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1917观后感,电影1917观后感观1917有感
推荐文章
观看1917观后感目录
1917观后感。
1917电影以其精湛的技术和深刻的主题,成功地吸引并打动了观众。电影讲述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了阻止潜在的毁灭性攻击,两名年轻的英国士兵被派往战场最危险的地方。这段旅程不仅考验了他们的人性,也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荒唐。
电影的视觉效果非常震撼,每一个画面都像油画一样。山姆?导演门德斯运用高视觉效果和特写镜头,描绘出真实而残酷的战争场面。潮湿的战场、泥泞的泥土、腐烂的尸体、储存的弹夹等细节都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与此同时,电影的摄影技术也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其“假一页纸”的手法提高了观众的沉浸感,仿佛置身于战争时代。
1917不仅在视觉上,在故事和角色上也下了功夫。没有大规模的战斗场面,而是聚焦于两个普通士兵的冒险。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让观众更深刻地理解战争对个体的影响。另外,登场人物并非英雄主义的完美人物,也有恐惧、困惑和利己主义。这种真实的人物设定,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让他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战争中人类的矛盾。
当然,1917并不完美。电影在某些方面有些冗长,也有些生硬。但是,这些小缺点并不会影响整体的观影体验。对于很多观众来说,1917年无疑是必看的战争叙事诗。
影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对战争荒诞性的揭示。在这部影片中,战争不再是一个英雄豪杰的聚集地,而是一个充满死亡、痛苦和荒诞的地狱。战争中的人性被极端放大,善与恶、勇敢与胆怯、自私与无私都在这个舞台上表现出来。这一揭示不仅使观众对战争的真面目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使人们对人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1917年作为战争叙事诗电影,不仅在视觉和故事上,在主题上也令人深思。战争不仅毁灭生命,也毁灭人性。而人性的光辉往往在最黑暗的时刻闪耀。希望未来的世界能够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让和平与人性成为永恒的主题。
电影1917观后感观1917有感
电影《1917》观后感>这是一部战争电影,开头男主人公两人走出壕沟上前线的场景,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以灰色为基调,几步之间有弹孔,有铁丝网,到处是尸体、胳膊和腿,还有趴在尸体上吃东西的老鼠。
凶猛、泥泞、黑暗、真实、压抑,重得让人无法呼吸。
和《血战钢锯》的画面一样,在视觉上也很刺激,但我觉得战后满目疮痍的现场的描写更能让人思考战争与和平,过于激烈的战争会让人把焦点放在紧张感十足的战争本身上一旦猜中,就没有思考的余地了。
这部电影是北京电影院重新开张后我看的第二部电影。总的来说,电影本身不坏,但有两点失败。
一、男主二人为了救德军飞行员,结果不慎之下男主的好友直接被飞行员当场刺死。
导演可能是想在这里塞私人物品,也可能是想表现英军的人道主义。
这是不成熟和不合理的,肩负着拯救1600名同伴重任的老男人们,进入敌人后方,做着夺去对方生命的事(与紧急行军相反)却疏忽大意,突然被刺身亡我撒了。主人到了那个时候,又把他枪毙了。
二是男主人进城后,在黑暗中前进时,遇到了两名正在喝酒的德军。男主人担心旁边的德军在叫喊,用手捂住了对方的嘴,并且用语言和眼神示意不要出声。
在这个过程中,男性没有想要杀死对方(确实没有想要去看电影),过了一会儿就会张开嘴,表示不想杀对方,没有恶意的态度,德军就会按照他的意思沉默并离开。也许天真地认为什么都不做。
这个过程对我来说实在是难以理解,甚至令人窒息,但如果是懂行的人,是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故事的。
但是导演没有让德军闭嘴,理所当然地叫来了同伴。
在和男主人争执的时候,德军掏出了刀子,男主人一边防止刀子刺到他,一边继续他的捂嘴大法。
战场上的情况很复杂,人在心理上会做出很多不合理的行为,所以最好不要苛求。
但是,我觉得并没有太过苛求。
即使是新手,没有入伍的人,对敌人仁慈,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仁慈,对自己仁慈,就会牺牲很多同胞的生命,甚至是战争。也会左右你的行踪。
这是上战场前的基本觉悟!比如,如果男主因为他的仁慈而死在他的愚蠢道路上,那么他的1600名同胞就会陷入敌军的圈套而全军覆没,进而影响整个二战格局,这代价可就大了你听了吗?
仁慈是好事,人道主义是好事,但请记住,战争是没有仁慈的,要谈也是在胜利之后,作为胜利者来说的。
没有人愿意牺牲自己的故乡和同胞的生命,在战场上向敌军展示自己的仁慈。
那不是慈悲,那是愚蠢!
热爱和平,抵抗战争,警惕战争。
战火一旦燃起,胜利就是唯一的目的。
年轻的时候很想看一部国产动画片?喜欢漫画,里面有影响我几年的话,想和大家共勉:
战争没有胜者。只有失败者。
电影1917观后感观1917有感
1917年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德军从战场撤退到兴登堡防线,在那里设置了地雷和狙击手。
英军在与德军的长期胶着状态下,为了扫荡对方而计划攻击兴登堡防线,但在最后关头才发现这是德军的圈套。
布雷克(迪恩-查尔斯?查普曼饰)和斯科菲尔德(乔治·麦凯饰)两名年轻的英军士兵前往前线传达命令,与时间赛跑,冒着危险进入敌方阵地,停止了对德军的攻击。不仅仅是为了拯救1600名英国士兵,布雷克的哥哥也在前线。
电视剧以导演的祖父追溯的历史为基础,改变了故事情节。
在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上荣获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音响效果、最佳摄影奖三项大奖。
这确实是一部值得走进电影院观看的作品,也是一部值得思考的电影。
战争是什么?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这里会出现故事梗概,请注意)
两位主人公为了传达“停止攻击”的命令,穿过了无人区,穿过了敌营,其中一位主人公为了表示怜悯,在途中停下了脚步。剩下的主人公,背负着两人的信仰,独自前行,顺流而下,孤军奋战,激发了勇气。总算是被前线的指挥官命令了。
在这个停止攻击命令的背后,1600名士兵,甚至1600个家庭,是战争中人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教堂里熊熊燃烧的大火,火光中映照的十字架,与宗教、信仰、文明和毁灭、痛苦、毁灭同时映照,这是什么画面?
在送信途中遇到的军官说:“给上校送信的时候,有人在旁边,好像有人要打仗。”
也就是说,如果旁边没有人,上校就会杀死送信的士兵,继续攻击。
幸好,斯科在第一次突击刚开始的时候,就立刻传达了这个“停止进攻”的命令!即使这只是暂时的“停止攻击”,几天后、一周后、几周后也可能会下达“攻击”的命令。
但就在这一刻,1600名官兵望着这满山的樱花,想着家人,聊着身边的趣事,虽然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更多的时间是为了允许这些时间,所有两位主人公的努力正在做。
战争是什么?战争是大灾难。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战争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场面最惨烈的灾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