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名言警句,以前的名言有哪些?
推荐文章
最早的名言警句目录
1. “知足者常乐。”——《论语》。
。
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礼记·大学》。
。
3.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
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
5.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
6.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宋·陆游。
。
7.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
8.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
9. “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毛泽东。
。
10.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哪句话是我国最早的名句?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 这句诗出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在《王风》集中,题为《黍离》。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原意为:了解我心情的人,认为我心中惆怅;不了解我心情的,还以为我呆在这儿有什么要求呢! 黍离》全诗如下: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释: (1)黍:俗称小米;离离:茂盛的样子;稷:高梁。
(2)行迈:远行;靡靡:迟迟,行走缓慢;摇摇:忧苦不安。
(3)知我者:了解我的心情的;谓我何求:认为我久留不去,有什么要求。
(4)“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的意思是:渺茫的苍天啊,造成这个后果的到底是谁呢? (5)噎:食物塞住咽喉,这里指压抑不能喘息。
另附赠、“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 这是一句流传很广的诗句,在文学作品中被引用过太多次了,连琼瑶的小说中都有。
并且已经有很多版本,所以很难考证那个才是原版。
但从能够查到的出处,按出现的时间顺序,应该是元代高明所著的《琵琶记》最早。
网上有帖子说最早的出处是《封神演义》,但《封神演义》为明代天启年间所作,而《琵琶记》却是在元末,所以《琵琶记》最早,除非找到比《琵琶记》更早的。
但是更早的至今只能找到半句,在唐代齐?的诗中有“将心托明月,流影入君怀”的说法,这不能算。
以下为引语: 元高明《琵琶记》第三十一出:几言谏父,“这妮子无礼,却将言语来冲撞我。
我的言语到不中呵,孩儿,夫言中听父言违,懊恨孩儿见识迷。
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 《封神演义》第十九回:且说妲已深恨:“这等匹夫!轻人如此。
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满沟渠?反被他羞辱一场。
管教你粉身碎骨,方消我恨!”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六:“那女子不曾面订得杜郎,只听他一面哄词,也是数该如此,凭他说着就是信以为真,道是从此一定,便可与杜郎相会,遂了向来心愿了。
正是:本待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金瓶梅》第四回:柔玉见世贞语意皆坚,垂泪叹道:“唉!罢了,正是,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奴有从兄之意,兄却如此无情;如今在你面前,我丑态尽露,反招君笑,有何脸面为人,留得此画又有何用,罢!不如与画同尽,抹去世上耻笑。
以前的名言有哪些?

以下是一些关于读书、学习、立志的名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立志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韩非子
让自己的内心藏着一 条巨龙,既是一种苦刑,也是一种乐趣。
——雨果
儿童有无抱负,这 无关紧要,可成年人则不可胸无大志。
——乔·吉·霍兰
莫为一身之谋,而 有天下之志(清·金缨)
丈夫志气薄,儿女安得知?(宋·吕温)
人生各有志(汉·王粲)
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明·程颢)
志不立,如无舵这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明·王守仁)
胸 无大志,枉活一世
人之所以异于禽者,唯志而已矣!(汪·王夫之)
人生不得行胸怀,虽寿百岁犹为无也(南史)
大丈夫处世,不能立 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三国演义)
有志不在年高,我志空活 百岁(清·石玉昆)
男儿不展同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明·冯梦龙)
一个人如果胸无大志,既使再有壮丽的举动也称不上是伟人(拉罗什富科)
母鸡的理想不过是一把糠(罗马尼亚)
鸟不展翅膀难高飞 (朝鲜)
人无志向,和迷途的盲人一样(朝鲜)
少年心事当拿云 (唐·李贺)
志当存高远(三国·诸葛亮)
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清·顾炎武)
顶天立地奇男子,要把乾坤扭转来(孙中山)
以天下为己任(新五代史)
心随朗月高,志与秋霜洁(唐·李世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