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脑视频观后感,电影捉妖记影评600字
推荐文章
洗脑视频观后感目录
作为一名AI,我没有情感,也没有感觉。因此我无法给出关于洗脑视频观后感的回答。但是,我想提醒大家,洗脑视频存在很大的危害性,不应该轻易相信和传播。我们应该保持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不被任何人和事物所操控。"求一个电影的观后感

杰克当初之所以愿意替代死去的弟弟当一名“阿凡达战士”,用真身的思维操纵作为间谍的“代身”去潘多拉星球历险,是出于两个自私的目的:一是人类的自私(掠夺外星球资源),二是个体的自私(获得行走的能力)。
然而,人类既要满足自己膨胀的欲望,又虚伪地为其披上合法的外衣,甚至冒充神的名义。
“阿凡达”在梵文中,意为“神在凡间的转世化身”。
然而,当杰克来到潘多拉星球之后,却发现这个被人类渲染为毒气蒸腾、妖魔聚生的恐怖地方,其实是一个巨树参天、山峦悬浮、湖泊棋布、植物斑斓、美丽无比的奇幻花园。
那里的生物虽然面目狰狞、威力无比、脾气可怕,但它们对杰克的攻击只是因为宁静被侵扰,与其说是攻击,不如说是自卫,它们习惯了含羞草的掩护和夜色的静谧。
在雨林里居住的土著部落——纳美人,虽然虎鼻豹眼、蓝色皮肤、身材高大、奔跑如兽,但他们善良友好、团结互爱、恪守诺言、正直勇敢,并且有着与大自然通灵的本性,受到夏娃女神的庇护。
没过两天,杰克就被部落人的真诚友好深深打动,并爱上了那位救过他性命并教给他语言和生存本领的首领女儿,并为成为部落的成员感到安全和温暖。
我想,经过一系列让人心惊肉跳的丛林历险之后,我与电影院里的所有观众都和杰克一样被潜移默化地“洗脑”,我们逐渐剔除了自己身上暴力的“兽性”,恢复了已在消费文明进程中正不断丧失的温暖“人性”。
影片里最让我感动的场景之一,是杰克的身体在黑色的丛林里被闪着神异光芒的灵树种子所包裹,那些种子就像轻盈飘浮的杨花柳絮,像在大海里浮游的透明海蜇,发着内源的光,传递着和谐的信息。
部落首领的女儿就是因为看到一枚灵树种子落到已经拉弓欲射的箭头上,才没有射杀不速之客,相反大战群狼,救了他性命;她就是因为看到无数灵树种子落到陌生人身上,她才相信了他,并决定将他带回部落,不仅教她骑马驾鸟,弯弓射箭,还带他去看部落的神树,与他在神树下接吻交欢。
杰克爱上了纳美人,也出卖了纳美人。
根据他提供的准确信息,人类的战机和飞船来到这片和谐之地,展开残酷的杀戮,炸断了纳美人栖居的巨树,将茂盛的绿林变成一片火海和焦土。
面对人类的残暴,杰克毅然背叛了同类,在善良与正义的驱使下,他在“真身的所属”与“化身的所属”之间选择了后者,他用人类抗争的勇气和智慧带领从来没有经历过战争的纳美人与人类决战!在彩色的飞鸟与金属的飞船之间,我们都将胜利的期待给了飞鸟,都将正义的支持给了弱者,都像杰克一样义无反顾地背叛了人类。
这种背叛也是正义的审判,审判的是人类日益膨胀的霸道、残忍、谎言与贪婪(唯我独尊的霸道,无视生灵的残忍,扮神装圣的谎言,占有一切的贪婪)。
我们借助杰克的眼睛看到了潘多拉魔匣里飞出的邪恶附体,意识到真正的潘多拉星球并不是我们所命名的那个,而是正在我们手中走向毁灭的地球!人类自称是盗火者的后代——普罗米修斯的后代,但是我们却用盗来的火在做些什么?普罗米修斯不怕遭到主神的惩罚而将天火偷到人间,是为给人类光明和温暖,是为让人类幸福地存活。
而人类呢?却将火变成摧毁自然、涂炭生灵的武器。
背叛了普罗米修斯初衷的人类,还配称自己是普罗米修斯的后代吗?
