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电影观后感作文800字
《芳华》是由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剧情片,由冯小刚执导,严歌苓编剧,黄轩、苗苗、钟楚曦主演。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芳华电影观后感作文800字,方便大家学习。
芳华电影观后感作文800字1
《芳华》展现的,是一种时代情怀,我们认识了那个年代的青春特有的情感与命运。
影片开头曼妙的革命舞蹈,随处可见的领袖头像、红色旗帜,十分有年代韵味,让人们深深感受到那个年代热血青年的革命理想。
片中以第二主角萧穗子的视角来叙述整个故事,作为旁观者,无法得知其他人物内心的具体想法,却能将他们的悲欢看得一清二楚。
何小萍第一幕出现在火车站,第一次跟刘峰敬礼的时候,就让人感到,在这个富有生命力的年轻人身上,还隐隐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悲伤。这种悲伤,从刘峰报出的她的家庭身世可知,从她后来不自然的微笑中可知。她在家庭中是受尽了冷漠和耻辱的,虽然影片中没有具体展现,但我们不难想象。她不得不冻病自己以换来妈妈的一个拥抱,她是受尽了多少委屈啊!她是多么渴望被爱啊!
她无比地珍惜进入文工团的机会,可是在这里,她依旧不得不忍受战友们的嘲笑、鄙夷她的自卑和过度敏感。所以她刻苦练习,渴望能够被重视,然而副政委却连这个机会也不给。当年,她因优异的舞蹈成绩、不可多得的人才身份被带入文工团,而后却一直处在B角默默无闻的位置,这大概是一种讽刺吧。
在文工团,遭遇同样悲惨的,还有刘峰。他善良,在这个集体做尽了好事,被称作“活雷峰”,以至于让人们都认为“他做好事是理所当然的”。可因为一次“触摸”事件,他受尽冤屈,身份变得一文不值。他上了战场,成了独手英雄,但却不幸被埋没于时代末梢。
“一个始终不被善良对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只有小萍一人,为刘峰送别,只有她一人,敢于大声承认刘峰是个值得被珍重的人。她对这个集体寒了心,彻底地对它厌恶起来。她又做了军医,拯救无数病人成了英雄。她被人当作英雄。是怎样的一种渴望被关注与突如其来的荣誉的落差导致了她的精神错乱?
小萍穿着病服,在月下独舞的那段,尤为动人。那一刻,她的眼神不再混浊,她的嘴角再次扬起微笑,她是动人的。以这段独舞,来纪念她已逝的青春芳华。
那些文工团的男女们,心里曾经的神圣和光荣被时代的更迭所击溃,芳华在那一刻落幕。
所有人,都不可阻挡地,被时代潮流裹挟着散去了,各人的命运各不相同。
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这,是一部有情怀的电影。
芳华电影观后感作文800字2
《芳华》,这是一个发生在西南军区文工团的故事,讲述了那些被无情的炮火和肆意的时代所碾碎的芳华。
电影的主角何小萍和刘峰,他们并没有所谓主角光环,。在何小萍很小的时候,她的父亲被关进劳改所,母亲改嫁,她在一个没有温暖的家庭长大。她以为当了兵之后就能开始新的美好的生活,却不幸被选为集体嘲笑和攻击的靶子。但幸好还有刘峰,给予了她发自内心的善良。当刘峰被发配到滇越边境后,她对这个集体彻底寒了心。在西南的战地医院里,她见识了战火和生死,她拯救了一个个伤员,也眼睁睁看着一个个年轻的生命化为尘土。她直知道刘峰也在不远的战场上,却未曾见他一面。在一个医院被轰炸的日子,她疯了,同时也获得了一枚英雄勋章。
如果说何小萍代表了青春的残酷,那么刘峰则代表了时代的残酷。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活雷锋”,但就是这样一个一无所有仅有善良的人,却因为爱一个人而身败名裂。他被诬陷,被发配到滇越边境,接着他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虽然捡了一条命回来,却少了一只胳膊。
刘峰在他的后半生依旧是一个好人,但是他的灵魂却随着那个战车旁的年轻人死去作文//wWw.ZuoWenwang.Net/了。在新的时代,他不再是军人,不再是英雄,不再年轻。他不明白为什么要回一个车会这么困难,不明白自己的老婆为什么会跟别人跑了,不明白自己做好人究竟有什么错。他迷失在过去的芳华里,承受着未来的隆隆战火。
在观影的过程中,我忍不住想:值得吗?然而我清楚地知道,那个时代像筛子,筛得每一个人流离失所。何小萍和刘峰的选择,大概也是对“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最好诠释吧。毕竟,在我们的生命中,痛苦总是追逐着欢乐,片刻也不愿分开。影片的最后一段话是:“我不禁想到,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虽然他们谈笑如故,可还是不难看出给每个人带来的改变。倒是刘峰和小萍显得更为知足,话虽不多,却待人温和。”他们在时代的滚滚车轮中始终不忘芳华,永葆真我,又何尝不是一种抗争呢?
