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边塞观后感(边塞诗句)

尚忆安0 分享 时间:
岑参边塞观后感(边塞诗句)

如何理解岑参诗之奇

岑参诗作之奇

盛唐边塞诗人岑参的边塞诗雄健奔放,表现了一种阳刚豪健的风骨美和奇特壮丽的异域美。

我国古代杰出的边塞诗人当首推岑参。作为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人物,岑参边塞诗虽只约占其作品的五分之一(其诗共四百多首),但他却是盛唐诗人中创作边塞诗最多、成就最突出的诗人(其他盛唐诗人的边塞诗至多也就二十多首,少的仅几首)。其诗作雄奇健美,尤其是描绘边地风光的独特艺术风貌的作品,其中的“奇特”之气更是少有其匹。 我国唐朝的边塞诗人岑参,他的诗多以写边塞的风光和守关将士的心情和意志为主题,而且诗词之奇让人称赞,描写景物和以景抒情能非常好的衔接在一起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69边塞风云,烈马啸啸——岑参与盛唐边塞诗派

01 边塞诗派

在盛唐时期,还有一个作家群,是以边塞诗为主的。

主要是这样一批人,他们有比较长的军旅生活的经历,有军队生活的体验,而另外一些人呢,有的只有短暂的军旅生活的经历,有的甚至是根本没有军旅生活的经历,也就是说没有到过边地军营,但是他们对于边地生活,对于边塞的风光景物,他们是倾心向往,所以呢,他们也写了一些边塞诗。

那么,在这批诗人中,他们的诗歌都写军旅征战的生活,都写边塞风光景物,和一些边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征人思妇的深切思念。

因为这些作家他们诗歌的思想内容,大体相同,诗歌风格大抵相近,所以,人们就把盛唐时期这样一个作家群,就称为“边塞诗派”, 其中代表人物是高适和岑参。

当然除了这两位之外,还有一大批作家了,像大家熟悉的王昌龄,王之涣,崔灏等等。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声势比较大的边塞诗派。

盛唐边塞诗应该说是相当繁荣了,其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我们来探讨一下,为什么在盛唐时期,会出现这样一个边塞诗派?

我们也可以通过社会原因和文学自身的原因这两方面来看一看。

02 唐朝边塞诗繁荣的社会原因

社会原因第一个就是社会现实的状况,盛唐时期,唐王朝国势鼎盛,军事实力非常强大,边疆驻军众多,边事不断。

那么,第二个社会原因是,由于国家蒸蒸日上,文人的精神状态昂扬奋发。

所以说,盛唐时期,边塞诗的大师涌现,应该说和文人的这种精神状态是大有关系的。有些作家并没有长时间的军旅生活,甚至是没有军旅生活经历,但是,他们也向往边塞,向往军旅,也写了很多边塞诗。

03 文学自身的原因

这是我们从社会原因来考察,再从文学自身的原因来看。

中国边塞诗历史渊源悠久。尽管在盛唐之前,还没有一个边塞诗派,但是边塞诗是古已有之,比如先秦的《诗经》、《楚辞》都有军旅征战的内容,写了人物的思想状态,写了为国捐躯的这种精神。

秦汉时期的汉乐府中均有描写战争的篇章;魏晋南北朝时期,边塞诗渐多,比较有名的曹植的《白马篇》,鲍照的《北门行》等;隋和初唐,边塞诗更趋繁荣和成熟,像《从军行》。

可以说,从《诗经》开始一直到初唐时期,有关边塞生活的内容,有关军旅生活征战的内容,有关抒写征人的雄心壮志,为国捐躯的这些内容,可是说是不绝如缕了。

这些都为盛唐边塞诗的繁荣开了风气,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借鉴。这是我们探讨了一下,盛唐为什么边塞诗如此的繁荣。之前是有边塞诗,没有边塞诗派,那到了盛唐时期,同时涌现了一批这样的作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诗派。

上面,我简单的介绍了一下,什么叫边塞诗,边塞诗形成的原因,下面,我开始谈谈盛唐边塞诗的代表作家之一,岑参。

04 边塞诗人杰出代表人物岑参

先来简单介绍一下岑参的家事和生平。

岑参(715—770),南阳人,相门之后,也是说他们家世世代代都是做大官的。他的曾祖父,祖父,伯父都做过宰相。

但是,岑参之人不愿意像普通文人那样,从头爬起,做个小官,不犯错误,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三年一个小升,五年一大升,慢慢往上爬,他呢,不愿望走这样仕途的老路,而愿意到边地去建功立业。于是他就主动要求到边地去供职,这样呢,他有两次到西北军中供职的经历。都是在今天的新疆。

