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新闻观后感,天宫二号新闻作文
推荐文章
太空新闻观后感目录
天空一号的观后感怎么写啊??
是天宫一号,不是天空一号,难怪来这里问观后感。
呵呵
你这样写:
首先从网上找到天宫一号发射的新闻,把天宫一号的情况写几句。
然后,在找到新闻当中的采访旁人的谈话抄几句就够了。
、
总之是从天宫一号的有关新闻里抄就可以了。
天宫二号新闻作文
天宫二号
看新闻得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计划将于本月15日22时04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目前,火箭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继续进行状态检查和确认。
目前,天宫二号状态正常,并与其搭载的空间应用系统协同良好。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24年来,书写了无数辉煌!从1999年11月20日,第一艘无人飞船发射成功,到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发射成功,14年间,已经成功发射10搜飞船和一个目标飞行器,成功将10位航天员送入太空,圆了中国“九天揽月的”的前面梦想。
有鉴于此,某微博针对这一信息提出了关于“你对即将发射升空的天宫二号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中国航天人有哪些寄语?一起来说说吧”的微话题,随后众多网民纷纷发表了各自高见,我在内心中也期盼祖国航天事业的辉煌,发表赞美航天精神,寄语天宫二号!
航天人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不怕死为发展祖国航天事业刻苦钻研,精益求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是学习的楷模!
祝天宫二号发射成功!早日建成我国太空实验室,天体物理、航天医学、生物学、天文学、材料科学、工艺科学和生命科学方面的实验取得丰硕成果,为人类发明创造更多的新物质、新技术、新材料等惠及人类有尊严的过好日子!
中国航天人万岁,愿祖国越来越强大
嫦娥二号 作文
嫦娥奔月,从神话中走来
很小的时候,我就听妈妈讲过“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还常常对着月亮发呆,想象着美丽的嫦娥、玉兔和桂花树。
37年前,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进入太空轨道,茫茫夜空中,人们通过肉眼就能看到“东方红一号”在缓缓运行,耳旁仿佛能听到清脆的《东方红》乐曲声。
还记得神州五号飞天,震惊世界,让外国人摘下自己的眼睛开始好好审视当今的中国的发展。
2004年初,随着绕月探测工程正式开始实施,“嫦娥一号”,这个美丽的名字就吸引着无数关注的目光。
而如今嫦娥奔月,奔出了世界的速度,外国人开始拿起放大镜仔细研究中国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力。
沉寂了几十年的月球不寂寞。
中国人描绘了几千年的美丽“嫦娥”将再次带去地球人的“问候”:月球,你好吗?”很欣赏在直播的时候,没有任何的解说,只能听见工作人员随时汇报飞船的状态,我们竖起耳朵聆听每一个汇报。
此时任何语言的解释都是苍白的,此刻的我们只需静静看着属于中国的骄傲翱翔在太空,静静的感受这个神圣的场面和时刻,也许是宁静的但内心早已失去了平静,心跳伴随着整个飞船的升空。
“10、9、8……”扬声器里传来最后的读秒声,大厅里一片安静,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点火!”“起飞!”巨大的显示屏上,乳白色的火箭喷射出桔红色的熊熊火焰,托举着嫦娥一号卫星,腾空而起。
承载着13亿人民的期望,在世界人民的关注下,嫦娥一号开始奔向另一个星球约10秒后,火箭似乎化成一颗明亮的星星,缓缓飞向浩淼的太空。
接着,火箭像外壳一样脱离了卫星。
在辉煌的一瞬间,有多少幕后的工作者付出巨大而又难以言说的牺牲啊!
晚上,我上网查了资料,知道今后一段时间,“嫦娥一号”在地球轨道上将进行4次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
到达月球引力范围后,将通过3次近月制动,建立起距离月球200公里的绕月球两极飞行的圆轨道,进行绕月探测飞行并完成四大科学任务。
“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在攀登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壮丽诗篇,在人类航天史上也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