旁,是单位以前分给母亲的,第二个家,是在校外,是我读小学时单位分给我父亲的。中午,由于这里离学校很近,我便住在这里休息,晚上,母亲往往要很晚才能接我回第二个家。那夜,很晚,母亲也没有回来,我做完作业,来到紫荆树旁,等待母亲归来。落日的余晖,染红了天边的云朵,这棵紫荆树,也落寞在橙红色的余晖里。紫荆花开了,开得那样鲜艳。春风吹过,叶子轻轻摇晃,花儿微微点头。我望着紫荆花,心里不禁问它:花儿呀,母亲什么时候回来?风大了,将叶儿吹落,一朵开得正艳的紫荆花落在地上。

我微笑着将它轻轻捧起。看啊,这花多美!两个巴掌大小,共由五片花瓣组成,色泽粉红,又却透着淡淡的紫色,每片花瓣都向外延伸,犹如五个穿着紫色长裙的仙女,绕圈而舞,悠然娴熟的弯着那细如柳的腰身,对着那些似极了身穿白衣的王子们的蕊心,脉脉含情,与王子们相视而笑。那色泽,艳而不俗,清新淡雅;那身段,长而不妖,细如飞燕;那舞姿,醉而奔放,令人如沐出风。我陶醉了,回想幼年,在这棵紫荆树下,我与同伴们翩翩起舞。那时,也是风景如画的春天。透明如海的蓝天、似棉花糖的白云、鸟语花香的树林、明媚温暖的阳光、同伴们亲切甜美的歌声,如此温婉动人的回忆,怎不叫我如痴如醉,留恋至今?

夜已深,我将日落下紫荆花的美、童年时的幸福时光、对母亲归来的期盼,写在日记上,不知不觉,已然进入了梦乡……醒来,已是深夜12点,睁开迷蒙的双眼,母亲的微笑荡漾在眼前。

风儿轻轻吹,吹来阵阵紫荆花的香气,一朵紫荆花落在我手上,嗅上一阵熟悉的芬芳,从回忆中醒来,看着满树盛放的粉红、紫红,心里似乎有了答案:春天来了,并且从未离开我的身边,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心中永远有一朵盛开的紫荆花,那只残缺的脚又算得了什么?

我微笑着,手拿一朵紫荆花,慢慢挪动着脚步,往春天的深处走去……

97237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