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德育原则(2)

关键词: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德育原则,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德育
美婷0 分享 时间:

6.学习观摩原则:相观而善之谓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注释:在学习中要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否则,就会见识浅薄,见闻不广。

7.长善救失原则: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注释:学?在学习上有四种过失,是施教的?必须要了解的:?们学习失败的原因,有?是失于贪多务得,有?是失于学习过于偏狭,有的?失于见异思迁不求甚解,有的?失于学习上不能持久,浅尝辄止。这四点,是由于学生的不同心理和才智所引起的。教师懂得受教育者的不同?理特点,才能帮助学?克服缺点。教育的作用,就是使受教育者能发挥其优点并克服其缺点。

8.可接受性原则: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注释:给学生讲解了以后,他仍然不能理解,那我们就可以暂时放一边。

相信大家已经对《学记》中常见古语对应的思想有所了解了,接下来对于本文内容我们通过一道单选题检验大家的掌握程度:

【单选】下列对于《学记》中的语句所含有的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

A.《学记》中的“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B.《学记》中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相观而善”体现了教学要运用谈话法

C.《学记》中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D.《学记》中的“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体现了教育和文化的关系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记》中的教育思想。“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出自《学记》,意思是:如果杂乱施教,而不是循序渐进,那么,教学就会陷入混乱而不能获得成效。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C项正确。

A项:“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表明错过某一个时期即使再努力,也很难达到成功的水平,这个时期为关键期,体现了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意思是自己一个人学习则孤陋寡闻;“相观而善”强调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两句话强调了要相互讨论,在教学中运用讨论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的意思是君子要使民众形成好的习俗,一定要从教育入手,说明教育对政治的重要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教师资格考试赫尔巴特知识点

赫尔巴特是教育学创立阶段的一个重要人物,其地位、著作以及思想观点是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常常以单选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一、人物简介

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是十九世纪德国的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称为“教育科学之父”、“现代教育学之父”,而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则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二、地位

1.科学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同时,《普通教育学》具有伦理学和心理学的双重理论基础。伦理学为其教育目的论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心理学为其的教育方法论的发表,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他被称为科学教育学之父和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2.传统教育之父/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与杜威所提出的“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相比,赫尔巴特所提出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被称为旧三中心或传统三中心,所以他又被称为传统教育学之父或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

3.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是继夸美纽斯之后,教育学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为教育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故其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

易混淆点辨析:教育学之父、近代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

三、著作

1860年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

易混淆点辨析:1632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四、主要思想

1.一原则:教育性教学原则。

赫尔巴特首次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他提到“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由此指出任何的教学都具有教育性。

2.二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为理论基础。

赫尔巴特认为伦理学起着价值规范的作用,为教育目的的确定提供着依据,心理学为教育方法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3.三中心(传统三中心):口诀:教师在课堂上教教材。

赫尔巴特特别强调教师的地位,提出“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易混淆辨析:杜威所提出的新三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口诀:学生在活动中学经验

4.四阶段:口诀:小明联系小方。

赫尔巴特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阶段教学理论的提出,既标志着教学过程形式阶段理论的形成,又标志着班级授课制的发展成熟。

5.赫尔巴特强调教育应该为社会的需要服务,教育应奉献人的社会价值,所以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为社会培养良好的公民,所以赫尔巴特也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赫尔巴特思想口诀:一、二、三、四好公民

以上是有关赫尔巴特内容的复习,接下来我们结合习题来进行巩固提升。

1.【单选题】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规范教育学建立的标志是他的著作( )。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主主义与教育》

【答案】B。解析:赫尔巴特于1806年所著的《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规范的学科的标志。规范,强调的是科学。所以,赫尔巴特又被成为科学教育学之父和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因此本题选B。

A选项,《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于1632年所著,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C选项,《论演说家的教育》是古罗马的昆体良所著,又名《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

D选项,《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杜威的著作。

195416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