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分阶段备考
对于考公务员来讲,实事政事这一块考生一定不能忽略,要多关注最近这几年的实事政事,这个关注不是只是让我们有个大致的了解就行,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国家公务员考试分阶段备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国家公务员考试分阶段备考
一、第一阶段:认知公考
俗话说:“宁可备而不用,不能用而无备”,如果对公务员考试没有一点了解的考生来说,前期的了解和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不能临上轿才打耳眼。首先,考生需要了解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考条件、招录职位、如何报考及考试时间,考试内容和方式等最基本情况,然后根据自身学的专业和爱好,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再决定报考什么职位能成功的概率更大一些。
二、第二阶段:做好计划,认真复习
考生想从政或者说入仕了,决定报考之后,那就应该及早准备复习,越早复习,准备越充分越有把握。具体计划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前期:熟悉考试,分析考试大纲,关注考试的最新的变化及对考生的各项能力的要求。
考生购买考试真题,研究历年真题,将真题作为自己的自测卷,记录自己的作答的情况,分析自己的哪个部分是薄弱。这时建议考生精心选择一套权威应试教材,认真学习,从前到后认真学习一遍。所有的知识点一个都不落下。接下来要根据自己的最弱的部分实行各个击破的战术了,就是分模块,分模块演练针对性强,可做到有的放矢,各个击破。无疑是快速扎实的掌握各类试题的答题思路和应试技巧的好方法。然后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系统的学习,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 科学复习。有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参加一些辅导班,在那里可以得到对知识的系统讲解,抓住重点,把握题型的变化,从而做好应对之策。这就是专项复习了。在练习的时候不需要在意时间的花费。认真研究如何做题。
模拟题演练必不可少,有的考生总是这样认为,等我考试的时候我再做几套历年的考试真题全真模拟题,熟悉一下考试题型和考试环境就足够了,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含义。没有平时的全整套题演练,做题速度和时间把控是很难提上去的,行测共有135多道题目,时间只有120分钟。由于考察的题量过大,要求考生具备快速解题的能力,平均53秒就要解决一个问题,对多数同学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不经过专门训练的考生,不仅无法完成考试内容,甚至越做心理越焦急,往往答不到一半,心里就已经崩溃了。 所以就要求考生在后期的复习中就要加大对题量和做题时间的把握。
后期:冲刺阶段
如何做好最后的百米的冲刺呢?有人认为自己只要前期做足功课,多做历年真题,就行了,但是仅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善于总结才更容易获得质的飞跃,所以后期的总结是超越别人的一大制胜法宝,一则可以查漏补缺,二则可以让自己对考试内容有更系统的认识,对抓紧时间再巩固知识会起到很好的作用,提醒考生务必注重后期总结。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备考建议
保持好的心态
知识的范围可以分为知识的广度和知识的深度两个层面。无论是提高大家学习的知识深度和广度,我们觉得首要的是心态,心态决定定状态,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常识判断的学习,第一位的是对于新知识的有一种开放拥抱的姿态,有一种汲取新知识获得成长的情怀,才能书山漫步、学海泛舟。
拥有好的状态
对于应试者即为当局者,从结果导向上首要做的其实是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了解公职考试笔试面试等环节测查的是何种素质和素养。本质是指基本的、根本的性质,是一事物成其为自身、有别于其它物的固有属性,明晰事物的本质对于准确把握该事物、推动其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了解考试的实质对于备考学习是一种超然物外、高屋建瓴的学习理念、学习方法。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从大纲的要求,常识判断侧重知识的广度,因此选择复习范围就变的非常重要。
走出误区,掌握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