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复习的错误方式(2)
首先,片段阅读所考查的文段是完整的,而理解完整文段的难度较易。所以,建议各位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可以先在主旨题和细节题部分不断打磨自己的理解能力,奠定好基础。
然后,就可以去完成对语句表达的联系,因为他们虽然句子空缺或者句子语序混乱,但是,充分利用主题词和行文进行分析,就可以判断句子之间的联系,从而准确把握空缺处句意和正确的语序。
最后,选词填空它可以当做是能力的进阶。该部分需要良好的理解能力和对空缺的合理概括与推断,所以,各位考生在该部分需要保持严谨性,并且要对提示信息保持高度敏感。如此一来,便可化繁为简、攻克难题。
国考带你搞清行测中“傻傻分不清”的题型
1.要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就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只有进一步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才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而不树立走改革之路的坚定意识,就不可能去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下列哪项可以从题干中推出?
A.要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必须树立走改革之路的坚定意识
B.主张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人,不可能认同不走改革之路
C.一旦树立了走改革之路的坚定意识,就能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D.要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未必一定要走改革之路
2.自动驾驶车辆理当能够减少交通事故,但有时也会面临一些两难的道德困境选择,比如要么撞向行人,要么牺牲车子和车里的乘客。而如何制定算法来帮助自动驾驶系统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出选择,也成为自动驾驶领域的一大难题。调查发现,哪怕受试者同意自动驾驶系统有时应该牺牲乘客安全来保证更多人的安全,他们自己也不愿意选择乘坐在这类自动驾驶汽车里。
由此可以推出:
A.有人认同为了挽救他人而牺牲乘客的自动驾驶汽车,但也不会乘坐
B.如果有人愿意乘坐加入自我牺牲策略的自动驾驶汽车,则他支持该策略
C.即使自动驾驶汽车能够真正减少交通事故,也不会有很多人购买
D.即使自动驾驶汽车加入包含自我牺牲策略的算法,也未必能减少事故伤亡率
这两道题提问方式很接近,都是在问可以推出什么,题干语句都非常多,这时如何区分二者呢?第一题题干有只有……才、要……必须等词语,并且选项中也有如果……则等假言推理的联结词,据此可以判断这道题是考查假言推理,而第二题题干没有类似的联结词,故可以判断是可能性推理中的结论型题目。所以这两道题在做的时候,方法自然也就不一样的,第一题需要运用假言推理规则去做,把题干的推出关系梳理出来,答案为A。而第二题按照结论型题目的解题原则,可以确定答案为A。
具体把解析给考生们呈现出来:1.【答案】A。解析:题干逻辑关系为:①要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②进一步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③树立走改革之路的坚定意识
去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形成连锁推理为:要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进一步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树立走改革之路的坚定意识,A项正确。故答案选A。
2.【答案】A。解析:由题干最后一句话可推出A项正确。B项题干中未涉及人们愿意乘坐加入自我牺牲策略的自动驾驶汽车,属于无中生有。C项题干中未涉及人们对于自动驾驶汽车的购买,属于过度推断。D项错误,由题干第一句话可知,自动驾驶汽车能够减少交通事故。故本题选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