第一次,于天宝八载(749年)赴安西,呆了两年左右,回到了京城;三年之后,天宝十三载出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副手,类似于军中的副官)。在新疆长达八年的军营生活经历,为他的边塞诗的创作提供了得天独后的条件。

回朝以后,经杜甫等人的推荐下,做过一些官职,于宝应元载出任关西节度判官,以协助平息叛乱,后又讨伐过安史军的叛乱。后出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

05岑参的诗歌创作

岑参有丰富的军旅生活经历,为其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同时,岑参热爱军旅生活,以赤诚之心投入军旅生活。

他写的《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这首诗,表达了他此时的心情。写出了为了王事,就不考虑个人的利益,不考虑妻子这么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对他写边塞诗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06 岑参边塞诗的内容

这么多边塞诗,都有哪些主要内容,我们来看来一下。岑参边塞诗的内容,大概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表达了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既体现了本人的精神状态,也体现了盛唐诗人朝气蓬勃,不畏艰苦的健康心态。

这一内容为盛唐边塞诗人所共有,而岑参则尤为突出。

他曾经一再的表示,说“

银山碛口风似箭,铁门关西月如练。

双双愁泪沾马毛,飒飒胡沙迸人面。

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 ”(《银山碛西馆》)。

“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这都表明了,他想要在边疆,在战马,在战场上,求取功名,这才是英雄一丈夫。

在安史之乱暴发以后,他又把从军与平贼这两方面的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像他的行军二首里面,讲到这方面的内容:

后悔早年多念念书,如果学学弓箭的话,也可以亲自去杀敌去。所以,这么一种雄心壮志,这么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态,在他的边塞诗中得到了突出的体现。

第二个,详尽而真实地描写军旅生活。如其《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等。

这些诗作,既写出战士们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也反映了他们内心的某些哀怨不平,既有将士们对军旅火热生活的赞美歌颂,也有对军旅征战的恐怖遭遇的描写。

这些雄心、哀怨、歌颂、恐怖的体验,都为读者提供真实而富有传奇色彩的新鲜内容。

也就是说,在传统边塞诗的基础上,又增加一些新鲜的内容。

第三个,对边塞风光景物及边地风俗民情的描写。

这在岑参的诗中是非常具有特色的,甚至某些东西呢,可以补史书之不足。岑参的主要军旅生活在西北边地新疆一带,所以他的边塞诗对新疆的边塞风光景物有着大量的描写。

比如,写火山云的瑰丽(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热海水之炙热( 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天山雪之常年不化( 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早来的风雪严寒(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军中的宴会( 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 )、异族的歌舞( 回裾转袖若飞雪,左鋋右鋋生旋风。 )、各族人民的融洽交往( 军中置酒夜挝鼓,锦筵红烛月未午 )。

《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

这些罕见的风光景物和异域风情,是我们内地人看不到的,给边塞诗带来了全新的内容,这样就使读者耳目一新。

此外,还有一些表达友情,表达思乡之情的作品。比如像《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像他的《逢京入使》,还有大量的送别诗,都表达了乡情和友情。

07岑参边塞诗的艺术特色

在艺术上可以说是很有特色的。

形式上:

岑参边塞诗最主要的特色是壮丽恣肆的浪漫主义。形式上,岑参多采用形式自由的歌行体,也就是说形式比较自由,尤其擅长使用七言歌行体(白、走,轮)。

因为这种形式,篇幅长,诗体灵活,适宜表达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思想情绪,注意内容的表达,即事命题,极富创作性,字里行间充溢着奇情壮彩,把他这种雄心壮志,高昂情怀都富有艺术性的表现在了诗中。

从他的主要表现手法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丰富的想象,二是奇特的夸张,三是节奏的多变。

如其《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一诗并非只是随军出征生活的纪实,送他的主帅去讨伐敌人,但是诗中描写征战的环境,描写军中的生活的艰苦,将士们这种高昂的斗志,这首诗并不是纪实,而作者结合环境,加入了自己丰富的想象。

完全是出于一种想象,当时的环境,战况,都写得非常生动,既有丰富的想象,又有奇特的夸张,也有精妙的比喻。

再比如大家,很熟悉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同样是想象奇壮,比喻精妙。

节奏的变化上: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破偶为奇,三句一转韵,奔腾跳跃,有如急风骤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或两句一韵,或四句一韵,韵换意转,跳跃灵活。

岑参的边塞诗的艺术风格:

