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节气民间谚语农谚大全(2)
关键词:
立冬民间谚语,立冬农谚,立冬谚语
由淑娟0 分享
时间:
推荐文章
不冻不消,浇麦偏早;只冻不消,浇麦晚了;夜冻昼消,浇麦正好。
黄河水可用不可靠,单纯依赖就坏了。
早来水,就早浇,晚来水,就晚浇,早浇要待麦全苗,晚浇莫过地冻牢。
黄河水不可靠,平原也要水库造。
立冬时节凉变冷,一般小麦不再种,
掌握火候浇冻水,夜间结冰昼化通,
浇后及时来划搂,增温保墒好过冬。
棉花摘净把柴拔,趁地未封快冬耕。
小葱菠菜粪来盖,立冬前后刨大葱。
大棚黄瓜要定植,追肥浇水防病虫。
软枣打收正适时,冬季植树好节令,
春天栽树得场病,冬天栽树做场梦。
桃梨苹果要修剪,技术灵便果子丰。
畜禽防疫要认真,身强体壮好过冬。
牲畜全身常挠刷,强似多把饲料增。
越冬鱼儿须并塘,继续投饵把水冲。
城乡害鼠继续灭,防病保粮还卫生。
农田水利大开战,治山治水齐开工,
台田条田修地堰,挖沟修渠带打井。
立冬民俗常识
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
“立冬”和“立秋”一样,古人同样在这个季节用占卜的方法来看冬天的冷暖,如“立冬晴,一冬凌(寒冷);立冬阴(阴雨),一冬温(暖冬)”。不无例外,古代也有到立冬这天,皇帝会亲自率领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行“迎冬”之礼。
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人大水为蜃。”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人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冬节气民间谚语农谚大全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