芳华只有一瞬,随后,你就会进入一生连绵不绝的战火之中。
那些逝去的青春年华,那些不堪回首的血染岁月,永远存在于记忆之中。
冯小刚导演曾表示,不担心年轻的观众看不懂,因为两代人的芳华之间是有共同点的,“热血、激情、担当、躁动、纯真,不论任何时代的人,他们的芳华都具有这样的共性”。
芳华电影观后感作文800字3
看得出来,《芳华》是有情怀的,是导演和编剧对自己已经逝去的青春岁月的一次致敬,拍得既美又实在,是近些年来青春怀旧类题材电影的佼佼者。
电影里塑造得最好的人物是刘峰,他比活在我们80后记忆中的雷锋更立体可感——因为他也会情不自禁地抱紧自己喜欢的女孩,并且有一个凄惨的结局。
我从不怀疑雷锋这个人物存在的真实性,他真的影响了很多人,我们的父辈中涌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活雷锋,他们那一代人特别有信仰有操守。但操守归操守,生活归生活。我们国家向来是不乏惩恶扬善的声音的,我小时候看冯梦龙的“三言”,满纸的善恶报应,因果循环,甚至有此生善恶来生报应,以及人力不逮,神灵代为报应的,看得人如六月天喝冰汽水,畅快淋漓!后来看《唐传奇》、《聊斋志异》,也仍没有摆脱善恶报应的框架。古代作家在文字虚构的世界里做了一回上帝,把一出又一出的人间悲剧消解于无形之中。
幸好,严歌苓不愿做上帝,她冷酷无情地还原了一个真实的“雷锋”(刘峰)的一生。将“善良”这一德行歌颂到极致,真的好吗?老子说过,上善若水,因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但是水也会生气,会酿成洪涝灾害,会冲垮堤坝,会卷走房屋,会淹死生命。水,从来就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它有的是性格和脾气。
而刘峰呢!他为所有人服务,不带私心杂念,他是一个没有缺点的完人。我能理解他做的很多好事:吃饺子皮、抓猪、给战友大包小包带东西、做何小萍的舞伴以及给战友做沙发。但我不能理解他为什么主动放弃上大学,把机会让给别人。组织上照顾他,是因为他人好,更是因为他在抗洪抢险中腰受了伤,这是一种合情合理的补偿。然而他放弃了,多么不可思议啊!他一下子由人升级为神,因为神是不食人间烟火的。
就在这个时候,他一把抱住了漂亮女孩林丁丁,不仅林丁丁接受不了——神怎么能有男女之情?而且撞破这件事的路人甲和路人乙也接受不了——他们不约而同地说,有人腐蚀活雷锋,而不是刘峰喜欢林丁丁。刘峰无意中把自己神化了,一旦登上神坛,就只能接受大家的崇拜和仰视,便不能拥有普通人的欲望和生活。就连何小萍,也不敢跟刘峰表白爱情,她自觉凡夫俗子,配不上神。
《芳华》里到处是爱情的萌动,林丁丁不是小白兔,而是老司机。有男战友喂她吃橘子罐头,趁机亲了一下脸,也没见她拒绝。郝淑雯说,吴干事和张医生都抱过林丁丁,林也不曾惊慌失措过。她只是无法想象,刘峰也会有七情六欲,其他人也无法想象,刘峰有七情六欲。
所以刘峰被诬告、被打倒、被放逐,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人可以犯错,神却不可以,一旦犯了,就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就像地震发生了,人们可以纷纷逃命,但教师不可以先于学生撤退,医生不能先于病人撤退,军人不能先于群众撤退,这就是道德包袱。刘峰一贯的善良使得自己背了一身的道德包袱,最后,连前程和爱情都没有了。
我觉得刘峰是个悲剧,但不是时代的悲剧,也不是林丁丁的诬告,是他把自己当成了太阳,光热无穷,一味奉献,他以平凡的肉身承担起了神的使命。在严歌苓的小说里,刘峰的下场更为悲惨,连开追悼会都要赶时间,好给下一个腾场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