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2021邱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及感想(2)
推荐文章
“他是央企的帮扶干部,平时行事也带着企业思维,雷厉风行,干就要精益求精、干到最好。”魏建飞说,“有时候,我一个年轻人都感觉累到撑不住,但是邱军永远是精神头十足的模样。”一个多月时间里,他走访调研了华池县15个乡镇75个行政村,一本本扶贫笔记记得密密麻麻,不仅掌握了扶贫的第一手资料,还在一次次的交流中与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2019年,华池县整县顺利实现脱贫目标,邱军被评为甘肃省脱贫攻坚帮扶先进个人。
2021邱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4】
在邱军办公桌的左上方,放着一本《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书页已经被翻得泛黄。
“邱军说他以前没有接触过扶贫工作,还是个新手,请我们帮助他尽快掌握扶贫工作的重点。”华池县扶贫办干部闫玉刚回忆,“他特别真诚,当时我就知道,这是个干实事的人。”
扶贫理论不够?多学!扶贫实践不多?多跑!
来到华池后,邱军的足迹踏遍了华池县的山梁沟峁。“我来自农村,更要珍惜回馈土地和乡亲的机会。”邱军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扶贫工作不能只靠一腔热情,得讲方式方法,这一点邱军深有体会。
“我们一起下乡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百姓有所求,他就一定有回应。”魏建飞说。
38岁的饶晓恩是城壕镇庙湾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村民眼中,他以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懒汉”。“是不是心里有过不去的坎,给我说说,咱们一起想办法。”“年轻人不应该自暴自弃,生活要不断向前看、向前走!”“以前的事都过去了,现在要把日子过好!”……一次次苦口婆心的鼓励,让饶晓恩幡然醒悟。这两年,乡亲们发现饶晓恩变了!他家院子硬化了,住进了新房,务工收入也增加了,还摘掉了“穷帽子”。
27岁的燕刚因母亲瘫痪,和妹妹守着母亲的低保过日子,生活捉襟见肘。邱军得知后,为燕刚的事多方奔走,做他的思想工作,鼓励他走出去挣钱改善生活条件。
“邱大哥就像亲哥哥一样,一次次和我谈心,还告诉我,有他在,家里让我放心。”燕刚说。2019年,饶晓恩和燕刚在邱军的帮助下都找到了不错的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如今,每到年节,拿着工资回家的他们,都忘不了邱军的好。“扶贫必须因人因户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邱军是这样学的,也是这样做的。
2021邱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5】
“爸爸,多休息,我们走了,再见,你开完会以后来找我们,我们在华清池等着你,写给爸爸……”在邱军的办公桌玻璃台下压着一张平整的小纸条,是他的女儿用稚嫩的笔迹写的一段留言。
在妻子眼中,邱军总是在工作、出差。结婚10年,夫妻二人聚少离多,就连女儿出生,邱军都没能守候在妻子身边。到华池后,邱军更忙了,有时候连约着打一次视频电话都要一推再推。
在女儿眼中,爸爸无所不能,小小的她最开心的时候就是放假来到华池县,看看爸爸和他工作的地方。而那段时间,也是邱军为数不多享受亲情的时刻。2020年6月,邱军的儿子出生,他在微信朋友圈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感恩眷顾,好字凑齐;感谢亲朋好友,特报喜讯。初次见面,百看不厌;寒来暑往,来日方长;惟愿平安快乐,加油少年,奔跑吧,后浪!”这是近两年,邱军在朋友圈发的唯一一条与工作无关的微信。儿子出生,他也仅请了一周假,来去匆匆。翻看邱军的微信朋友圈,两年来共发布动态65条,其中64条是关于扶贫的。“作为妻子,我不想你去;但扶贫是事业,也是责任,我得支持你去。”邱军即将远赴千里之外的华池县任职时,妻子对他说。
“平时他很少对我们说家里的事,特别是二宝出生后,他一共只见过孩子两面。当时我还想着我们这个领导还是‘心硬’,只要工作,不管家庭。”魏建飞告诉记者,直到有一次,他看见邱军在休息时拿着手机反复翻看着孩子的照片和视频,边看边笑。“领导,想家人了就打个视频电话吧,和家里人好好聊聊。”邱军回道:“不了,太晚了,他们应该睡了,不打扰他们休息。”
邱军不是一个不懂生活的人。他有一手不错的厨艺,一有空闲总是自己做饭吃。2020年11月17日上午,邱军突感身体不适,送医院检查后确诊为主动脉夹层A型。随着病情的加重,他说不出话来,就用颤颤巍巍的手写道:“好想一家人一起吃顿饭,我去买,给你们做。”
“我跟着邱军蹭了好多次饭,他的手艺真不错。就在他生病不久前,我还吃过,真香!只可惜,再吃不上了……”回忆往事,魏建飞泪如雨下。
斯人已逝,浩气长存。
追忆2021邱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及感想相关文章:
★ 今天鲜花献给英烈直播观后感心得体会感想(10篇)最新2021