说《阿凡达》表达了“保护环境”和“反对霸权”两个主题,我一点不觉得是“拔高”。
我恍然明白了自己以前为什么不爱看《未来世界》或《星球大战》之类的科幻片,原因是我从骨子里抵抗人类日益强大的暴力倾向、占有欲望和缺少节制的征服野心。
在那些片子里,人类永远是扮演趾高气扬、目无一切的征服者角色。
而在《阿凡达》里,人类第一次战胜了自我。
影片的结尾,在灵树之下,杰克的元神在纳美人祈祷下从真身飞进了化身。
当他突然睁眼的时候,我的心发出快乐的尖叫,无数的灵树种子汇聚到一起,光芒万丈。
电影捉妖记影评600字

公众号:篝火集
前不久,出于偶然,又翻出了《捉妖记》,再次仔细回味了一下这个15年的票房冠军。
这才发觉:
最本质的东西,确实是看不见的。
在许多人看来,捉妖记的特效已经是国产电影中的佼佼者了,而加上《何以笙箫默》《小时代4》、《道士下山》和《栀子花开》等一系列电影的洗脑,《捉妖记》的到来可谓是一股清流,让观众觉得眼前一亮。
的确,导演许诚毅在梦工厂“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动画制作技术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捉妖记》的特效被大多数人接受的原因。
但合格的特效并不意味着一部电影的成功。
“
构成影片的不是画面,而是画面的灵魂。
--- 德国导演阿倍尔·冈斯
”
不得不说的是,《捉妖记》所要表达的东西,被没有深度的挖掘出来,很多都是留于表面。
一、世界观的塑造
首先,导演对于整部影片庞大的世界观把握拿捏得并不好,在影片中对世界观并没有构造清楚,捉妖记是新创作出来的IP,不像孙悟空的电影,你不需要特别描绘出孙悟空时代的世界观,因为大家都知道,而捉妖记就不同了,它需要更多的描绘出当时的世界观。
对于妖界,只有影片开头一段旁白有介绍:
“ 很久以前,人与万物共存,而其中也包括妖,可人想独占天下,于是向妖宣战,妖输后,被赶进深山,不敢越界。
”
“如今,妖界内乱,老妖王被杀,新妖王为了斩草除根,大举屠杀誓死效忠老妖王的前朝旧臣......”
对于妖界的社会制度、形态,生活甚至妖界价值观都没有过多的介绍,也没有提老妖王被杀原因,接下来随着妖后闯入人间,全是展现的尽是人界生活。
而人界,对于前朝时期的天师以及天师堂没有交代清楚,也没有通过哪个深刻镜头来表现人类对于妖的整体看法,或者妖对于人类的看法,只是一味的口述“妖天性狡猾”,哪怕是联系一下“很久以前,妖被赶进深山”这一句话,也没有。
二、人物的挖掘
对于宋天荫父亲的挖掘,也只停留在表面,感觉随着剧情的发展,前面的内容都丢掉了。
之前剧情奶奶也对宋天荫说过:“他既然把整个村子都交给你了”,如果再深度挖掘这个人物,并给第二部留下伏笔,这将是个很好的看点。
对于宋天荫,在小武被一个天师抓的时候躲在一边,本以为会跳出来舍生相救,没想到下一个镜头转头就跑了,你对小武的感情去哪了?就因为是妖,然后就见死不救?在去顺天府的路上,也没有丝毫担心村里人安危的样子,去顺天府的目的也没有说清楚,你这电影不少时间可都是前往顺天府的,此处剧情毫无逻辑,就傻不拉几的跟着霍小岚去了,这是对一个主角的合格刻画吗?
不说挖掘,有些人物的存在性以及一些剧情与否应该有都值得商榷,闫妮和保剑峰在酒楼巧遇宋天荫两人就显得生硬,这一段剧情完全可以删去,笑点也安排的不好,对主线丝毫没有影响,难道是为了引出酒楼老板娘儿子与胡巴的闹剧?
三、头重脚轻
整部影片过于注重对于胡巴的表现,说直接点就是把重点放在了胡巴卖萌上了,对于这一点,胡巴确实是萌了,它承担了影片大部分的笑点,这里说的不是那些硬笑“梗”,或许就是因为胡巴是CG人物,没有人和它真正交流、表演,它的卖萌才不会显得生硬。
本来影片要讲的是胡巴在宋天荫、霍小岚以及老妖王的旧臣的帮助下重回妖界,并在其中得到成长,分支是宋天荫的父亲(或天师堂),而最终目的是“颠覆人妖两界”,也就是让人妖两界像过往那样和平共处。
而现在,将重点放在卖萌上后,影片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胡巴凭借主角光环加上小嘴放子弹的大招,全程卖傻卖萌,到最后也安然回到妖界,结果胡巴、宋天荫和霍小岚都没有得到本质上的成长。
四、主题的不明确
影片最想命名为“聊斋之捉妖记”和“山海经之捉妖记”,可见其定位并不清楚,对捉妖记这个新生的IP没有足够的自信,只是想为了给自己找一个更好的IP,但最终还是坚持不联系到聊斋和山海经,这是值得赞扬的。
此外,影片涉及的主题有:霍小岚与宋天荫的爱情、宋天荫与父亲以及胡巴与主角的之间亲情,还有要与人关系如何发展问题。
重点应该是放在妖和人的关系发展问题上,不然胡巴怎么去颠覆妖界和人界?整部影片涉及的点太多,感觉哪块都想描绘一下,最终导致电影主题的不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