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家长们的建议书(2)
其一,创造和睦的家庭氛围,让孩子能在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古人云:“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理解是教育子女的先决条件。家长的关怀,家庭成员彼此间的爱护,民主平等的关系,文明礼貌的风气,奋发向上的精神等,这些对孩子成长都是积极的动力因素。
其二,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家庭的每个角落都能发挥教育功能。良好的家庭环境不是时髦、豪华生活用品的堆积,而在于其整洁化、条理化、知识化,使孩子置身其中,能得到赏心悦目的精神享受,受到美的熏陶,进而产生愉悦向上的动力。
其三,树立良好的家长榜样。“学高人之师,身正人之范”。要想让孩子喜好读书,家长就不能通宵达旦地打牌搓麻将、聚众酗酒;要想让孩子讲文明有礼貌,家长就得首先从自我做起,自尊、自重、自爱,不断提高自己的品质和素养。
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良好的家风有利于孩子成长成才,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不妨从自己做起,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美好的成才环境。
给家长们的建议书篇5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相信你的孩子。
孩子没有考好,或者没有受到表扬,或者进步不快,有人就认为自己的孩子不聪明,其实这样认识是没有根据的。如果因此而埋怨孩子,甚至训斥、打骂孩子,更不是科学的,它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严重的伤害。
我想告诉你的是: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所谓聪明或智慧,是一个人智力因素表现的程度。人的智力因素主要是指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记忆力这五种能力。凡是一个健全的人,都具有这五种能力。两只眼睛就是用来观察,正常的大脑是用来思维、想象、记忆,注意力更是人的一种本能。
大量研究表明,智力因素超常的儿童只占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也就是说,百分之九十九的儿童智力水平是相同或相近的。既然这样,怀疑自己的孩子智力低下,不够聪明,就没有科学依据,要相信你的孩子。
但是,智力因素本身并没有积极性,只有当它和情感、意志、毅力、兴趣、爱好、行为、习惯这些非智力因素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会显得异常主动、活跃。比如,当孩子对某件事非常有兴趣的时候,他的观察力、注意力就会十分集中;当他对某位教师非常崇敬的时候,对这位教师所说的话和所代的课必然有强烈的兴趣;当他对某门课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这门课一定会取得优秀的成绩;当他的情感非常激动时,想象力就会插上翅膀,飞得很远很远;当孩子不怕吃苦,意志和毅力得以充分发挥的时候,记忆力就会令人惊奇。
所有这些都说明,是非智力因素调动智力因素的积极性。为了充分激发孩子的智力因素,使孩子变得更加聪明,父母要从兴趣入手,精心呵护孩子已有的兴趣,大力激发与培养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兴趣;让兴趣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和最大动力。要培养孩子的爱心,爱自己,爱父母,爱他人,爱社会,爱世界上所有的生灵,让爱心成为孩子的情感的主流。要有意识地让孩子经受挫折,体验苦难,既要生在福中需知福,又要生在福中能吃苦,让意志和毅力成为孩子走向社会后的重要支柱。
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孩子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这是父母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广泛的兴趣爱好,丰富的感情世界,坚强的意志毅力,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健康成长并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给家长们的建议书篇6
尊敬的各位家长们:
