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门的警世语录(2)

关键词: 佛门语录,警世语录,佛语经典
宇林0 分享 时间: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感慨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和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不要一直不满人家,应该常检讨自己。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人生只有经历酸甜苦辣,才懂得人间的味道,因此也必须学会珍惜人生和珍惜感情。

人们最害怕的是无常变化,要学习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变化中另谋创新,并不是停留在变化的痛苦中。

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出来的了局反而会更好。

心作良田耕不尽,善为至宝用无穷。我们应有纯洁的心灵,往积善为大众。就会获福无边。

当没钱的时候,把勤舍得出去,钱就来了。这叫天道酬勤。

当有钱的时候把钱舍得出去,人就来了。这叫财散人聚。

当有人的时候,把爱舍弃出去,事业就来了。这叫博爱领众。

当事业成功后,把智慧舍得出去,喜悦就来了。这叫德行天下。

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美丽的花虽然会凋谢,可是盛开的时刻值得欣赏。要在美好的时刻创造出美好的东西,人生才会充满意义。

关于佛门的警世名句

佛法的根本要义,乃是戒定慧三字,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

学佛当以明心见性为本,断恶修善为行。

做工夫不一定在静中,能在动中不动,才是真实工夫。

能不起分别心,无心任运,就不生烦恼;心若分别,即成见尘,就有烦恼,就被苦乐境界转了。

众生习气毛病有八万四千烦恼,所以佛就有八万四千法门来对治,这是佛的善巧方便。你有什么病,就给你什么药。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凡自性不明的,都在五欲中滚来滚去。五欲是财色名食睡。由此五欲生出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七情又捆五欲,因此生死不了。

食也有利有害。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古人一心在道,野菜充饥,必定菜根香。如潭州龙山和尚那样:“一池荷叶衣无数,满地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

世间七珍,虽称为宝,享乐一时,毕竟成空,只能养生,不能脱死。若佛三宝,则能息无边生死,远离一切大怖畏故,永享常乐。

参禅念佛都是入道妙门,不分高下,可以互通,圆融无碍。譬如念佛到一心不乱,何尝不是参禅?参禅到能所双忘,又何尝不是念实相佛?禅与净本相辅而行。

不论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参禅也好,总要认定一门,蓦直干去,永不退悔。今天不成功,今世不成功,来世一样干。沩山老人所谓:“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

念佛到一心不乱,何尝不是参禅?参禅参到能所双忘,又何尝不是念实相佛?禅者,净中之禅,禅与净,本相辅而行,奈何世人偏执,起门户之见,自赞毁他,很像水火不相容。

凡关世道人心者,莫不疾首痛心,力求和平挽救人心,使归正轨,重仁慈不重武力。勿贪口腹,见利忘义,则杀心不起。杀机若息,劫运潜消矣。

五戒者,一杀戒,二盗戒,三淫戒,四妄语戒,五饮酒戒。此五戒名曰学处,又名学迹,是在家男女所应学故。又名路径,若有游此,便升大智慧殿,故一切律仪妙行善法,皆由此路。又名学本,诸所应学,此为本故。又名五大施,谓以摄取无量众生故,成就无量功德故。

人心不古,置因果于罔闻,那知因果理彻,如影随形,如响斯应,若深信之者,人心则不改而善。纵遇顺逆之境,必无忧喜。当知现生所受,或遇兵刀水火劫贼等事,皆由自造。

人的投生,起首由于淫欲,及至出生后,就以财为主。广慧和尚劝人疏于财利,谓:“一切罪业,皆由财宝所生。”所以五欲第一个字就是财。人有了钱财,才有衣食住,才想女色,娶妻妾。人若无财,什么事都办不成,可见财的厉害了。

妄想来了,就让它来,我总不理会它,妄想自然会息。

你我都是一个心,只因迷悟而不同。

人身造化和天地一般,身心动静行住坐卧,要顺时调护。

以智慧明鉴自心,以禅定安乐自心,以精进坚固自心,以忍辱涤荡自心,以持戒清净自心,以布施解脱自心。

能动静忘怀,利水清月现。

修道人切记。不要和任何人有污染的因缘,这样会纠缠不清,令你堕落。

修行就是要“养拙”,“拙”就是很笨的意思,修行要越笨越好,笨得什么也不知,一点妄想也无。

吃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

真正修道人,“举动行为管自己,行住坐卧不离家”。不要做镜子,专照人家,不照自己。

有所执着,就是人心。无所执着就是道心。

欲要人不死,先做活死人,现在把自己当作死了一样,也就是不贪不瞋不痴。

切记。不要一天到晚,想神通,想开悟,那是修道的绊脚石。

我们在修道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不争”,不争是不和任何人争长论短,争是争非。

修道人就是不为自己讲道理,不狡辩,不谈是非。

修道人住在一起要少讲话……修行人的秘诀,就是要少吃,为什么?因为少吃少生欲念,少欲就能知足,知足就能常乐。

修行人,主要能忍骂忍打忍冷忍热忍风忍雨忍饥忍渴。

修道人无论用什么功,念佛,念咒……都不要贪求快,你想很快成功,就是一种贪心,有了贪心,就障碍智慧灵感与自性光明。


关于佛门的警世语录相关文章:

463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