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电影观后感作文700字(2)

关键词: 活着观后感,活着个人观后感,活着观看心得
天文0 分享 时间:

活着电影观后感作文700字4

人生来就是受苦的,无论处于什么时代,什么地位,人们都在为外在事物所烦恼并痛苦着,那么人是为什么而活呢?《活着》电影与小说有着不同的意味。

电影所表现的是中国解放前后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是富贵这个人所看到的社会,土地改革时的批斗地主,大跃进时期的人民公社的其乐融融,搜铁炼铁的轰轰烈烈,以及____时满街的大字报与毛泽东手册富贵……这时代变迁的影响下从身为地主的豪迈到作为良民的谨慎奉承,这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当时底层人民生活的反射,而导演正是利用富贵这个形象来揭示当时社会的斗争与和平,是时代决定乐人的一生。人们对于时代的变迁只能适应,顺着潮流改造自己。

而小说是在写人,是真真切切地写着人在世上的呼吸与活动,是切身体会地去描绘富贵的所思所想,文中的富贵在叙述自己的往事时,他是笑着的,是淡然。年轻时他败掉祖宗留下的家产,中年时他为家庭挣扎地活着,而他身边的人一个个先他而去,好似一瞬间,他就走到了故事的最后,只剩他独自一人活着,他也失去了他活着的目的,但他依旧活了下去。现在的他并不是在为外物而活着,而是在为自己活着的本身而活着,不再为社会所干扰,他成就了他生命的价值,这是最纯粹的价值,为活着而活着。

由此可见,电影宣扬了社会对人的改造,具有历史性、舆论性,而小说是塑造了一个社会中的人,具有反思性和纯粹性。我个人更倾向小说的描绘,小说不仅是是在讲故事,更是在悟人生,而电影对人生的探讨就弱了一些。

许多人的人生与富贵相似,前大半辈子用了随波逐流,为家人,为事业操劳幸苦,等着后半辈子享福。可到了后半辈子就会发现,自己的努力只是空虚的,所有东西都会逝去,唯有自己才是陪伴自己一生的价值。所以与其活到最后才领悟人生,何不抛却外物,追寻自己的内心,为自己而活,把自己从被动转换成主动,在社会的浪潮中,逆流而行体会活着的苦中带甜。当我们拥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活着的价值也就自认而然地显现出来了。

活着电影观后感作文700字5

面对死亡,最痛苦的不是离去的人,而是被迫承受这一切的生者——他们不仅肩上多了一份责任,而且身边少了一个一同承担的人。

福贵正是这样一个可悲的生者,他的一生其实是几万万人的缩影,中国近百年来经历的所有苦难都在他身上清晰地投射出来,他有着传奇般的人生,但你绝对不会希望拥有那样的传奇。

福贵当年是个二世祖,每日挥霍家里的积蓄,不知哪修来的福气讨了个贤惠的好老婆,是米行的千金,可福贵依旧吃喝嫖赌,不仅输光了家产,还气死了爹,老婆连同肚子里的孩子也被娘家接走了,只剩下他和年老的娘、年幼的女儿凤霞相依,这时的福贵才第一次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万幸的是,家珍在产下福贵的第二子之后带着儿子有庆回到了他身边。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福贵在为病重的母亲抓药的途中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聋哑,儿子虽机灵活泼,后来也因为县长夫人输血而意外死去。

之后福贵经历--、大跃进、自然灾害,凤霞和其丈夫先后死去,凤霞产下的一子苦根也没有逃过命运的魔爪,最后只剩下福贵一个人,和一头与他同名的牛作伴,其中寓意深远,颇有些孑然一身的萧瑟。夕阳的余晖里,已然垂暮的老人驾着牛渐远,沙哑的歌声在土地的尽头缓缓升起——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合上这本沉重的蓝皮书,泪已湿眼眶,让我感慨万千的不止是主人公经历的种.种悲惨,更因为他经历了这么多,却依然卑微地活下来,他所承担的已远远超出普通人能够想象的范围。

面对死亡,最痛苦的不是离去的人,而是被迫承受这一切的生者——他们不仅肩上多了一份责任,而且身边少了一个一同承担的人。但是,正因为如此,生者才要更坚定地生活,那是因为他们背负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明天。


活着电影观后感作文700字相关文章:

活着观后感优秀作文700字5篇

活着观后感700字作文5篇

电影活着观后感作文600字4篇

电影活着观后感4篇

电影活着观后感两千字4篇

活着观后感600字作文5篇

活着的观后感700字

活着的观后感范文700字

《活着》观后感200字参考范文

活着精选的读后感作文7篇

98040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