取景生动,想象奇特,比喻新奇,色彩丰富,画面瑰丽,意境高远,情景交融,形成奇壮瑰丽的艺术风貌。

杜甫说:“岑参兄弟皆好奇”,这说明奇丽是岑参诗歌的主要特点,但是这种想象奇丽又不是一味的猎奇夸张,而是贴近于现实生活,写得入情入理,让人觉得真实可信。

当然,他写景抒怀绝句这类的内容,也写得很有特色,如其名作《春梦》、《逢入京使》等。

此外,他虽然是边塞诗的代表作家,但他还写过不少山水诗,其山水诗数量仅次于王、孟,并以“清丽”著称。

岑参的诗在当时和后世均享有很高的地位。 唐朝时期,边疆战事频繁,吐蕃、突厥等外族屡屡侵犯边境。为了表达边塞壮举,唐代诗人开始在诗歌中赞美军事英雄和边塞生活,形成了盛唐边塞诗派。岑参是这个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岑参以刚劲有力的笔触写出了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诗句中常见长句和双声对仗,丰富生动,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其中最有名的一首诗就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描写了边塞的寒冷气候和广袤荒凉的大漠草原,以及军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和对家乡丝丝不舍的情感。这首诗的歌谣性质很强,也是岑参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岑参还写了很多关于战争、边塞生活的诗歌,例如《登幽州台歌》、《董先生远祖庙》等等。他表达了对边疆壮举和勇士的高度敬意,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感情深厚。总的来说,岑参的诗歌表现了边塞的苦难和壮丽,展现了唐朝时期的军队英雄形象和忠诚精神。他的诗歌成为了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边塞诗句

边塞诗句

1、《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古从军行》

唐李颀

岑参

深淀中的历史历史像是一棵树,随着时间的深沉与流逝,树上的年轮肆意增长,而历史中的成与败,如同年轮上的黑点,无法抹去。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岁月的积淀使得酒,芳香醇厚,时间的长河在不停的向前流淌,就让我们拨开那历史的迷雾,现在就请跟随我的脚步让我们走进岑参的时代去看看吧。

岑参,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曾祖岑文本、伯祖岑长倩、伯父岑羲都以文墨致位宰相。父岑植,仕至晋州刺史。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去世之时56岁。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岑参简介,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岑参边塞诗

.《碛中作》【唐】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唐】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

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

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

车师西门伫献捷。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唐】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

青槐夹驰道,宫观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表现边防将士高昂的爱国精神,诗人用了反衬手法,极力渲染、夸张环境的恶劣,来突出人物不畏艰险的精神。岑参之边塞诗意奇语奇,或清新隽逸,或雄浑壮美。此诗是写雄奇豪壮的。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这首边塞诗虽题为送行,却重在西征。希望对方扫清边尘,立功异域。诗起首六句先写战前两军对垒的紧张状态。紧接四句写白昼出师接仗,然后写奇寒与牺牲。讴歌将士抗敌奋不顾身。末四句照应题目,预祝凯旋,以颂扬作结。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寄左省杜拾遗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春梦

洞房昨夜春风起,遥忆美人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碛中作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这首诗与《逢入京使》写作时间相近,约写于天宝八载(749)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时。《碛中作》即在大沙漠中作此诗。明月照在平沙莽莽的沙漠上,他想到月圆人未归,看到唐军在沙碛中列营而宿,写下了这首绝句。这是沙漠行军途中野营生活的一个剪影。

优钵罗花歌并序

参尝读佛经,闻有优钵罗花,目所未见。天宝庚申岁,参忝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恋伊西北庭度支副使。自公多暇,乃刀府庭内,栽树种药,为山凿池。婆娑乎其间,足以寄傲。交河小吏有献此花者,云得之于天山之南。其状异刀众草,势笼众如冠弁。嶷然上耸,生不傍引,攒花中折,骈叶外包,异香腾风,秀色媚景。因赏而叹曰,尔不生于中土,僻在遐裔,使牡丹价重,芙蓉誉高,惜哉!夫天地无私,阴阳无偏,各遂其生,自物厥性,岂以偏地而不生乎,岂以无人而不芳乎?适此花不遭小吏,终委诸山谷,亦何异怀才之士,未会明主,摈于林薮邪!因感而为歌,歌曰:

白山南,赤山北。其间有花人不识,绿茎碧叶好颜色。

叶六瓣,花九房。夜掩朝开多异香,何不生彼中国兮生西方。

移根在庭,媚我公堂。耻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

何不为人之所赏兮,深山穷谷委严霜。

吾窃悲阳关道路长,曾不得献于君王。

75727582 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