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经典台词语录(2)
推荐文章
反倒是王源的陕北话最为标准,是唯一一个到后期配音不用校正的演员,直接使用现场原声。王源为了演好乡村教师,琢磨角色,暴晒到脸掉皮的敬业态度也受到两位导演的认可。
邓超、俞白眉这对导演搭档在六年内拍了“三部半”电影,口碑参差不齐。他们也谦虚地自称是“三年级半”的“导演学生”,距离毕业那一天还有很远。
《回乡之路》中,邓超饰演的主人公乔树林表面上油嘴滑舌,谎话连篇,但通过结尾的反转,观众才意识到“乔首富”油腻的外表下装着的是对家乡的责任和大爱。
这种不被外界理解的人物特质与《银河补习班》中的马皓文有异曲同工之处。同时,两部影片也都聚焦教育话题。
俞白眉说:“家乡也可以是你的老师,《银河补习班》里就有一个高老师,我这次又写了一个高妈妈,她就是在我家乡曾经深深影响过我的一个老师。”闫妮对于高妈妈的怀念也寄托了俞白眉对恩师的感情。
“南”
《天上掉下个UFO》
土味科幻喜剧实验
06:38
《中国电影报道》“大片诞生记”特别策划之《天上掉下个UFO》
陈思诚本是地道的沈阳人,但偏偏对贵州黔南的“中国天眼”——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情有独钟,这也成为《天上掉下个UFO》的创作灵感。
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曾经“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分平”的贵州山区建起一座座高架桥,天堑变通途的景象也震撼了陈思诚。
于是,以UFO为切入点,融合黔南乡村在交通、旅游、互联网的方面的巨大变化,展现“科技兴国”的主题,便成了陈思诚的创作思路。
陈思诚将作品的风格定义为“中国新乡村摇滚硬核朋克科幻风”,与“唐探”系列有相通之处,都是喜闹剧的风格,用夸张甚至疯狂的表演和情节达到喜剧效果。
开头一伙人进村的戏,陈思诚用一个长镜头交代了山寨的民族风情和热闹场面,需要演员和机位的密切配合,非常考验调度功力,仅排练就用了一天时间,正式拍摄也用了大半天。
黄渤饰演的主人公黄大宝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网络红人手工耿,后者也参与了幕后工作,剧组的美术还原创了插秧机器人,天眼火锅等各种神器,核心道具“滚蛋”的设计更是神来之笔,都增添了影片的荒诞喜剧效果。
将科幻与农村题材相结合,《天上掉下个UFO》从构思来讲是几个故事中最大胆的。科技与农村并不遥远,点赞那些敢于造梦,用双手创造奇迹的人,正是陈思诚的创作初衷。
“北”
《神笔马亮》
正宗东北味儿
06:56
《中国电影报道》“大片诞生记”特别策划之《神笔马亮》
“东北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喜剧天分和细胞。”马丽在采访中自豪地说到。
《神笔马亮》正是这样一群东北喜剧人回到故乡黑土地创作的作品,也自带着东北人的天生幽默。
沈腾饰演的主人公马亮放弃了出国深造的机会,扎根乡村扶贫,结合自己的艺术专业改变了农村的面貌。这一人物也是全国无数扶贫干部的小小缩影。
开拍前,沈腾也专门来到北京房山的农村体验“第一书记”的日常,一番走访过后,沈腾最大的感受就是村干部不容易,什么都要管,既是村官又是警察、监工,甚至还要当爸妈。
拍摄时,顶着烈日和36度的高温,沈腾还要穿着厚重的鸭子服连续奔跑,每次跑完衣服都能挤出水来,只好准备了四五件同款备用。
沈腾戏称脱戏服像“搓澡”
从《夏洛特烦恼》《西虹市首富》到《神笔马亮》,导演闫非和彭大魔这一黄金组合已经合作了三部大银幕作品。
这次,他们再度集结了开心麻花的招牌团队,沈腾、马丽再度饰演夫妻,还有黄才伦、张一鸣等核心成员,依旧是纯正的麻花味道。
“大家在现场临时碰撞,开开玩笑就表演出来了,这是我们习惯的创作模式。”黄才伦这样总结到。
在《神笔马亮》中还有一个一闪而过的画面:“西虹市文化馆”和“西虹市群众文化活动基地”,都让观众格外亲切,巧妙地与“西虹市宇宙”联结在了一起。
“中”
《北京好人》
还是那个张北京
从《我和我的祖国》到《我和我的家乡》,“张北京IP”是最外化的联结,《北京好人》也顺理成章成为开篇作品。
影片聚焦农村医疗话题,故事灵感来自宁浩老家亲戚的真实故事。“我们有那么巨大的农业人口,能做到这样的医疗保障,真的可以用伟大来形容。”宁浩说。
为了体现与去年《北京你好》的延续性,宁浩让葛大爷饰演的张北京再次戴上同样一顶白色鸭舌帽,还在场景里放置了扑克牌。葛优更是延续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继续丰满着张北京的人物形象。
片中饰演表舅的张占义去年才第一次在徐磊导演的《平原上的夏洛克》里接触表演。宁浩则因为曾与徐磊合作过短片,才灵光一现想到找张占义本色出演一个河北农民。
影片开拍没多久便遇上了北京的第二轮疫情,原定的医院不能拍摄,剧组只有转战棚内。
葛优和表舅在大排档喝酒的那场戏,受疫情影响找不到群演,宁浩只得叫上各路亲朋好友和工作人员,凑齐200多人到现场临时充作群演,其中就包括导演路阳。
从《北京你好》到《北京好人》,“宁氏喜剧”最大的变化是不再那么“疯狂”了,宁浩将此归结为剧作本身的现实底色,“都是现实主义的尺度发挥,重人物、弱戏剧构建。”
从2019年10月8日正式提出影片概念到2020年10月1日正式上映,《我和我的家乡》一年来的创作历程同样是“攻坚”的过程。
九位导演、近百名演员用喜剧这种喜闻乐见的类型成功唤起了全国观众的故乡情结,也完成了电影人对时代的记录和书写。
从影片目前的票房和口碑来看,《我和我的家乡》已经交出了一份喜人的答卷。未来,我们也期待着更多扎根现实的好作品登上大银幕。
我和我的家乡经典台词语录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