您好!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我国把环境保护宣布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所以我们要努力做好环境保护。然而,现在有许多不好的现象,例如:许多人在街上随地扔垃圾,吐痰。汽车的尾气超标,等等。为了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第一,人类要想征服可怕的大自然,就必须尊重自然。对于改造自然理应慎之又慎,又要大刀阔斧,勇于实践和改良,才能控制自然,使自身利益与自然协调发展,决不能重蹈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第二,要从我做起,首先选择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善待我们的家园、善待地球,共创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我提出如下建议:
1、节约资源 减少污染
(1)节水为荣,随时关上水龙头,防止滴漏。
(2)慎用清洁剂,尽量用肥皂,减少洗涤剂中的化学物质对水的污染。
2、绿色消费 环保选择
(1)用无铅汽油、无镉铅电池、无磷洗涤剂,减少水与空气的污染。
(2)购买低砩家用制冷器具、无砩发用摩丝,减少对臭氧层的污染。
3、重复使用 多次利用
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如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和餐盒,减少白色污染;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备购物口袋或提篮。
4、分类回收 循环再用
不乱丢弃废电池、废塑料等垃圾、废物;将垃圾分类投放,变废为宝,使资源循环再生,造福人类。
5、保护自然 万物共存
不猎杀、使用珍稀动物和受保护的动物,关爱与保护野生动植物;植树造林,爱护我们身边的每一寸绿地、每一株花草、每一片树木。
6、讲究卫生 保护环境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制造噪音。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倡导同学门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建议叔叔阿姨们加入我们的队伍中来,为保护环境、造福后代贡献自己的力量。因为: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给家长们的建议书篇7
亲爱的家长们:
建议:初三生家长一定要摒弃九类教育习惯
子把父当马,父望子成龙,可怜中国父母心!舔犊之情,不能不令人感动,然而舔犊的方式,恐怕尚待改进!纵观中国的家庭教育之弊,放纵者有之,溺爱者有之,施暴者有之,粗略的划分一下,大致有如下类型:
(一)模具制造型
持此类教育方式的家长,大有人在。此类家长,属于自以为是之人,总以为自己的想法不会错误,总以为自己是爱孩子,为孩子好。对孩子的要求极严,孩子的举手投足,都给予详尽的指示,从生活习惯、活动的范围方式,到读书的范围方法、兴趣爱好,甚至到高考(微博)专业的选择、毕业工作的种类,都受到强制性指导。
殊不知,人是万物之灵,人最大的长处,是善于思想,善于学习,善于在学习中创造,而这种教育模式,无形之中,就抹杀了孩子的自主学习与创造能力。在这种模式之下,不否认也有一些孩子有所成就,但更多的孩子,却成为模具制造的产品,家长原形的克隆,人的独立思考与创造能力,在这些克隆产品中黯然消退。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在这种模式之下,恐怕龙凤老鼠的后代,都是“老鼠”了!
(二)温室培养型
经济条件的改善,孩子数目的减少,使家长更有能力精力来教育培养孩子。捧在手中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给予孩子最好的学习与成长条件,弥补自己少时的缺憾,,这是生在艰苦年代的家长的普遍做法。
孩子的吃,要操心,总担心孩子缺锌少钙;孩子的穿,要操心,嘘寒问暖,从孩子房里的太空被空调,到出门武装到牙齿的装备,无一不体现了家长细腻的爱心;孩子的行,要操心,在学校附近春游,父母也要请假奉陪;孩子的交往,要操心,本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孩子只容许与“优秀”者(大多以学习成绩为标准)交往;孩子的学,更要操心,从胎教,到小时候的艺术素质的培养(比如学琴画画),到入学的学校选择、老师选择,无一不体现了家长的“智慧”,直到孩子的毕业,专业的选择,工作的选择,爱人的选择,仍要操心,有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却没有料到,人的思虑有限,自然的造化无穷!这样的做法,制造了许多肥胖儿童与厌食者,制造了免疫力极差的孩子,制造了庞大的厌学者队伍,制造了离开父母一无所能的孩子。温室的花朵,禁不住一点点风吹雨打,“温室”培养出来的孩子,离开父母,却无法适应于社会,最后父母只好哀叹自己无法与天地同寿了!
(三)极力压榨型
这种模式多出现在孩子的读书过程之中。教育的社会性与个体的特殊性之间必然有矛盾,在目前形势下,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没有普及,大学生的就业率很低,迫使家长对孩子提出过于苛刻的要求,以使孩子能够上一所名校,有个教好的前程。纵使学校能够减负,家长也未必让孩子减负,连小学生的作业,家长都要求孩子完成两套三套,而学校面临的生存压力,教师面临的考核压力,也使学校的减负成为镜花水月。在平时,孩子们都被迫学习到晚上10点以后,而假期,更有各种补习班、特长班在等待着被压榨得灯枯油尽的孩子!教育科目的设置不合理、教育模式的缺陷,在扼杀孩子的创造力,而家长们,不设法补救,却推波助澜,成为扼杀孩子天性与创造力的同案犯。
(四)经济刺激型
物质的社会,造就物质的方式,一切以经济为中心,教育模式也被产业化,很多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是“向钱看”!考第一,奖励多少,考前十名,奖多少,在不少家庭,都成为制度!许多家长基本上都是以钱来“遥控”孩子。小小的脑袋,最终只容纳了一个庞大的“钱”字,洗自己的衣服,可以,拿钱来;帮你做作业,可以,拿钱来;帮爸爸买包烟,可以,拿钱来……
(五)原始放牧型
这类模式多出现在打工家庭或者问题家庭,父母忙于打工挣钱,无暇关注孩子,或者婚姻破裂,根本就不顾及孩子。当然也有现实的家长,认为读书无用,孩子未必能考上大学,大学毕业未必能找到工作,不读书也同样可以挣大钱,甚至成为黑社会的流氓,也一样“出人头地”!干脆就任其自生自灭!这种模式的后果,就是把教育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推给教师,现在虽然有“教育万能”的理论,这世界上却没有万能的教师!
(六)自家萝卜型
俗话说,自家萝卜天大个,是啊,情人眼里出西施,家长眼里出天才,自家的孩子什么都好,稍微的出众,在有的家长眼中都是天才的举动,即使有不好,那也是别家的孩子不好,是老师学校的不好,是社会的不好,自家的孩子绝对不会不好!这种情形,相信读者也曾见识,其中危害,就不赘述了。
(七)崇尚暴力型
“棍棒下出孝子”,仍然有部分家长崇尚用武力解决问题。特别在孩子调皮不听话的时候,在气头上,对孩子拳脚相加的,仍然大有人在。给孩子造成的心理阴影,逆反心理以及长大后崇尚暴力解决问题的恶劣影响,很难消除。暴力调教的孩子,要么逆反心理特别强,要么特别懦弱,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这种环境长大的孩子,很少不崇尚用武力解决问题!
(八)《大话西游》唐僧型
这部分家长相对比较温和,但又失之偏颇,当语言说服不能解决问题时,就难免絮絮叨叨了,好比是《大话西游》的唐僧念经,两个小鬼实在受不了,只好上吊自杀了。现实之中,有的家长的确过于唠叨,这种环境长大的孩子,男孩对别人的啰嗦过于敏感,女孩则成为长舌妇(当然,我的结论可能不科学)。
(九)百依百顺奴才型
经济条件的改善,孩子数目的减少,一个孩子,可能是祖父祖母的期望所在,外公外婆的期望所在,叔叔阿姨的期望所在,父亲母亲的期望所在,这样,造就了一大批“小皇帝”,自私自利,没有爱心,唯我独尊,最后不容于社会也就必然了。
修正教育缺陷的建议
最后,给出作为补救以上一些家庭教育方式的缺陷的建议。
理想的家长,应该在儿童的早期的智力开发方面下功夫,先天智力毕竟无法更改,后天智力确有极大的挖掘潜力,这是其一;爱孩子,重视孩子,但不能溺爱,满足合理的要求,但要让孩子自己明白,哪些是不受鼓励的;严格要求孩子,但应给孩子适度的活动空间;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特别重要,这是决定孩子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以及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重要阶段,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一个良好的经济观念,以及好的性格,都将要影响孩子的终生,都将决定你的孩子的成就!现在的家长,却过于实用主义,眼睛只盯着初中高中,却没有明白,初中高中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小学养成的习惯与逐渐形成的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